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义

作品数:26 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肌纤维型
  • 11篇肌纤维型分布
  • 7篇亚部
  • 7篇肌构筑
  • 6篇构筑学
  • 5篇亚部化
  • 5篇小腿
  • 4篇三角肌
  • 4篇屈肌
  • 4篇小腿三头肌
  • 3篇伸肌
  • 3篇腓肠
  • 3篇腓肠肌
  • 3篇骨骼肌
  • 3篇比目鱼
  • 3篇比目鱼肌
  • 2篇运动终板
  • 2篇年龄
  • 2篇年龄差异
  • 2篇终板

机构

  • 26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大连医学院

作者

  • 26篇李志义
  • 24篇薛黔
  • 23篇李名扬
  • 3篇刘绍壮
  • 3篇应福其
  • 2篇陈玮
  • 2篇薜黔
  • 2篇范学斌
  • 2篇李勇
  • 2篇李国华
  • 1篇马晓凯
  • 1篇刘绍

传媒

  • 14篇遵义医学院学...
  • 5篇解剖学报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2005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2
  • 11篇1991
  • 1篇199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类咬肌的肌纤维型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用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检测6例男性1例女性(17—34岁)双侧咬肌深浅层的肌纤维型构成和分布,结果显示咬肌各型肌纤维基本成棋盘格式布局,Ⅱ型纤维明显小于Ⅰ型纤维,IM纤维在咬肌占一定比例。深层Ⅰ型肌纤维比例明显高于浅层,而Ⅱ型肌纤维则低于浅层,IM纤维在两层间无差异,纤维型构成在左右侧也无差别。
李勇范学斌薛黔李志义
关键词:咬肌肌纤维型ATP酶
人类骨骼肌的肌纤维型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6
1991年
人类骨骼肌的肌纤维型在形态、生理性质和酶组织化学特性方面都有明显差异,据此可将肌纤维分为不同的类型。骨骼肌纤维型的研究在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的问题上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可直接服务于体育训练和运动员选才;比较人类与动物肌纤型比例分布的差异,可以窥见人类进化的轨迹;比较种族之间和个体之间的差异,于人种学和遗传学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李志义李名扬薛黔
关键词:骨骼肌肌纤维型
人类缝匠肌肌纤维型分布
1991年
本文研究人缝匠肌上、下半肌纤维型的分布,目的是比较上、下半肌纤维型分布差异,探讨双关节肌的结构和功能关系。结果表明,缝匠肌上半Ⅰ型纤维占60.7%、下半Ⅰ型纤维占56.9%,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左、右侧别比较也未见差异。认为缝匠肌的上、下半在功能上是一致的。
薛黔李名扬李志义
关键词:缝匠肌肌纤维型
人小腿肌的构筑学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对16侧人小腿肌用肌构筑学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小腿前群肌的肌重(139g)超于小腿后群深层肌(129.4g),但由于二者的构筑不同,小腿后群深层肌的生理模切面积是小腿前群肌的1.75倍.参与维持足弓和内、外翻足心的胫骨前、后肌和腓骨长、短肌的生理横面积达49.1cm^2.小腿肌多是羽肌,其中胫骨前、后肌属于环羽肌.根据肌构筑研究,认为羽肌是静力性功能和力量型设计的产物.
薛黔李名扬李志义
关键词:小腿肌肌构筑解剖学
人三角肌亚部化、肌纤维型分布及面积的研究被引量:8
1992年
根据人三角肌的肌纤维起止、排列和神经支配特征,将该肌分为前、中、后3个亚部。用新鲜男性尸体标本16侧三角肌,按上述3个亚部的浅、深区分别取材,作恒冷箱冰冻横向切片,肌球蛋白ATP酶染色,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检测各区的肌纤维型构成比例,并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各区两型肌纤维的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发现,肌中部的I型纤维比例明显高于前、后两部,各亚部深区的I型纤维比例均比浅区高,而左、右侧之间无差异。各亚部及浅、深区。Ⅰ、Ⅱ型肌纤维的直径都相似(57~6lμm),仅中部深区Ⅱ型纤维直径(52.9μm)较其他各区肌纤维明显细小;除中部深区外,右侧两型纤维的直径均比左侧稍大,但统计学分析左右侧差异不显著。作者认为,三角肌纤维型分布的肌内差异,与该肌功能的分化密切相关。中部深区的Ⅰ型纤维比例较高,Ⅱ型纤维直径较细,可能提示该区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肩关节稳定。
