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强根
- 作品数:98 被引量:48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不同经营类型下毛竹地下根茎的分形特征
- 通过原位全挖调查法对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和材用林的根茎进行挖掘.运用分形理论和拓扑学对其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根茎分形特征、分支模式,并分析根茎分形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3种经营类型下毛竹地下根茎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
- 陈操金爱武张四海朱强根唐世刚
- 关键词:毛竹地下根茎
- 文献传递
- 毛竹克隆构型及其生物量对不同营林模式的响应被引量:4
- 2015年
- 克隆植物构型不仅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的限制,对不同环境条件或干扰作用也会产生形态可塑性反应。笔者调查了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根茎克隆构型(分枝强度、分枝角度、根茎长度、节间长、根茎直径和节数等)的可塑性响应,同时对地下根茎和地上分株生物量的分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营林模式下,根茎的分枝强度与裂断数量均表现为笋用毛竹林〉笋材两用林〉材用林,根茎裂断显著增加了毛竹地下根茎分枝强度(P〈0.05);根茎分枝角度在不同营林模式下存在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毛竹通过改变分枝角度对土壤的异质状况产生可塑性适应。连续施肥12-14 a的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的根茎总长度较施肥1 a材用林的分别增长了11.09%和15.78%;根茎节间长和直径的表现与不同营林模式下的养分状况、土壤异质性或根茎裂断情况不一致,而与地上分株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养分较贫瘠(施肥1 a)的材用毛竹林相对有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根茎,而连续施肥显著增加了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地上竹笋(新分株)生物量的比例。
- 朱强根金爱武陈操王意锟黄海泳
- 关键词:毛竹克隆构型生物量营林模式土壤异质性
-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被引量:65
- 2010年
- 保护性耕作不仅能改善土壤特性,增加作物产量,也是缓解农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探讨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翻耕和免耕,副区为3种秸秆还田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弹尾目和蜱螨目,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免耕和秸秆还田的结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pH值下降;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全氮和速效磷;与初始条件相比,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下降,而尿酶活性有所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对土壤动物特别是弹尾目和蜱螨目有显著的正效应,土壤速效磷含量也与优势类群表现为正相关;鞘翅目、双尾目和唇足纲表现了能适应相对较高pH值的土壤环境。总之,保护性耕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碳库,缓解温室效应,同时也提高了土壤动物丰富度;土壤动物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表现其在作物对养分利用的有效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 朱强根朱安宁张佳宝张焕朝杨淑莉王意锟
- 关键词:土壤养分保护性耕作土壤动物土壤肥力黄淮海平原
- 海拔和光温水对植物叶片生理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密切相关,当植物生长的环境发生变化时,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新的环境,即植物对生长环境表现出表型可塑性。综述了环境改变对植物叶片生理的影响,总结了叶片气孔大小和密度、叶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对海拔、光照、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分析了一些变化的原因,并进行了研究展望,为植物叶片生理对环境的表型可塑性等研究提供参考。
- 曾姜意朱强根刘慧林晓宇姚伟
- 关键词:海拔
- 毛竹笋用林竹笋“促生剂”集成与示范
- 王意锟金爱武唐世刚邱永华翁益民朱强根周樟庭刘仙石玄郭卫铭毛达民周紫球潘法浩叶伟平
- 课题来源与背景:丽水市立地条件优越,竹林分布相对集中,竹种资源丰富。而遂昌县为重点竹产区,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30万亩,以毛竹冬笋为主的笋用林面积达5万亩。据《遂昌县志》记载:"西乡小忠村龙藏自然村的冬笋以根小、壳薄、躯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毛竹笋植物生长发育
- 坡位对毛竹林土壤原生动物的影响
- 2019年
- 以遂昌毛竹林土壤为对象,研究不同坡位(上、中、下)对土壤原生动物(主要指鞭毛虫、纤毛虫、肉足虫3类)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原生动物总丰富度在不同坡位差异显著,最大值出现在下坡,最低值出现在上坡。土壤原生动物中,鞭毛虫占主导地位,肉足虫占比最小。坡位下降过程中,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中鞭毛虫的比例下降,纤毛虫的比例上升。
