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奎
- 作品数:30 被引量:399H指数:1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 1997年
- 李奎
- 关键词:病毒传播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病毒
- 戊型肝炎病毒 PCR 产物直接测序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 1997年
- 以γ-32P-ATP标记的PCR引物为测序引物,TaqDNA聚合酶为测序酶,PCR产物为测序模板,建立了戊型肝炎病毒(HEV)cDNA序列分析方法。应用本法测定1株新疆流行性HEV和4株散发性HEVcDNA序列,呈清晰的序列梯,其序列与用荧光法测定的另一株散发性HEV序列有高度同源性。对同一样品两端测序,重叠部分序列完全一致。以上结果说明,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可用于HEV核酸序列分析。
- 李奎庄辉朱晓洁范金水朱万孚朱永红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PCR直接测序
- 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受体亚型第五外显子野生型及变异体的表达
-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的第5外显子野生型及变异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论:1、雌激素受体α第5外显子缺失型变异体可能在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雌激素受体α第5外显子野生型...
- 李奎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
- 抗戊型肝炎病毒开放读码框架及IgM和IgG抗体的消长规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1998年
- 目的研究戊型肝炎病人抗戊型肝炎病毒(HEV)开放读码框架2(ORF2)和3(ORF3)及IgM和IgG抗体的消长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EVORF2、ORF3合成多肽单独和联合酶联免疫法,动态检测52例病人血清抗HEV。结果起病初期ORF2抗体和ORF3抗体水平均较高,随病程的延长两者均下降,ORF3抗体尤为明显。联合检测ORF2和ORF3抗体可提高试验的敏感性。血清抗HEVIgM和抗HEVIgG阳性率于起病半个月内分别为71.1%(32/45)和97.8%(44/45),随病程的延长抗HEVIgM较早阴转。结论HEV抗体诊断试剂盒至少应含有ORF2和ORF3两种抗原。抗HEVIgM的特异性好而抗HEVIgG的灵敏度高。
- 阮冰庄辉马亦林李奎焦扬文申碧荷田雪丽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抗体ELISAIGMIGG
- 3种戊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血清抗-HEVIgG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用 3种抗原检测国家戊型肝炎参比血清和急性戊型肝炎病人血清抗 -HEVIgG。方法 人工合成戊型肝炎病毒 (HEV)ORF2和ORF3多肽抗原 (BMU抗原 )检测参比血清的灵敏度 (90 0 % )、特异度 (10 0 0 % )和符合率 (97 5 % )均高于杆状病毒表达的HEV重组蛋白空粒子抗原 (JP抗原 ) (分别为 70 0 %、93 3%和 87 5 % )及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抗原 (HKU抗原 ) (分别为 70 0 %、90 0 %和 85 0 % )。检测 84例急性戊型肝炎病人血清抗 -HEVIgG ,用BMU抗原检测抗-HEVIgG的阳性率为 10 0 % (84/ 84) ,高于JP抗原 (83/ 84,98 8% )和HKU抗原 (71/ 84,84 5 % )。结果 不同HEV抗原检测国家参比血清和急性戊型肝炎病人血清抗 -HEVIgG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同 ,其差异主要与编码该 3种抗原的HEV基因片段不同有关。ORF3抗原在检测急性HE病人中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应用ORF2和ORF3抗原可提高抗 -HEVIgG检出率。 结论 抗 -HEVIgGELISA诊断试剂至少应包括ORF2和ORF3
- 朱永红徐国民庄辉李奎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抗-HEVIGG酶联免疫试验血清
