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兵
- 作品数:116 被引量:26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浮选柱的开发与应用
- 刘炯天曹亦俊李晓东李小兵张海军等
- 该项目是由钨(粗选)萤石柱式全流程分选技术和高效节能选矿设备CCF新型逆流接触充气式浮选柱的开发及应用组成。1、钨(粗选)萤石柱式全流程分选技术:经过“十五”攻关,课题组提出了适合于金属矿分选的高效微泡柱分选方法,研制了...
- 关键词:
- 关键词:浮选柱选矿设备
- 一种微细颗粒的絮凝处理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细颗粒的絮凝处理工艺,将含微细颗粒的油气田作业废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废液中加入可吸附微细颗粒、比重较大的粗颗粒矿物作为载体,使微细颗粒吸附在载体上,再加入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加载絮凝,形成小而牢固的絮体,再...
- 李小兵
- 西南某铜矿浮选柱半工业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浮选柱半工业试验首先开展了处理量、循环泵压力、充气量等主要浮选柱工艺条件试验,在此基础上完成了72h的连选试验,获得的铜精矿品位为29.20%,回收率为94.99%,高于同期生产的浮选机指标。此外,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对于各粒级铜矿物均具有较强的回收能力,其对铜矿中的主要铜物相回收率也高于常规浮选机。
- 翟爱峰刘炯天曹亦俊王永田李小兵
- 关键词:铜矿浮选柱半工业试验
- PPA@UiO-66破乳剂的制备及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 2023年
- 针对含油废水中微细粒级油滴难分离,以金属有机框架UiO-66、聚醚聚季铵盐(PP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UiO-66负载的聚醚聚季铵盐(PPA@UiO-66)破乳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手段探究了破乳剂的微观性质.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等因素对油滴去除率的影响.建立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吸附剂投加量为0.4 g/L,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60℃和50 min时,除油率可达87.33%.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容量可达589 mg/g.破乳脱稳后,经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进一步分离,除油率高达95.65%.
- 吴勉梁星李小兵
- 关键词:破乳剂浮选柱
- 煤泥水中黏土颗粒对钙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被引量:31
- 2004年
-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钙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钙离子在煤系黏土(主要为高岭土和蒙脱土)表面的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钙离子在2种实验样品表面吸附量先不断增大而后趋于平衡;蒙脱土表面的钙离子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加,高岭土表面钙离子的吸附量在溶液pH值介于6.5到7.0时最小,小于6.5时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缓慢减小,大于7.0时吸附量随pH的增大而迅速增加;2种吸附过程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钙离子在样品表面3种可能的吸附形式为一羟基络合、Ca(OH)2沉淀和离子静电吸附.
- 张明青刘炯天李小兵
- 关键词:煤泥水钙离子
- 高效柱分离方法与大型浮选设备研究
- 刘炯天王永田马力强周长春曹亦俊周晓华李小兵郭杰李延峰吕向前
- 研究内容:1、旋流-静态微泡柱分离方法研究;2、FCSMC-60006000旋流-静态微泡浮选床的研制;3、生物、化学调浆方式强化细粒煤泥的浮选。主要成果为:1、形成并完善了旋流-静态微泡柱分选方法;2、研制出国内最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浮选设备煤泥分选
- 马钢第二烧结厂清洁生产审计
- 2003年
- 通过对马钢第二烧结厂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 ,确定审计重点为烧结一车间 ,并对审计重点进行了评估 ,提出了清洁生产方案。此外 ,还对方案实施后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了分析。
- 李小兵张明青王建芳徐玉文钟铁
- 关键词:清洁生产审计环境效益
- 一种压差-变频联合控制浮选柱液位的方法
- 本发明的一种压差-变频联合控制浮选柱液位的方法,包含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控制器(3),变频器(4),尾矿泵(5),利用第一压力传感器(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2)检测浮选柱内的压力值,通过数据线输...
- 刘炯天杨建国曹亦俊张海军马子龙李小兵
- 文献传递
- 煤泥水的沉降特性与水质硬度
- 煤泥水处理是选煤厂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洗选效果和经济效益。本文系统分析了选煤厂煤泥水难处理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煤泥水体系中存在大量的易泥化的粘土矿物和水质硬度低是引起煤泥水难沉降的主要原因。...
- 刘炯天张明青张淑娟冯莉欧泽深李小兵
- 文献传递
- 气携式涡旋絮凝反应器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19年
-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气携式涡旋絮凝反应器(GVFR)内部流场进行了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了GVFR内不同区域流场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流场中絮凝作用,并用GVFR反应装置与搅拌絮凝装置分别对油田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从旋流絮凝反应区到涡流絮凝反应区,流体形态依次为"旋流-涡流-塞流".在旋流絮凝反应区,气、液两相以切向运动为主,最大切向速度为225.6 mm/s,切向速度梯度使小絮体、颗粒间快速碰撞,形成体积较大、密实较低的絮体;在小涡流絮凝反应区内径向速度由0递增到49.1 mm/s,径向速度梯度强化了絮凝反应,使大而疏松絮体破碎,并在微泡作用下重新接触絮凝形成密实絮体;大涡流絮凝反应区内相对稳定的塞流使絮体进一步接触絮凝,并推动絮凝作整体运动.采用GVFR对油田压裂废液进行预处理,出水含油量和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均低于50 mg/L.
- 祝威王志新韩霞闫小康谷梅霞李小兵
- 关键词:数值模拟旋流涡流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