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韩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一种以底泥及铬渣为原料制备超轻高防水型陶粒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底泥及铬渣为原料制备超轻高防水型陶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将污染底泥脱水干燥,然后与铬渣、干燥的生物质和玻璃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造粒机挤压成型,筛分后得到料球,将料球高温焙烧,冷却后制成陶粒。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原...
- 张大磊李依韩李红卫吕谋孙英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以底泥及铬渣为原料制备超轻高防水型陶粒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底泥及铬渣为原料制备超轻高防水型陶粒的方法,所述方法将污染底泥脱水干燥,然后与铬渣、干燥的生物质和玻璃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造粒机挤压成型,筛分后得到料球,将料球高温焙烧,冷却后制成陶粒。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原...
- 张大磊李依韩李红卫吕谋孙英杰
- 文献传递
- 铬渣秸秆共热解产物铬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生物质铬渣共热解工艺是新型的铬渣处理工艺,该工艺能有效地将铬渣中的Cr(Ⅵ)还原为Cr(Ⅲ)。而由于共热解产物总铬含量较高,因此考察了铬渣与秸秆共热解过程中铬稳定性。通过考察共热解产物成分及形态分析、pH影响实验、淋洗实验及长期稳定性实验,对共热解铬渣的铬环境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共热解温度对铬渣形态有较大影响,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800℃时候可交换态铬降至<0.1%(质量分数,下同),碳酸盐结合态铬为1.2%;共热解后最稳定的残渣态铬含量随共热解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2)当pH>7时,两种共热解产物总铬溶出量极低,基本都小于6mg/kg;当pH≤7时,总铬的溶出量显著增加,最高超过500mg/kg。但由于解毒铬渣的酸中和能力极强,因此铬释放风险较低。(3)共热解产物的总铬累积溶出量极低,根据拟合结果计算出其100年填埋时间的总铬溶出量不超过1.3mg/kg。长期稳定性实验表明,自然堆置过程中共热解产物的Cr(Ⅵ)含量逐渐降低。
- 张大磊李依韩彭亢晋荆玉妹孔海南孙英杰
- 关键词:共热解铬渣淋溶实验稳定性
- 活性氧化铝吸附水中As(V)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对水中As(V)的吸附性能,分析了吸附As(V)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以及不同pH和溶液中共存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吸附As(V)的最佳pH为4~6,在pH为5.5左右的时候达到最大去除率99%;受氟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影响较大,硝酸根和硫酸根基本无影响,而氯离子有促进吸附的效果;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很好地拟合,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最大吸附量为15.7mg/g;其动力学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模型.
- 李依韩荆玉姝张大磊乔凡孙英杰
- 关键词:活性氧化铝AS(V)
- 生物质热解还原铬渣的机理研究
- 铬渣污染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国内现存20余家铬盐厂,历年积存量约300万吨。所产生的铬渣大部分露天堆放,经雨水冲淋,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铬渣中含有大量六价铬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八种化学物质之一,也是国际公...
- 李依韩
- 关键词:铬渣污染动力学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