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虹润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基因
  • 3篇蛋白
  • 3篇大豆
  • 2篇拟南芥
  • 2篇拟南芥转化
  • 2篇转化拟南芥
  • 2篇小麦
  • 2篇霉病
  • 2篇抗病
  • 2篇赤霉
  • 2篇赤霉病
  • 2篇FG
  • 1篇蛋白基因
  • 1篇蛋白家族
  • 1篇异黄酮
  • 1篇育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品
  • 1篇栽培品种
  • 1篇植物

机构

  • 5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连云港职业技...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7篇朱虹润
  • 4篇马鸿翔
  • 4篇徐照龙
  • 4篇张大勇
  • 4篇何晓兰
  • 4篇易金鑫
  • 1篇王长彪
  • 1篇王峻峰
  • 1篇余桂红
  • 1篇张大栋

传媒

  • 2篇江苏省遗传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豆水通道蛋白家族基因的相关研究
源短缺正成为制约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有效改善当前环境与农作物之间矛盾的最直接途径之一.
张大勇易金鑫何晓兰徐照龙朱虹润马鸿翔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水通道蛋白大豆功能分析
以番茄抗病识别受体蛋白(Ve1)与小麦赤霉病菌自身识别蛋白创建人工融合基因
赤霉病是造成小麦产量与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因而提高小麦赤霉病抗性是三十多年来小麦遗传育种的主要努力方向.传统的抗赤霉病育种面临着种质资源相对匮乏、抗病品种农艺性状欠佳及育种周期漫长等困难.
朱虹润易金鑫张宝龙徐照龙张大勇何晓兰马鸿翔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新型绿色海水蔬菜海蓬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5
2010年
综述了海蓬子的起源、分布及分类等植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保健价值;人工栽培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以及耐盐机理及耐盐基因克隆等方面的最新成就,进一步展望了海蓬子扩大应用的前景及其在耐盐研究中的学术价值。
易金鑫马鸿翔张春银徐照龙何晓兰张大勇余桂红张大栋朱虹润
关键词:海蓬子植物学特性栽培品种耐盐机理
Vel-FG人工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转化拟南芥研究
小麦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全世界至少有35%的人口是以小麦为主要粮食的。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病害。该病害不仅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致病菌所产生的赤霉菌毒素还会污染小麦病粒,严重影响食品...
朱虹润
关键词:小麦拟南芥转化
Ve1-FG人工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转化拟南芥研究
小麦是世界性的粮食作物,全世界至少有35%的人口是以小麦为主要粮食的。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世界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重要流行性病害。该病害不仅造成减产和品质降低,致病菌所产生的赤霉菌毒素还会污染小麦病粒,严重影响食品...
朱虹润
关键词:基因转化拟南芥转化抗病育种赤霉病
文献传递
大豆ZF-HD蛋白家族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同源异形盒基因家族的同源域蛋白在植物、动物和真菌发育过程中作为转录因子起着重要的作用[1]。自从1993年Schinder首次发现植物同源结构域(PHD,Plant home-odomain)以来,还发现在拟南芥蛋白HAT3.1和HOXIA内含有一段富含半胱氨酸的保守序列,此序列与金属离子结合结构域(Metal-binding domains)非常相似[2]。
张大勇王长彪易金鑫徐照龙何晓兰朱虹润马鸿翔
关键词: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
GmCHS8和GmIFS2基因共同决定大豆中异黄酮的积累被引量:9
2011年
大豆异黄酮受多基因控制,采用传统育种方法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比较困难。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CHS8基因在异黄酮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CHS8基因过量表达并不能显著提高异黄酮含量。本研究利用Microarray技术,检测了高异黄酮品种RCATAngra(RCAT)和低异黄酮品种Harovinton(HVNT)的18362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大豆种子中异黄酮累积的趋势,利用RT-PCR证实CHS8和IFS2分别是CHSs和IFSs基因家族中的主要基因;证实CHS8是类苯基丙醇主路径中的主基因,并发现异黄酮支路中的IFS2基因在RCAT和HVNT品种中表达差异亦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系统,在大豆上分别过量表达CHS8、IFS2和CHS8+IFS2,前两者异黄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5.9%和34.4%,但增幅未达显著水平;而后者则提高了82.3%,增幅达极显著水平(P<0.0001),因而证实大豆中异黄酮的积累由CHS8和IFS2基因共同决定。
易金鑫徐照龙王峻峰张大勇何晓兰ZULFIQAR Ali朱虹润马鸿翔SANGEETA Dhaubhadel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