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增加

作品数:7 被引量:9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地表
  • 3篇地表温度
  • 3篇土地利用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热带
  • 2篇热带地区
  • 1篇单窗算法
  • 1篇单通道算法
  • 1篇战略环评
  • 1篇植物
  • 1篇入侵
  • 1篇入侵植物
  • 1篇森林砍伐
  • 1篇山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保护
  • 1篇坡向
  • 1篇热红外
  • 1篇热红外波段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云南省建设项...

作者

  • 7篇李增加
  • 4篇马友鑫
  • 2篇李红梅
  • 2篇刘文俊
  • 1篇张海萍
  • 1篇盛世兰
  • 1篇罗上华
  • 1篇罗上华
  • 1篇彭明春
  • 1篇杨永宏
  • 1篇宁平
  • 1篇吴满昌
  • 1篇董云仙
  • 1篇丁睿
  • 1篇于洋
  • 1篇张进峰
  • 1篇朱华
  • 1篇李鹏
  • 1篇黄小凤
  • 1篇赵金丽

传媒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环境与发展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9
  • 4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热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Landsat TM/ETM+数据的热红外波段,通过单通道算法,反演了中国热带西双版纳地区的地表温度,并对西双版纳地表温度演变的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研究期间,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剧烈变化,有林地面积不断减少,旱地、灌木林、茶园与橡胶园面积不断增加;(2)旱地、荒草地、茶园、建设用地的地表真实温度的平均值较高,水体和有林地的平均温度较低;(3)旱地、灌木林、有林地、荒草地和橡胶园对区域的热效应贡献较大,水体、水浇地、建设用地、滩涂和水体的热效应贡献较小;有林地的热单元权重有不断减少的趋势,灌木林与旱地的热单元权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4)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的剧烈变化改变了区域地表温度的分布格局,最终可能会导致地方气候变化。需要进一步开展西双版纳地区LUCC—气候—生态系统耦合研究,深入研究区域LUCC特别是橡胶园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气候/生态效应、气候变化与LUCC过程的互馈机制,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李增加马友鑫杨永宏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表温度热带地区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地形的关系被引量:59
2008年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利用6个时期的MSS/TM/ETM影像和1:50000DEM数据分析了1976~2007年西双版纳地区不同地形下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31年间,该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剧烈,有林地面积由1976年的69.0%下降到2007年的43.6%,橡胶园面积由1976年的1.3%增加到2007年的11.8%:2)有林地在海拔1600m以下不断减少,而橡胶园的海拔分布上限则持续增加,由1976年的1000m上升至2007年的1400m,面积在400~1000m处占优。农业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400~600m,在600m之上迅速减少;3)各坡度带上的有林地面积逐年减少,橡胶园则逐年增加,而灌木林与旱地则先升后降;橡胶园、农业用地等主要分布在坡度较缓的区域,坡度越大,有林地越多;1988年后,橡胶园面积在坡度5°以下基本保持不变,但在坡度大于5°的区域持续扩张;4)坡向对橡胶园与农业用地等分布的影响较大,南坡的橡胶发展最为迅速,且有向北坡发展的趋势。有林地在北坡分布比例较大,旱地在北坡分布比例较小。人口增加与橡胶园和茶园等经济种植园的不断扩展是导致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直接因素。要实现西双版纳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经济种植园的盲目扩张,科学合理垦殖,保护热带森林。
李增加马友鑫李红梅彭明春刘文俊
关键词:DEM海拔坡向橡胶园森林砍伐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县域空间规划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通过对我国主要空间管制规划规律的总结,提出加快县域发展综合规划,并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县域发展综合规划,探索整合县域相关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优化县域国土空间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功能定位明晰、产业布局合理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县域发展格局,对我国生态文明的推进有重要作用。
杨永宏李增加杨美临刘振祥罗上华
云南省南部山地7种主要入侵植物沿公路两侧的扩散格局被引量:19
2008年
公路被认为是促进入侵植物扩散的主要通道之一。为了揭示公路与植物入侵的关系,我们在云南省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选择13条公路,按照公路性质、修建年代以及干扰历史将公路分为高、中、低3个干扰水平,研究了7种主要入侵植物在公路两侧的扩散格局,以及环境因素(干扰、光照、坡向、气候带)对扩散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飞机草(E.odoratum)、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的频度沿公路扩散格局呈明显的单峰变化,峰值一般都出现在4m以内。高干扰公路两侧,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肿柄菊与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肿柄菊的频度均明显高于中、低干扰公路,说明高干扰公路比中、低干扰公路更有利于促进植物入侵。高光水平下紫茎泽兰、飞机草、胜红蓟的密度以及紫茎泽兰、胜红蓟和金腰箭的频度明显大于中、低光水平,说明高光水平显著促进公路两侧的这4种入侵植物向远距离扩散。紫茎泽兰、胜红蓟与金腰箭的密度在阳坡显著高于阴坡。紫茎泽兰与肿柄菊主要出现在南亚热带,而飞机草与金腰箭主要出现在北热带,胜红蓟与赛葵(Malvastrum coromandelianum)在两种气候带中均有出现。羽芒菊(Tridax procumbens)在公路两侧出现的频率与密度均很低,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公路两侧的生境应作为防治外来植物入侵的重点,提高公路两侧本地植被郁闭度将有利于控制紫茎泽兰等外来植物的进一步扩散。
赵金丽马友鑫朱华李红梅刘文俊李增加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廊道环境因素
云南省战略环评的探索与实践-大理市城市发展战略环评研究
杨永宏罗上华欧晓昆宁平于洋李增加曾向东黄小凤董云仙李鹏张进峰丁睿盛世兰吴满昌张海萍
该研究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战略环评试点研究项目,同时被中瑞合作——云南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列为案例研究项目。该研究以早期介入,源头控制和流域综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采取了广泛的公众参与,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多部...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发展战略环评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气候效应研究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 Cover Change,简称LUCC)是全球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是迄今人类改变地球系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其通过改变地表覆盖和大气之间的能量、水汽、大气动力和温室气体的交换而影响...
李增加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表温度热带地区
文献传递
利用Landsat影像热红外波段反演西双版纳勐仑地区地表温度的方法初探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Landsat TM/ETM+数据的热红外波段,基于Modtran4辐射传输模型的大气校正,通过目前2种主要算法——Qin等的单窗算法与Jiménez-Mup^noz-Sobrino的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反演了热带西双版纳勐仑地区的地表温度,同时利用同步地面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精度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反演精度,其中Jiménez-Mu^noz-Sobrino法较好,其相对误差仅为5.4%,该方法更适于该地区地表真实温度的反演.
李增加马友鑫
关键词:地表温度LANDSAT单窗算法单通道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