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萍

作品数:51 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8篇新生儿
  • 10篇疗效
  • 7篇血清
  • 6篇早产
  • 6篇疗效观察
  • 5篇早产儿
  • 5篇小儿
  • 5篇患儿
  • 5篇产儿
  • 4篇支气管
  • 4篇气管
  • 4篇缺血
  • 3篇新生儿呼吸
  • 3篇新生儿缺氧
  • 3篇新生儿缺氧缺...
  • 3篇通气
  • 3篇综合征
  • 3篇吸入
  • 3篇细胞生成素
  • 3篇临床疗效

机构

  • 48篇南阳市中心医...
  • 3篇郑州大学

作者

  • 51篇朱萍
  • 17篇李德亮
  • 9篇程雪莲
  • 7篇别静洋
  • 7篇王书举
  • 4篇杨柳
  • 4篇宋雪民
  • 4篇吴宗跃
  • 4篇别国梁
  • 3篇秦小菀
  • 3篇李继华
  • 2篇韩旭
  • 2篇杨静
  • 2篇惠晓霞
  • 2篇尹中普
  • 2篇黄维平
  • 2篇付朝阳
  • 2篇翟冰
  • 1篇李霞
  • 1篇任莉

传媒

  • 4篇新乡医学院学...
  • 3篇中原医刊
  • 3篇实验与检验医...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肝脏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蛇志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7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生儿低血糖症43例的临床治疗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因素以及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的139例新生儿进行足跟微量血糖常规检查,对43例低血糖症患儿静脉推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液。结果静脉推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液后,无症状低血糖患儿大多数在12h内即可恢复正常,由窒息导致低血糖的患儿大多数也能在12~48h内恢复正常,早产儿在8~16h内恢复正常,喂养困难患儿及母亲患有糖尿病者则需24~72h恢复正常,出血及感染患儿大多需要16~28h恢复正常。结论早发现和早治疗对于避免低血糖症患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至关重要,对新生儿低血糖症要定期监测血糖,严密监测其血糖变化,避免因低血糖而损伤脑细胞。
朱萍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病因神经损伤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miR-34、Notch1水平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究微小RNA-34(miR-34)、Notch1在支气管哮喘(BA)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94例BA患儿为BA组,并选取同期9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健康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34、Notch1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Pearson法分析BA患儿血清miR-34、Notch1 mRNA表达水平与IL-17、IL-10、EOS,及miR-34表达水平与Notch1 mRNA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BA的影响因素。结果BA组患儿血清miR-34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Notch1 mRNA、IL-17、EOS水平、家族哮喘史、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BA患儿血清miR-34表达水平与IL-17、EOS、Notch1 mRNA呈负相关(P<0.05),与IL-10呈正相关(P<0.05);血清Notch1 mRNA表达水平与IL-17、EOS呈正相关(P<0.05),与IL-10呈负相关(P<0.05);miR-34是影响BA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Notch1、IL-17、家族哮喘史、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是影响B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BA患儿血清miR-34表达水平降低,Notch1表达水平升高,两者呈负相关,且均与气道炎症显著相关,检测血清miR-34、Notch1表达水平,均有助于辅助诊断BA,两者联合可提高对BA的诊断价值。
朱萍别国梁司海超
关键词:NOTCH1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
血清UCH-L1与GFAP变化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联
2019年
目的探索血清UCH-L1与GFAP变化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留取患儿出生后6h、72h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清UCH-L1与GFAP水平的检测,按照颅脑超声和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三组,82例无脑损伤的早产儿为无脑损伤组,24例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VH-IVH)的患儿为PVH-IVH组,32例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的患儿为脑白质损伤组。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出生后不同时段的血清UCH-L1与GFAP水平,比较不同受损程度的PVH-IVH组和脑白质损伤组患儿出生不同时段的血清UCH-L1与GFAP水平。结果PVH-IVH组和脑白质损伤组患儿出生后6h、出生后72h的UCH-L1、GFA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且脑白质损伤组患儿出生后6h、出生后72h的UCH-L1、GFAP水平最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VH-IVH组患儿出生后6h和出生后72h的UCH-L1、GFA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PVH-IV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白质损伤组患儿出生后6h和出生后72h的UCH-L1水平、GFA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脑白质损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UCH-L1和GFAP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具有密切关系,能够为早期评估患儿颅脑损伤提供参考,有助于早日发现早产儿颅脑损伤状况并采取相关措施。
任莉朱萍
关键词:GFAP早产儿颅脑损伤
一种儿童用可调式呼吸训练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童用可调式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长方体结构,并在其上部固定安装有内部中空的缸体,所述缸体内密封滑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缸体的一端设置有与之连接并导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其中...
朱萍
文献传递
馆藏数字资源整合方案研究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数字资源整合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异构数据库系统集成方面的一些最新学术成果和应用成果;在分析馆藏数字资源建设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馆藏数字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在探讨馆藏数...
朱萍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
文献传递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5例,2组患儿自出生当日起予以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于第3天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400 IU/kg,每周3次,连续4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分别对2组患儿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并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智能发育测试,观察患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第7天、第14天及第28天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分别为32.4±1.32、36.3±1.47、37.7±1.8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5±1.56、34.8±2.14、36.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5、3.483、2.933,P<0.01)。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DI分别为76%、36%;PDI分别为7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86,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行为神经测定及智能发育测试评分,具有神经保护和恢复作用,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的远期预后。