- 李赛慧王炳华张四海朱强根
- 关键词:原生动物坡位丰富度群落结构
- 苏北不同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式下土壤呼吸日变化观测与测定方法比较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IRGA)对苏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种杨树人工林经营模式和农田对照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日动态观测,同时采用碱液吸收法(AA)测定土壤日呼吸速率,并把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采用动态密闭气室法(IRGA)和碱液吸收法(AA)测定土壤日呼吸速率范围分别为3 065~5 880 mgCO2-C/(m2.d)和1 060~1 697 mgCO2-C/(m^2·d)。AA法测定结果均低于IRGA法,平均为IRGA法测定结果的33.8%,两者测定结果的线性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线性关系为IRGA=3.8231A-A1118。②P1和P2模式下杨树根系呼吸分别占土壤总呼吸量的47.9%和13.5%。③土壤呼吸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17:00,与温度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
- 朱强根张焕朝单奇华余健
- 关键词:土壤呼吸
- 黄淮海平原小麦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动物总量和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9年
- 强度的耕作管理使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也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而实行保护性耕作可以缓解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小麦季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析了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采用冗余分析(RDA)并设置协变量的方法对土壤动物数量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弹尾目和蜱螨目是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两者数量之和占总数比例约为80%,土壤动物在表层(0~10cm)分布较大,约占总数的75%。土壤动物类群数免耕高于翻耕,覆盖量越大,个体数量越多。免耕在小麦拔节期有更高的多样性指数,但在成熟期土壤动物优势类群明显,多样性指数下降。相似性指数表现为土壤动物类群对环境具有选择性,翻耕和免耕之间类群差异较大。耕作方式、覆盖数量、土壤层次和时间共解释了土壤动物数量变异量的28.7%,其中时间占最大的变异量,为12.2%,其次是秸秆覆盖处理(8.7%)和土壤层次(6.4%)。耕作方式直接解释的变异量较小,但耕作方式显著影响了秸秆覆盖的作用形式,进一步影响了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状况。
- 朱强根朱安宁张佳宝张焕朝张丛志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动物耕作方式秸秆覆盖
- 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黄心夜合鲜叶挥发油溶液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黄心夜合鲜叶挥发油溶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1:用黄心夜合鲜叶挥发油提取装置提取黄心夜合鲜叶挥发油,步骤2:溶解黄心夜合鲜叶挥发油。本发明利用蒸馏瓶、挥发油提取器和冷凝管,...
- 雷凌华邓文肖悠朱强根肖杰曾军英侯景柳海燕戴庆敏杨承清
- 文献传递
- 毛竹扩张时地下鞭特征、林分结构及土壤性状变化
- 2023年
- 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向针阔林扩张不同阶段时林分结构及毛竹地下鞭特征的差异,以浙江凤阳山地区毛竹向针阔林扩张过程中形成的3个不同阶段林地(A林地(竞争排斥阶段林地),B林地(优势维持阶段林地),C林地(长期处于优势维持阶段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冗余分析和热图(Heatmap)分析地下鞭特征与林分结构、土壤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毛竹向针阔林扩张的不同阶段时,林分结构、地下鞭的生物量、年龄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与竞争阶段的林地相比,优势维持阶段的毛竹林分密度迅速提高并趋于稳定,但毛竹胸径有所降低。毛竹地下幼龄鞭在竞争阶段和优势维持阶段的分布较多,老龄鞭主要分布在长期优势维持阶段的林地,壮龄鞭在3种不同扩张阶段的林地内均有大量分布。地下鞭特征与林地土壤性状的关系密切,幼龄鞭、壮龄鞭的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钾质量分数呈正相关,老龄鞭生物量、直径仅与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土壤中优势类群前气门亚目(Prostigmata)、中气门亚目(Mesostigmata)的分布密度与毛竹胸径呈显著正相关,与毛竹密度、老龄鞭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毛竹林长期处于优势维持阶段后,由于种群内对空间、资源的竞争,导致林分结构和地下鞭系统出现衰退,土壤有机碳、全氮质量分数等指标降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分布也受到影响,需采用适当的人为干预措施,进行有效的生态修复来维持其生态功能。
- 任树枭王意锟金爱武朱强根季新良马毅方万力
- 关键词:林分结构地下鞭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