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嵘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世博会
  • 2篇建筑
  • 2篇城市
  • 2篇城市设计
  • 1篇低收入
  • 1篇低收入群体
  • 1篇园区规划
  • 1篇中国2010...
  • 1篇人流量
  • 1篇商业步行街
  • 1篇商业环境
  • 1篇上海世博会
  • 1篇社会保障
  • 1篇图说
  • 1篇住房
  • 1篇住房政策
  • 1篇租房
  • 1篇问卷
  • 1篇问卷调查
  • 1篇历史街区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同济城市...

作者

  • 7篇朱嵘
  • 3篇俞静
  • 1篇乐音
  • 1篇马烨
  • 1篇张旭

传媒

  • 3篇新建筑
  • 2篇规划师
  • 1篇时代建筑
  • 1篇建筑材料装饰...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我国住房政策调整看城镇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被引量:2
2006年
城镇低收入群体很难依靠自身收入改善居住条件,而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又决定了这一群体将长期存在。为此,应采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开放和完善租售多元市场、加强配套政策的调控作用等政策措施,并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住房金融保障,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
俞静朱嵘
关键词: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政策社会保障廉租房
建筑协调性评价初议——以外滩15号(甲)为例被引量:3
2007年
以上海外滩15号(甲)建筑设计方案研究为例,借鉴现代心理学相关理论认为:建筑首先应当是立足于满足人类的感性心理评价和理性设计手法的协调,同时,应对历史长河中所出现的不同认知水平、价值观念以及艺术取向进行动态的回应与延续。对建筑设计和相关管理人员认识、把握当前建筑设计的现实语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朱嵘俞静
世博会城市设计中的新课题——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探索
2007年
一、引言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下简称世博会)作为国家战略之重要一环,更为上海提供了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机遇。2002年世博以“城市”为主题,从一开始就蕴含着对“城市”发展的“完美蓝图”的追求。2004年,国际方案征集中,吴志强教授所提出的“和谐城”(Harmony City)思想,既是重申了世博会与国家战略的紧密关系。
俞静朱嵘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发展
营造商业环境魅力的节点──关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空间行为的调研分析被引量:4
2001年
商业步行街区与广场构成的开敞空间体系是分析评判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要基点和单元。通过对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中段世纪广场的现场调研,在充分掌握使用者的第一手意见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设计中的特点以及不足之处。以期对城市商业步行街区的设计提供客观真实而又有效的参照依据。
乐音朱嵘马烨张旭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广场设计问卷调查
基于世博会人流组织的规划用地构成与策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容量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上海世博会规划提出的参观人流量为历次世博会之最,但受园区选址的影响,用地规模并非最大。在用地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为满足高人流量对用地的需求,规划对历届世博会园区规划和对应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规划空间、时间安排、管理与活动组织等策略。
朱嵘
关键词:世博会
从“建筑语汇”到“城市设计语汇”——《城市设计图说》评介思考
2006年
在建筑学研究中,关于图解思考和设计语汇的著述已然很多;而城市规划学科中,尤其是城市设计这样一个强调以图形设计进行理性思考的领域,却鲜见系统和基础的研究。《城市设计图说》(Staedtebau)一书的引进和编译,相信可以从城市规划的学科教育、公众参与和规划设计理性发展等层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朱嵘俞静
关键词:建筑语汇城市设计
从上海外滩建筑改造更新看历史街区的生命力再造被引量:10
2006年
文章从上海外滩建筑的更新改造着手, 对历史街区和建筑的再利用进行多视角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设计师,开发者以及政府的多角度的历史建筑改造策略。
朱嵘俞静
关键词:历史街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