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璜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综合征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3篇儿茶酚胺
  • 3篇发病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预后
  • 2篇色胺
  • 2篇肾上腺
  • 2篇肾上腺素
  • 2篇去甲肾上腺
  • 2篇去甲肾上腺素
  • 2篇羟色胺
  • 2篇介入

机构

  • 10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李国璜
  • 4篇王中英
  • 3篇杜大勇
  • 3篇张新才
  • 2篇顼志兵
  • 2篇顼志斌
  • 2篇陶金海
  • 1篇孙玉红
  • 1篇安芸
  • 1篇张水旺
  • 1篇王瑞英
  • 1篇赵令时
  • 1篇郜玉珍
  • 1篇刘同祥
  • 1篇陈延平

传媒

  • 3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云南医药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钙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及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2004年
张新才李国璜
关键词:肌钙蛋白冠状动脉疾病治疗学预后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的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价值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连续行PCI的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PCI术后的cTnⅠ和CRP水平,根据PCI术后cTnⅠ和CRP检测结果分组,观察患者PCI术后主要不利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随访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cTnⅠ正常组比较,cTnⅠ升高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和总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P均<0.05)。与CRP正常组比较,CRP升高组总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与A组(cTnⅠ<0.4μg/L和CRP<3mg/L)相比,B组(cTnⅠ≥0.4μg/L和CRP≥3mg/L)和C组(cTnⅠ≥0.4μg/L和CRP≥3mg/L)的总MACE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均<0.01);与B组相比,C组的总MACE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PCI术后的肌钙蛋白Ⅰ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总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它们可作为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PCI术后的危险分层的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对预后判断更具有价值。
张新才刘同祥赵令时陈延平孙玉红李国璜
关键词:C反应蛋白介入治疗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时QT周期、QT离散度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关系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浆儿茶酚胺 (CAs)水平与 QT间期、QT离散度 (QTd)的关系及其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60例 ,测定血浆 CAs(NE、E)水平 ,与 QT间期、QTd做相关性分析 ,并将伴发、未伴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 QT间期、QTd、CAs水平做比较。结果 :QT间期、QTd与 NE、E水平有显著性正相关 ,伴室性心律失常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应激引起的血浆 CAs水平升高是引发复极异常 ,导致心电不稳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
王中英安芸顼志斌李国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QTD儿茶酚胺
太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辰节律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时辰节律特点和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太原市区内四所医院心内科1999年—2003年收治的本地区16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发病时间,运用圆分布分析每日24h内的集中发病时间;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群组间在各个时间段发病规律的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集中在每日07:00(Z=10.737,P<0.001)。高龄组(≥60岁)发病集中在06:51(Z=7.513,P<0.001),低龄组(<60岁)发病集中在07:21(Z=3.287,P<0.05),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945,P<0.05);男性组每日的发病集中于07:30(Z=9.162,P<0.001),女性组每日的集中发病时间不明显(Z=2.212,P>0.05),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598,P<0.001);高血压组每日的发病集中在06:30(Z=7.081,P<0.001),非高血压组集中在07:30(Z=4.132,P<0.05),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824,P<0.05);糖尿病组每日集中发病时间不明显(Z=1.949,P<0.05),非糖尿病组发病集中在06:30(Z=9.596,P<0.001),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235,P<0.001)。结论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明显的时辰节律特点,多集中在07:00左右。但不是所有人群都有上述特点,女性和糖尿病患者没有每日的集中发病时间,年龄≥60岁和有高血压者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冯巧爱张水旺陈洁陶金海李国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性别年龄高血压
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太原市区内四所医院心内科1999年—2003年收治的太原地区1 6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采集患者的发病时间、年龄、性别以及有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史。整理来自山西气象中心提供的太原地区1999年—2003年每日的平均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资料,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各气象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结果当日的气压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23),并且气压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27);当日气温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3),气温的滞后性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相对湿度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5);当日的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6);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无滞后性影响,降水量未进入模型。结论气压、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有影响,但非线性相关,并且气压和气温有滞后性影响。
冯巧爱张水旺陈洁陶金海李国璜
关键词:气象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
行为与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9
2003年
王中英李国璜
关键词:心室心律失常儿茶酚胺行为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炎症反应的病理机制
2003年
杜大勇李国璜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病理机制冠脉造影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不稳定斑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2年
杜大勇李国璜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斑块发病机制
心房颤动治疗观念的变迁
2003年
王中英李国璜
关键词:心房颤动药物转复直流电复律介入治疗抗栓治疗
A型行为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5 -羟色胺 (5 - HT)浓度与 A型行为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6 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 A型行为问卷测试 ,分为 A型组 32例 ,B型组 2 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测定血浆中 NE、E、5 - HT浓度。结果  TH +CH值与 NE、E、5 - HT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5 5 9、0 .5 0 6、0 .4 13,P<0 .0 0 1) ,提示 NE、E、5 - HT与 A型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A型行为是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测定血浆 NE、E、5 - HT浓度可为 A型行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
顼志兵李国璜
关键词:冠心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