-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我国 6城市传染病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科急性散发性肝炎 72 9例 ,应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抗 -HAVIgM、HBsAg、抗 -HBcIgM、抗 -HCV和抗 -HEV。结果 72 9例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12 3%(90 / 72 9)为戊型肝炎。 93 3%(84/ 90 )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年龄为 2 0~ 5 9岁。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 5 :1。 80 %(72 / 90 )病例发生在上年 11月至次年 5月。在发病前 2月内 ,47 6 %(4 0 / 84)患者有在外就餐史 ,32 1%(2 7/ 84)有出差史 ,2 2 6 %(19/ 84)有饮生水史。随访 84例患者 ,2例 (2 4 %)死亡 ,82例 (97 6 %)康复 ,无一例发展为慢性。结论 在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戊型肝炎占 12 3%,其主要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类似流行性戊型肝炎。
- 朱永红李奎庄辉徐国民姚祯翟琦江家骥李盛唐荣兰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散发性戊型肝炎流行病学
- 散发性戊型肝炎的病原学和血清学研究被引量:20
- 1999年
- 目的研究散发性戊型肝炎(HE)患者病毒血症、粪便排病毒及抗体消长规律。方法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PCR)动态检测血清和粪便HEVRNA,采用HEVORF2、ORF3合成多肽单独和联合EIA法动态检测血清抗HEV。结果血清HEVRNA阳性患者占71%(44/62),平均持续时间为病后20.6天(全程随访32例);粪便HEVRNA阳性标本中有96.2%(25/26)出现在病后20天内;血清抗HEVIgM和IgG阳性率于发病半月内分别为71.1%(32/45)和97.8%(44/45),随病程的延长IgM较早阴转。结论病毒血症和粪便排病毒主要出现在急性早期;联合检测ORF2和ORF3抗体可提高EIA试验的敏感性。
- 阮冰马亦林庄辉李奎干梦九马伟杭
-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原学血清学ELISA
- 中国株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猕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1997年
- 应用0.5ml含中国株庚型肝炎病毒(HGV)的血清接种5只猕猴,5只猕猴于接种后1周血清HGVRNA均阳转;HGVRNA滴度在猴体内可高达1∶105,较接种血清中HGVRNA滴度(1∶102)高出许多,提示HGV在猕猴体内复制。其中4只猕猴血清抗-HGV阳转;4只出现ALT异常。后用其中1只猕猴感染后45天的血清给另2只猕猴接种,该2只猴也出现血清HGVRNA和抗-HGV阳转及ALT异常。本研究表明,中国猕猴有可能作为HGV感染的动物模型。
- 汪兴太庄辉李河民李奎祁自柏李奎祁自柏蓝海云林京香
- 关键词:庚型肝炎病毒动物模型聚合酶链反应
- 戊型肝炎抗体及血清学诊断被引量:1
- 1998年
- 戊型肝炎病毒(HEV)的克隆成功,大大促进了戊型肝炎(HE)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为HE血清学特异性诊断提供了可能。本文仅就近年来有关HE抗体及血清学诊断作一简要棕述。1抗-HEVIgM抗-HEVIgM抗体在HE急性期病人血清中的检出率为54%~100...
- 李奎
- 关键词:戊型肝炎抗体血清学诊断
- 柳州市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柳州市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构成及危险因素。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 (EIA)测柳州市 12 1例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血清的各型肝炎病毒急性期感染指标 ,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RT -nPCR)检测血清未能分型的18例血清的HEVRNA。结果 甲型、乙型、丙型分别占10 7%、5 8 6%、6 8% ,丙型与乙型同时感染占 0 8% ,戊型分别与甲型、乙型、丙型、庚型同时感染各 1例 ,共占 3 3 %。戊型 7例 ,血清学未能分型者检HEVRNA阳性 7例 ,则戊型肝炎共 14例占 11 6%。未分型占 9 1%。未检到单纯抗 -HGV阳性者。危险因素分析表明甲型肝炎的血液暴露史 ( 3 0 8% )高于乙型肝炎 ( 2 1 1% ) ,而乙型肝炎的肠道暴露史 ( 94 4 % )高于甲型肝炎 ( 92 3 % )。结论 该市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占比重最大 ( 5 8 7% ) ;血清学未能分型者HEV -RNA阳性较率高 ( 3 8 5 % ) ;甲型肝炎经血传染、乙型肝炎经消化道传染的方式有上升的趋势。
- 唐荣兰韦福邦朱万孚李奎庄辉韦启援廖丹郭堑
- 关键词: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