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红
- 作品数:44 被引量:103H指数:5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以出生时皮肤为首发表现的先天性白血病1例及文献复习
- 患儿,女,因出生时发现全身瘀斑、结节2.5小时余于2013年4月3日入院.母孕晚期有缺氧史.孕期有无毒物、放射线接触史不详.父母均体健.体温36.6℃,脉搏140次/分,呼吸46次/分,血压69/32mmHg.神志清楚,...
- 李萍李建红孟圆
- 特应性皮炎外周血白介素17水平检测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中白介素17(IL-17)水平。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者血中IL-17含量。结果:患者组血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01),中度组与轻度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IL-17可能在AD患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李建红李萍刘建中崔荣冯进云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白介素17
- 合并骶尾部皮肤表现的脊髓拴系综合征74例临床分析
- 2018年
- 目的总结脊髓拴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患者骶尾部的皮肤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骶尾部皮肤表现的74例TCS患者的皮肤表现类型、就诊年龄、首诊原因及合并系统表现的情况。结果 74例患者中共有脂肪瘤50例、潜毛窦19例、脊髓脊膜膨出12例、脊膜膨出10例、血管瘤8例、皮赘2例、藏毛囊肿2例、脊髓表皮窦1例。其中一种表现39例、两种表现29例、三种表现6例。明显类33例、非明显类41例。以皮肤表现首诊者48例,其中皮肤肿物33例、血管瘤8例、皮肤凹陷6例、皮肤缺损1例。结论脊髓拴系综合征常合并骶尾部皮肤表现,且常为首发的单一症状,临床易忽视,臀沟不对称和血管瘤皮损为预示因素之一,早期识别并行神经系统相关检查,可以尽早诊断和治疗。
- 刘建中李萍唐鹏跃李建红罗珍冯思航
- 关键词:脊髓拴系综合征皮肤表现骶尾部
- 幼儿Sweet综合征1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患儿男,2岁7个月。面部、颈部及手背突发水肿性红色丘疹及斑块2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中层水肿、弥漫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大量核尘。诊断:Sweet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
- 冯进云李建红李萍崔荣刘建中罗珍
- 关键词:SWEET综合征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儿童
-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中白介素17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中白介素17(IL-17)水平,并分析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探讨IL-17与A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6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其中轻度22例、中度23例、重...
- 李建红李萍刘建中崔荣冯进云
- 结合珠蛋白对特应性皮炎患儿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产生IFN-γ和IL-4细胞因子的影响
- 2009年
-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是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期蛋白,是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体内主要的血浆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除了具有血红蛋白清除剂的作用,还作为一种血管生成因子、抗氧化剂和抗炎症因子而起作用。研究表明,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特应性皮炎(A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我们观察结合珠蛋白对培养的AD患儿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产生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
- 李萍李建红刘建中冯进云崔荣刘启文
- 关键词:外周血单一核细胞结合珠蛋白IFN-Γ特应性皮炎细胞因子患儿
- 儿童皮肤念珠菌病8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为了解儿童皮肤念珠菌病的发病情况 ,我们对门诊患该病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 ,发现该病主要发生在一岁以内的婴幼儿 (占 85 2 % )。男性患儿略多于女性患儿 ,1 3:1。皮损以扁平苔藓样皮肤念珠菌病居多 (占 5 0 6 % )。
- 刘启文李建红
- 关键词:儿童皮肤念珠菌病真菌检查临床分型
- 特应性皮炎患者血中结合珠蛋白含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2007年
-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中结合珠蛋白(Hp)含量,并分析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后比色的方法检测124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其中轻度40例、中度44例、重度40例)和134例正常对照者血中Hp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血中Hp含量明显增高(P<0.001),其中病情中度和重度患者组均显著增高(P<0.05),轻度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Hp含量与AD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01)。结论:Hp可能通过一种负反馈机制来抑制皮损局部的过度炎症反应,而参与了AD患者体内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 李萍刘启文李建红刘建中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结合珠蛋白
- 先天性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5年
- 患儿女,2.5h。生后发现周身泛发瘀斑、结节。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血涂片见大量幼稚细胞。骨髓报告支持白血病(M5b型)。诊断:先天性白血病。本文就先天性白血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等进行了文献复习。
- 李建红孟圆李萍
- 关键词:白血病先天性皮肤
- 先天性血管瘤3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先天性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和皮损表现。方法回顾性研究31例先天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中男12例,女19例。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23例(74.19%)、非消退型先天型血管瘤6例(19.35%)、部分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2例(6.45%)。首诊年龄2 d^11岁。皮损位于四肢12例(38.71%)、头面颈9例(29.03%)、躯干9例(29.03%)、臀部1例(3.22%)。均表现为单发、界限清楚、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物或斑块。呈紫红色肿物或斑块11例(35.48%)、蓝红色肿物或蓝色斑块11例(35.48%)。皮损表面见粗糙的毛细血管扩张10例(32.26%),周缘见白色晕圈12例(38.71%)。皮损消退后呈不同程度的局部空袋样多余皮肤、萎缩、颜色改变和静脉扩张。结论先天性血管瘤临床少见,容易忽视和误诊,本病有其特征的临床表现和演变过程,早期识别、正确分型可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和干预。另需警惕可能的少见并发症,定期随诊直至皮损稳定。
- 邓霞李萍李萍李建红刘建中罗珍罗珍
- 关键词:先天性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