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妍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低浊
  • 3篇源水
  • 3篇水源
  • 3篇水源水
  • 3篇管网
  • 2篇水管
  • 2篇湖库
  • 2篇管垢
  • 1篇亚氯酸盐
  • 1篇水源保护
  • 1篇碳酸钙
  • 1篇污泥
  • 1篇污泥量
  • 1篇消毒
  • 1篇斜板
  • 1篇斜板沉淀
  • 1篇斜板沉淀池
  • 1篇流态
  • 1篇氯酸
  • 1篇氯酸盐

机构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6篇李妍
  • 6篇崔崇威
  • 5篇许铁夫
  • 3篇任新
  • 1篇姜旭

传媒

  • 3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给水排水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给水管网中氯酸根和亚氯酸根消减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给水管网中氯酸根和亚氯酸根浓度在管网前后端存在明显差异,研究了管网中各因素对水中消毒副产物转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给水管网中氯酸根和亚氯酸根浓度的消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中碳酸钙吸附和管网材质对氯酸根和亚氯酸根浓度的影响最大。在20℃、p H值=7、氯酸根或亚氯酸根初始浓度为1.5 mg/L时,碳酸钙对氯酸根和亚氯酸根的吸附率分别为23.3%、38.0%,纯铁管材管网中氯酸根和亚氯酸根的消减率分别为43.3%和48.0%。温度、p H值和紫外照射对氯酸根的影响微弱,而在30℃、p H值=5和紫外照射下的亚氯酸根分解率最高。
李妍崔崇威
北方某城市饮用水管网中亚氯酸盐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为保证饮用水给水管网的水质安全,通过现场实验对以二氧化氯为惟一消毒剂的典型管网进行连续试验检测,获得实际管网的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变化规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氯酸盐在实际管网中的量均小于0.05 mg/L,而亚氯酸盐在连接管、转弯管和支管的质量浓度分布明显偏低,说明实际管网中的管垢和流速是影响亚氯酸盐质量浓度变化的关键因素.实际管网内二氧化氯消毒副产物的调查分析对消毒剂的安全使用以及饮用水品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李妍崔崇威许铁夫
关键词:管网亚氯酸盐管垢二氧化氯消毒
东北地区某水源湖库特征及控制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摘要哈尔滨M水库是城市的水源水库,其成库时间短,水中天然有机物含量较高,DOC为5~6mg/L,属于典型的富营养湖泊,冰封期具有低温低浊特点,汛期具有高色特点;M水库属短滞留水库,具有稳定分层特点,在汛期将出现临时混合,水质受上游来水影响较大,水中污染物人为污染仅占3.36%,其余多为腐殖酸(E/民:330/450nm)和富里酸(Ex/Em:260/450nm)等天然有机污染物,输入的悬移质中93%将沉积形成底泥,为保证水库供水安全,应控制汛期污染物的输入以及入冬前库内的水位和污染物总量,由于冰封期水位持续下降,为保证最低水位高于307.5m这一最佳取水断面,建议入冬前库内水位高于312.65m。
许铁夫崔崇威李妍姜旭任新
关键词:腐殖酸水源保护
供水管网管垢对亚氯酸根和氯酸根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针对二氧化氯消毒的供水管网中管垢对消毒副产物浓度的影响,对管网中管垢吸附亚氯酸根和氯酸根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管网水中亚氯酸根和氯酸根的初始浓度、反应时间、p H值和温度对管垢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管垢对水中氯酸根和亚氯酸根的最大吸附率分别为32.0%和40.8%,吸附率随着p 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管垢吸附亚氯酸根和氯酸根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吸附动力学二级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管垢吸附过程的效果最好。
李妍崔崇威许铁夫
关键词:供水管网管垢
基于寒区湖库水源斜板沉淀池流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在寒区高色、低浊水库型水源水处理中,沉淀过程是控制出水水质指标、降低消毒副产物风险的核心环节,当采用斜板沉淀池且其长度过大时会出现负荷不均、出水絮体流失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并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水力模拟,提出末端集水的沉淀方式,确定了斜板沉淀池集水堰布置的方式和堰负荷控制方法,并模拟了不同集水方式下池内的流态变化。研究还发现,当斜板沉淀池较长时,清水区存在推流作用,可以通过集水堰负荷的调整、前端板间距的控制等方法优化水力流态达到最佳沉淀路径。
许铁夫崔崇威李妍任新
高色低浊水源水沉淀产泥核算
2013年
通过研究高色低浊水在混凝沉淀过程中所产生污泥量与各种推荐干污泥量公式计算值的差异,发现计算值比实际产泥量低50%以上,进而分析各种产泥因素,修正式内各项系数,建立了新的计算公式,经验证,新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产泥量基本一致。研究还发现,在高色低浊沉淀池产生的污泥中有43%以上来自于混凝剂及其相关添加剂,因此提高混凝剂性能是降低沉淀池排泥量的主要因素。
许铁夫崔崇威任新李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