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兆顺

作品数:1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烧伤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癌组织
  • 2篇烧伤后
  • 2篇气管
  • 2篇气管缺损
  • 2篇缺损
  • 2篇肿瘤
  • 2篇转录
  • 2篇颈部
  • 2篇聚体
  • 2篇癌组织
  • 2篇OCT4
  • 2篇肠癌
  • 1篇低体重
  • 1篇电击
  • 1篇电击伤
  • 1篇电烧伤
  • 1篇冻伤

机构

  • 10篇解放军第25...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2篇李兆顺
  • 8篇卢青军
  • 5篇胡安军
  • 3篇陈宝元
  • 2篇李晓燕
  • 2篇尚培中
  • 1篇彭建宇
  • 1篇李茂清
  • 1篇苏红
  • 1篇雷芝瑞
  • 1篇阮仕荣
  • 1篇阮士荣
  • 1篇闫永宏
  • 1篇胡秀莲
  • 1篇李伟
  • 1篇谷华平
  • 1篇闫永宏
  • 1篇冀建超
  • 1篇卢青军
  • 1篇闫永宏

传媒

  • 2篇华北国防医药
  • 2篇西南军医
  • 1篇包头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第四届全国烧...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ct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Oct4在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直肠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轻微慢性炎症患者黏膜组织中Oct4的表达情况,分析Oct4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距肿物1、2、3cm处取黏膜组织作为手术切缘,分别标记为A、B、C组,以轻微慢性炎症患者黏膜组织为对照组(D组),分析与肿物不同距离处Oct4表达情况。结果 Oct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0.00%,P<0.01)。Oct4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TNM分期、肠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癌组织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无关(P>0.05)。手术切缘A组Oct4阳性表达22例(27.50%),B组18例(22.50%),C组7例(8.75%),D组2例(2.50%)。与C组和D组比较,A、B组Oct4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的异常分化,Oct4过表达可为判断手术切缘状态提供一定参考。
李兆顺尚培中谷华平苏红李伟
关键词:直肠肿瘤病理学
京万红和湿润烧伤膏合用致皮肤过敏一例
2003年
患者,女,44岁。做饭时不慎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右额面部,当时额面部有数个0.5×0.5cm大小的皮损,皮肤局部发红伴轻度疼痛,无水泡及破溃,自涂京万红软膏(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生产)1次,第2天下午(伤后约18小时)发现右额面部有轻度瘙痒,元疼痛,自感效果不佳,局部未清洗,又自涂湿润烧伤膏(生产批号011029)1次,24小时后发现右额面部出现密集粟米样丘疹及水泡。
李兆顺卢青军彭建宇
关键词:京万红湿润烧伤膏皮肤过敏
转录调控因子八聚体4与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
2014年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其不仅涉及基因遗传因素,而且还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存环境及饮食方式等有关。尽管目前对恶性肿瘤采用了综合治疗的方式,在一定程度缓解了病情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患者长期生存率及预后仍然不理想,不是出现癌细胞的转移就是表现为对化疗药物的不敏感或抵抗,资料显示,这可能与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有关[1]。
李兆顺尚培中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肿瘤干细胞
Oct4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手术切缘的影响
探讨Oct4在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研究其对手术切缘的影响,以便明确合适的手术切缘长度。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251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期间住院手术的直肠癌患...
李兆顺
关键词:直肠癌OCT4手术切缘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传递
烧伤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烧伤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990年8月—2005 年8月治疗的37例烧伤后并发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烧伤后传染性湿疹
卢青军李兆顺陈宝元闫永宏
文献传递
浸浴疗法在治疗小儿烧伤创面中的作用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浸浴疗法”与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住院病人26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浸浴组与常规换药组),两组烧伤面积无差异。浸浴组采用1:1000新洁尔灭水溶液行创面浸浴15—30分钟,再用呋喃西林液冲洗创面后外敷生肌膏包扎创面,隔日换药1次;常规换药组采用呋喃西林液湿敷创面15—30分钟后外敷生肌膏包扎创面,隔日1次。结果两组创面分别换药一周后行结菌培养浸浴组检出菌株72株,而常规换药组为110株;浸浴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0.98±6.15)天,常规换药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3.25±6.98)天;浸浴组植皮8例,植皮率6.1%,常规换药组植皮21例,植皮率1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浸浴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浸浴疗法可以清洁创面、减少细菌,从而有效控制创面感染。
李晓燕卢青军李茂清陈宝元李兆顺闫永宏
关键词:烧伤创面浸浴疗法
烧伤后局部组织间压力变化及网状切开减压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明确烧 (烫 )伤后创面组织间压力变化 ,为创面的早期愈合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用脑脊液压管测定烧 (烫 )伤患者创面局部组织间压力 ,采用自身对照方法 ,将创面随机分网状小切口减压治疗组 (减压组 )与常规治疗组 (非减压组 ) ,观察记录烧 (烫 )伤后早期组织间压力变化 ,对创面愈合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即使是浅Ⅱ度烧 (烫 )伤 ,组织间压力较正常也显著升高 ,随着烧 (烫 )伤深度的加深 ,组织间压力也显著增加 ,肢体环形烧 (烫 )伤组织间压力高于非环形烧 (烫 )伤 ,平均浅Ⅱ度 (32 78± 2 72 )cmH2 O、深Ⅱ度 (34 2 8± 2 1 1 )cmH2 O ;对Ⅱ度烧 (烫 )伤 ,网状切开减压后创面组织间压力较减压前显著降低 ,也显著低于非减压组。减压组深Ⅱ度创面愈合较非减压组早 4~ 5d,并发症减少 ;对Ⅲ度烧 (烫 )伤二者无明显区别。结论 对肢体的Ⅱ度环形烧 (烫 )伤 ,早期网状切开减压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
李兆顺胡安军阮士荣雷芝瑞胡秀莲卢青军李晓燕冀建超
关键词:烧伤
网状小切口减张法治疗四肢冻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李兆顺卢青军阮仕荣胡安军
关键词:冻伤四肢
预扩张颈胸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颈部瘢痕被引量:1
2005年
卢青军胡安军李兆顺陈宝元
关键词:瘢痕颈部损伤外科皮瓣
严重电烧伤合并广泛气管坏死的修复
2007年
目的:探讨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的外科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结果:应用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电烧伤后广泛气管缺损并随访2年,记忆金属支架内未见肉芽组织生长。呼吸、排痰功能基本正常。结论:带膜网状记忆金属支架植入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是修复广泛气管缺损的一种可行方法。
卢青军陈宝元胡安军李兆顺闫永宏
关键词:气管缺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