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龙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通城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的血清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WEA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脏超声结果分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组(HFNEF组,n=19)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组(HFREF组,n=84);根据NYHA分级分为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组。选择同期3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被研究者接受心脏超声、血清TWEAK与脑钠肽(BNP)检测,比较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发病6个月内,两心衰患者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心衰组血清TWEAK水平明显降低,BN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HFREF组尤为显著(P<0.01)。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血清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清TWEAK水平显著下降。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FNEF组和HFREF组,血清TWEAK与BNP均呈负相关(r=-0.74,P<0.05;r=-0.85,P<0.05)。随访6个月,HFREF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FNEF组患者(P<0.05)。结论:血清TWEAK与血清BNP相关性良好,其可能在心衰的临床诊断、分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李伟龙武凌宁
- 关键词:心力衰竭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
- 肥胖患者伴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伴发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65例肥胖患者和175例非肥胖患者。分析比较肥胖及非肥胖两组患者伴发疾病,比较肥胖合并持续性房颤左房容积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以评价肥胖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在持续性房颤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肥胖组一种、两种、三种疾病罹患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32.30%vs 17.77%,χ^2=29.36,P=0.000,26.15%vs 17.14%,χ^2=12.89,P=0.041,26.15%vs11.42%,χ^2=19.34,P=0.037)。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与OSAHS无肥胖个体相比,OSAHS同时合并肥胖个体罹患持续性房颤风险增加2.34倍(41.18%vs 12.33%,OR=3.34,95%CI:1.24~4.67,P=0.04)(RERI=1.75,95%CI:1.25~2.88;AP=0.56,95%CI:0.37~0.88;S=1.89,95%CI:1.24~3.87)。结论肥胖容易伴发持续性房颤,其发病可能与肥胖患者容易出现左房容积增加,血清CRP水平增高有关;肥胖与OSAHS在持续性房颤发病中起交互作用。
- 胡龙才蔡天晶金陵应李伟龙杨波鲁志兵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肥胖持续性心房颤动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38例健康对照者及87例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n=42)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n=45);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12)、中度狭窄组(n=20)与重度狭窄组(n=13)。ELISA法检测所有被研究者的血清BDNF水平,并计算与冠脉狭窄的相关度。结果 SAP组与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UAP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血清BDNF水平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735);亚组分析,血清BDNF水平与轻、中、重3组相关值分别为0.618,0.742,0.826。结论 BDNF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上升,尤其是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BDNF可以作为冠脉狭窄的重要预测指标。
- 李伟龙胡龙才
-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冠脉狭窄
- E-选择素S128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发病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E-选择素S128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相关性。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知网以及Pub Med关于E-选择素S128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关联性的原始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文献纳入标准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并进行数据合并。利用E-选择素S128R基因的不同的遗传模型OR值及其95%CI作为效应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6个原始研究共计1788例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938例,健康对照850例)进入最后的数据合并。杂合子比较模型和显性模型Meta分析表明E-选择素S128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有统计学意义(R vs.S:OR=5.45,95%CI:2.69-9.69,P=0.02;RR vs.SS:OR=5.98,95%CI:1.32-27.12,P=0.02;RS vs.SS:OR=2.62,95%CI:1.94-3.53,P〈0.01;RR+RS vs.SS:OR=2.70,95%CI:2.01-3.64,P〈0.01;RR vs.RS+SS:OR=4.89,95%CI:1.07-22.32,P=0.04)。结论 E-选择素S128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易感性有关。
- 胡龙才张卫李伟龙毛强
- 关键词:E-选择素冠心病META分析
-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多浆膜腔大量积液11例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光谱抗生素的过早使用,静脉药瘾者增多,人工瓣膜及医院侵袭性操作的增加,IE发生的原基础心脏病有所改变,且症状多变,误诊率高。本文对并发多浆膜腔积液的11例IE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 李伟龙武凌宁
-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严重感染性疾病静脉药瘾者基础心脏病
- 不同年龄、性别冠心病病人血尿酸水平变化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冠心病病人血尿酸水平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4例冠心病患者,按年龄将男性和女性患者分为5个组别,分别清晨空腹采血检查血尿酸水平,对比研究年龄、性别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差异。结果:同年龄段男性冠心病患者与女性患者血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不同年龄段组间比较随年龄递增血尿酸水平有所上升。结论:冠心病患者同年龄段血尿酸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发病有一定相关性,临床针降低血尿酸水平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的发生。
- 李伟龙武凌宁
- 关键词:冠心病血尿酸年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