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旅萍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寻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的较佳治疗方案。方法将294例患者随机分为疏经组、调脏组及疏经调脏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疏经组以循经取穴为主,穴取四关、肩髃、外关、环跳、阳陵泉等;调脏组以腹针取穴为主,穴取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健)、大横等;疏经调脏组取穴综合疏经组及调脏组穴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分别以Barthel指数(BI)评定残障水平,以简式Fugl-M eyer运动量表(FMMS)评定运动功能。结果三组治疗方法均能提高BI、降低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残障率,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P<0.05),且疗效均能维持至治疗后1个月(P<0.05);但停止治疗后,并无增效作用(P>0.05)。疏经调脏组在提高BI、降低患者残障率、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均优于单纯疏经组或调脏组(P<0.05),而疏经组在提高B I、降低患者残障率、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与调脏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疏经调脏法是脑梗死偏瘫康复的较佳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单纯疏经或单纯调脏。
- 徐振华钟平符文彬庄礼兴陈小凯何青向进李旅萍贺军
- 关键词:脑梗死针刺疗法偏瘫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 围针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围针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在口服阿昔洛韦的基础上,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围针结合神经阻滞)、阻滞组(神经阻滞)和对照组(单纯药物),疗程为10天。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40%;...
- 李旅萍陈小凯吴虹
-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阻滞围刺
- 文献传递
- 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首先侵犯骶髂关节、脊柱,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多系统炎症疾病。病因至今未明,遗传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发病中...
- 陈小凯李旅萍蓝月兰
- 文献传递
- 幼儿期视屏行为和户外活动及其交互作用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的关联
- 2024年
- 【目的】调查儿童一岁半时视屏内容类型及屏幕暴露频率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的关联,并探究户外活动与视屏行为的交互作用对关联关系的影响,为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及可行方案。【方法】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使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1所幼儿园中5648名儿童的家长及教师进行调查,采用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评估儿童的多动行为,使用自编问卷调查儿童的基本信息、一岁半时视屏内容类型、屏幕暴露频率及户外活动频率。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在控制儿童的年龄、性别、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条件下,探究视屏行为与多动行为的关联及其与户外活动的交互作用。【结果】儿童学龄前期多动行为总体检出率为3.2%,品行问题为2.1%、多动问题为2.1%、注意力不集中-被动问题为1.3%、多动指数为0.9%。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一岁半时屏幕暴露为“每周2~4次”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的检出率升高有关,比值比(OR)[95%置信区间(CI)]为1.682(1.141,2.480)。每天均有屏幕暴露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品行问题、多动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被动问题和多动指数的检出率升高均存在关联,OR(95%CI)分别为2.136(1.218,3.746)、2.321(1.185,4.546)、2.300(1.208,4.380)、2.776(1.267,6.085)和3.640(1.525,8.687),但这种关联在一岁半时每天进行户外活动的儿童中并未发现(交互作用P值<0.001)。未发现视屏内容类型与多动行为的关联(P>0.05)。【结论】幼儿期屏幕暴露频率与学龄前期多动行为问题显著相关,户外活动可以削弱高频屏幕暴露与多动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提示家长及学校应重视对幼儿视屏行为和户外活动的科学引导,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为儿童行为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 陈慧婷吴玉岚曾飞翔温冬艳刘伟莹陈若青李旅萍金宇
- 关键词:多动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户外活动学龄前儿童
- 围针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围针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围针结合神经阻滞)、阻滞组(神经阻滞)和对照组(单纯药物)。疗程为10天。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40%;阻滞组治愈率为27.7%;对照组治愈率为7.5%,经统计学处理,P<0.05,研究组优于阻滞组和对照组。在止痛起效时间上,研究组也远优于另外两组。结论:围针结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
- 郑新金李旅萍
-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痛神经阻滞围刺
- 透针加中药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38例体会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透针加中药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透穴刺法加中药补阳还五汤合牵正散为主,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38例,以7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愈23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7%。结论透针加中药对顽固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 沈文清陈小凯李旅萍
-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透穴刺法中药疗法针药并用
- 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腹针治疗颈性眩晕80例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主要针对颈性眩晕的某些病因,采用中药内服外加腹针(实验组)治疗与单纯腹针(对照组)治疗进行观察。结论:两组疗效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颈性眩晕上两组都有效;两组治疗前积分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的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以实验组升高明显,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验组在改善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 商风英李旅萍蔡红卫
- 关键词:颈性眩晕中药腹针
- 刺络放血法治疗颈椎病对ICAM-1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法治疗颈椎病对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法治疗颈椎病的部分机理。方法: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刺络放血组和空白对照组。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各取空腹肘静脉血,检测ICAM-1。结果:刺络放血组总有效率(96.7%)高于组总有效率(95%),两者没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疼痛积分以刺络放血组降低明显(P<0.01)。结论:刺络放血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更好地改善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 陈小凯吴虹李旅萍曾飞翔
- 关键词:刺络放血颈椎病ICAM-1
- 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影响,从而探讨该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部分机理。方法: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和对照组(针刺治疗)。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各采用国际公认的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定标准客观评价。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5%)高于对照组痊愈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重罐刺络放血治疗是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有效方法,较传统针刺方法能更好地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
- 李旅萍
-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针刺刺络拔罐
- 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予以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观察10 d。治疗前后采用 House‐Brackmann量表评定面神经功能状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09,P<0.01)。结论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旅萍
- 关键词:急性面神经炎针刺面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