朱萍李德亮张伟业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神经保护生长发育
鼻颅底肿瘤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鼻颅底肿瘤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和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鼻颅底肿瘤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入选对象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数据,分析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及强度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患者4~18个月的随访结果进行分组,将随访期间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死亡等任意一项的患者纳入不良组,其余纳入良好组。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鼻颅底肿瘤患者血清中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分别为58.06%(36/62),54.84%(34/62),反应强度分别为4 089.26±263.76 SFC/106 PBMC,2 389.17±167.53 SFC/106 PBMC。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及强度在患者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侵袭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分期I^II期与III^IV期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期4~18个随访统计,预后不良者30例(48.39%),预后良好者32例(51.61%)。通过ROC曲线分析及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出血清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及强度的AUC面积为SALL4(0.853),MAGE-A3(0.765)。以最大约登指数计算得出SALL4,MAGE-A3指标的最大AUC面积相应参数截止值,其中SALL4截止值为3 789.178 SFC/10~6 PBMC(灵敏度=81.70%,特异性=92.60%),MAGE-A3截止值为2 342.275 SFC/10~6 PBMC(灵敏度=77.40%,特异性=81.30%)。结论:鼻颅底肿瘤SALL4,MAGE-A3特异性CTL免疫反应频率及强度与患者TNM分期密切相关,在预测患者预后方面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鼻颅底肿瘤患者血清SALL4,MAGE-A3免疫反应水平对预后诊断具有指导价值。
别国梁黄维平尹中普朱萍
关键词:酶联免疫斑点法
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89例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对获得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89份痰液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56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68株(29.79%),革兰阴性菌375株(66.49%),真菌21株(3.72%)。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阿奇霉素耐药率较高,肺炎链球菌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啉、阿米卡星、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489例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46例,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株52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4株(26.92%),大肠埃希菌12株(23.08%),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17.30%),鲍曼不动杆菌6株(11.53%),表皮葡萄球菌5株(9.62%),铜绿假单胞菌4株(7.70%),阴沟肠杆菌2株(3.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日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胃管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新生儿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关(P<0.05),新生儿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与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应用多种抗生素、胃管留置时间≥5 d、机械通气时间≥5 d是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朱萍李德亮张伟业
关键词: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多重耐药菌
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用药时机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用药时机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7月我院接收的200例贫血早产儿的资料,按照不同用药时机将其分为观察1组(早治疗,68例)、观察2组(晚治疗,68例)和对照组(64例);其中对观察1组患儿在出生14d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观察2组患儿在出生21d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铁蛋白、叶酸以及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观察1组患儿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以及网织红细胞水平明显比观察2组和对照组高(P<0.05)。观察1组患儿造血物质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组内大胎龄患儿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小胎龄患儿,而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小胎龄患儿(P<0.05)。结论:对贫血患儿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建议在其出生第14天左右就开始使用,可有效改善患儿贫血状况,且胎龄越大的患儿治疗效果越好,可有效减少其输血次数并改善预后。
张伟业高航朱萍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早产儿贫血
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贫血患儿的效果及对神经行为发育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贫血患儿的效果及对神经行为发育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88例早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贫血改善状况及对神经行为发育等影响,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进行检测[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网织红细胞计数(Ret)较治疗前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b)较治疗前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输血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格塞尔发育量表(Gesell)及神经学评估(NBN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IL-17水平及IL-2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L-17水平及IL-23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rh-EPO治疗早产贫血患儿,可有效改善贫血症状及神经功能,促进神经行为发育,并降低患儿体内IL-17水平及IL-23水平。
张伟业朱萍龚辉席悦高航
关键词: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早产贫血神经行为发育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