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

作品数:43 被引量:20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细胞
  • 12篇白血
  • 12篇白血病
  • 8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6篇凋亡
  • 6篇教学
  • 6篇HL-60细...
  • 5篇血液
  • 5篇细胞淋巴瘤
  • 5篇急性
  • 5篇EMBELI...
  • 4篇增殖
  • 4篇耐药
  • 4篇金淋巴瘤
  • 4篇化疗
  • 4篇霍奇金
  • 4篇霍奇金淋巴瘤
  • 4篇非霍奇金
  • 4篇非霍奇金淋巴...

机构

  • 43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作者

  • 43篇李佳
  • 27篇刘卓刚
  • 18篇胡荣
  • 15篇杨莹
  • 12篇杨威
  • 11篇廖爱军
  • 10篇朱珂
  • 10篇苗苗
  • 8篇张嵘
  • 7篇王洪涛
  • 6篇李迎春
  • 4篇吴金珊
  • 3篇吴斌
  • 3篇姚鲲
  • 3篇张鸿
  • 2篇贾春红
  • 2篇王晓鹏
  • 2篇鲁杨
  • 2篇李梦琪
  • 2篇蒋卉男

传媒

  • 11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继续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患者尿中砷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检测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患者的尿中砷化物水平,探讨砷代谢情况及对肝功能、血常规的影响。方法观察12例住院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的患者,于用药前、用药后10 d及20 d留取晨尿,检测尿中无机砷(iAs)、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的水平,并检测肝功能及血常规等各项临床指标,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0 d及20 d尿中iAs、MMA、DM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0 d及20 d的总蛋白、清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10 d尿中iAs水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65,P<0.05)。结论三氧化二砷治疗后患者ALT水平与无机砷水平有关,而对肝脏其他功能及血液系统无不良反应,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监测尿中砷化物的水平可有效反映砷在体内的代谢情况,必要时可进行驱砷治疗。
杨莹朱珂胡荣李佳张嵘李迎春姚鲲廖爱军杨威刘卓刚
关键词:砷剂砷代谢白血病
伴有JAK2 V617F突变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8年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AML是由髓系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造血干细胞恶性转化而来,同时也可继发于肿瘤相关疾病的化疗、放疗或由其他血液相关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转化而来[1]。现报告1例伴有JAK2V617F突变阳性的AML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对伴有JAK2V617F突变阳性的AML的发病机制和预后进行探讨。
焦愿愿李佳张嵘刘卓刚王洪涛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JAK2V617F
血液病学临床教学模式及微信辅助教学探索被引量:6
2018年
以案例为基础的(CBL)教学模式虽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果,但需要学生主动学习和提前阅读,学生学习压力大。利用微信辅助教学,教师可构建在线互动课堂,师生交流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知识传授、学习、交流和讨论,增加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
徐文慧胡荣朱珂李佳李梦琪
关键词:血液病学CBL教学模式
LKB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LKB1(liver kinase B1)基因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KB1基因与急性白血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初次诊断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32例,同时选取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骨髓标本12例作为对照组。提取骨髓标本中单个核细胞,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组间患者LKB1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及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的关系。结果:LKB1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对照组12例中,有12例LKB1为阳性。根据疾病类型将白血病组分为3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组19例,其中LKB1阳性为9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组8例,其中LKB1阳性为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组5例,其中LKB1阳性为5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追踪患者治疗效果,提示LKB1+组的1疗程CR率及2疗程CR率均较LKB1-组高,且复发难治的患者比例较LKB1-组低。结论:LKB1基因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前两者不同。LKB1阴性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张鸣李梦琪蒋卉男李佳刘卓刚
关键词:LKB1白血病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重要病原。由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常见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普遍有效,毒性低,过敏反应少,被广泛用于治疗CAP和其他呼吸道感染,随着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的不断加重,目前对所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及临床疗效的持续监测非常重要。
吴金珊李佳王晓鹏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
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和研究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BIPN)的临床特征。方法:以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科住院接受硼替佐米治疗的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治疗过程中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结果:经硼替佐米方案化疗后,40. 7%的患者出现了BIPN,其中初治患者4人,复发难治患者7人; 3-4级神经毒性占27. 3%(3/11),其中初治患者1人,复发难治患者2人。复发难治组患者11人既往接受过长春新碱、沙利度胺等神经毒性药物化疗,63. 6%的患者产生BIPN,其中2人为3-4级神经毒性。既往糖尿病或酗酒患者共7人,BIPN发生率为85. 7%。年轻患者(年龄≤60岁) BIPN发生率为27. 3%,低于老年患者(50. 0%)。停止治疗后再次评价,81. 8%患者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结论:高龄、糖尿病、酗酒,接受过长春新碱、沙利度胺等治疗是硼替佐米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3-4级神经毒性需要减量或停药,BIPN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逆性,停止治疗后患者症状和体征会有改善。
王洪涛李诗文李佳刘卓刚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周围神经病变
G41.FTY720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U266自噬及凋亡并下调其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的实验研究
李佳廖爱军刘卓刚
文献传递
TET2基因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38例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TET2基因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探讨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收集38例TET2基因突变阳性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其中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TET2基因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结果:38例患者中21例接受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12例(57.14%),未缓解(NR)5例(23.81%),疾病进展(PD)4例(19.05%)。应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后缓解率不同,应用去甲基化治疗的4例第一个疗程治疗后均达到完全缓解,未应用去甲基化治疗的17例中CR 8例(47.06%)、NR 5例(29.41%)、PD 4例(23.53%)。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CD34阴性、CD13阴性、CD33阳性者化疗后CR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ET2基因阳性AML患者的CR率与年龄、性别、发病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CD56、CD9、HLA-DR)、是否伴有其他预后基因及复杂染色体核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ET2基因阳性AML患者的CR率与化疗方案及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C D34、CD13及CD33相关。去甲基化治疗可提高TET2基因阳性AML患者的CR率。影响TET2基因阳性AML患者疗效及长期生存的因素尚需进一步探讨。
姜薇刘卓刚李佳胡荣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被引量:20
2009年
高血压疾病已成为危害当今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所以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与临床运用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发展,抗高血压药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抗高血压药物被应用于临床。该文综述了抗高血压药的研究进展,以期对抗高血压药的临床应用及科研工作提供指导。
吴金珊李佳
关键词:高血压抗高血压药物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化疗引起的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R-CHOP)方案化疗的B细胞淋巴瘤患者迟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LON)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8例应用R-CHOP方案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LON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日,13例(27.1%)患者出现了LON,其中10例(20.8%)为III度和IV度,达到中性粒细胞计数(ANC)最低点的中位时间为118天(37-165天)。除1例患者外,余12例发生LON的患者ANC均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56天(5-212天),无致命性感染发生。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显示复发难治患者经过CHOP方案化疗后再次应用R-CHOP方案化疗或美罗华疗程数大于4是发生LON的危险因素。结论:R-CHOP方案化疗效果显著,虽可引起LON,但其发生率低,且具有自限性,无致命性不良反应发生,可进一步扩大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李佳胡荣廖爱军杨莹杨威刘卓刚
关键词:美罗华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性粒细胞减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