李志义李名扬薛黔
关键词:三角肌亚部化肌纤维型
肘关节运动肌的构筑学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对12侧人肘关节运动肌的构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肱三头肌的生理横切面积是屈肘肌的1.9倍(41.56与21.69cm2),表明它比屈肘肌具有更大肌力。根据肌纤维长度的差异,肘屈肌的收缩速度应比肱三头肌快60%左右。由于肱三头肌的快缩纤维比例较大(60%),再加肘关节的杠杆装置,肱三头肌的伸肘速度应可与屈肌相匹配。旋前和旋后运动的肌力大致相等、旋前圆肌、旋后肌、肘肌和肱桡肌的生理横切面积合计达22.10cm2,比屈肘肌的肌力还大,我们认为它们对稳定肘关节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人类肘关节运动肌的进化特征进行了讨论。
薛黔李名扬李志义
关键词:肌构筑上肢
人四肢骨骼肌两型肌纤维的横切面积研究被引量:19
1999年
目的 为查清人四肢骨骼肌两型肌纤维的横切面积和直径。方法 用死后24h内男性尸体5具(年龄21 ̄28岁),分别取双侧上、下肢29块肌共48块肌组织,作恒冷箱冰冻横切片。以肌球蛋白ATP酶组织化学染色(pH9.4),将肌纤维分为I型和Ⅱ型。用网形测微尺测量两型肌纤维的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 人四肢不同骨骼肌的肌纤维粗细各不相同,其平均横切面积范围在1780 ̄4760μm^2之间,平均直径为47.
李志义薛黔
关键词:骨骼肌肌纤维型直径四肢
人指屈肌和指伸肌的肌纤维型构成及年龄差异被引量:2
1995年
用尸检取材(死后24小时内),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检测了不同年龄组(共18例,3~69岁)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和指伸肌的肌纤维型构成.结果表明:中青年组各肌的Ⅰ型纤维比例分别为指浅屈肌47.2%,指深屈肌44.7%,指伸肌47.7%,各肌之间无明显差异.肌纤维型构成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变化,各肌Ⅰ型纤维比例均表现为少儿组较高,中青年组较低,而老年组又明显增高,三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文中还讨论了肌纤维型构成与年龄的关系.
李志义李名扬薛黔应福其刘绍壮
关键词:肌球蛋白ATP酶年龄
小腿三头肌构筑学研究被引量:30
1995年
对16侧人小腿三头肌的肌构筑研究表明,腓肠肌内侧头的肌重和生理横切面积分别是外侧头的1.46倍和1.66倍,但肌纤维长仅及后者的5/6。外侧头的肌质亚部,其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比率(1.94)显著大于其他亚部。比目鱼肌的生理横切面积是腓肠肌的1.4倍,但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的比率仅及后者的1/4。这提示,腓肠肌两个头均属力量型肌,内侧头产生的张力大于外侧头,但外侧头缩短速度的潜力比内侧头高。比目鱼肌能产生较大张力,但缩短的速度很小。外侧头肌质亚部是已分化为速度型的肌,它的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薛黔李名扬李志义陈玮
关键词:腓肠肌比目鱼肌肌构筑亚部小腿
人三角肌各亚部的构筑研究被引量:15
1994年
用固定的成年尸体研究了14侧人三角肌各亚部的构筑特征。结果表明,人三角肌各亚部的构筑显著不同。中亚部的生理横切面积最大(20.52cm2),是前亚部的3.5倍,后亚部的5.2倍;而其肌纤维长度(5.55cm)及肌纤维长/肌长比率(0.37)均最小。前、后亚部的肌纤维为平行排列,无羽状角,中亚部为多羽状肌,羽状角平均为10.4°。我们认为,肌的构筑特征与肌的功能相适应。相对而言,三角肌中亚部倾向于以产生张力为主,是为力量型构筑;而前、后亚部则具有产生更大移位和缩短速度的潜能,倾向于速度型构筑。
李志义李名扬薛黔陈玮
关键词:肌构筑亚部化三角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