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柱

作品数:23 被引量:14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腺癌
  • 5篇化疗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肺癌
  • 3篇营养
  • 3篇营养状况
  • 3篇胃癌
  • 3篇胃肠
  • 3篇疗效
  • 3篇恶性
  • 3篇肠癌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阳性
  • 2篇脏器
  • 2篇脏器切除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机构

  • 23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23篇李柱
  • 14篇王树滨
  • 8篇童刚领
  • 6篇申东兰
  • 6篇陈晓秋
  • 6篇余少康
  • 6篇靳枫
  • 5篇李亮
  • 4篇农巧红
  • 3篇彭安
  • 2篇王芬
  • 2篇隋梁
  • 2篇刘铮
  • 2篇彭小丹
  • 1篇吕国庆
  • 1篇胡阳春
  • 1篇刘楠楠
  • 1篇何艳玲
  • 1篇白植军
  • 1篇丁宇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河北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癌症进展
  • 2篇中南医学科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甘肃医药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患者血清miR-183 E-selectin AMBP的变化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83(miR-183)、选择素-E(E-selectin)、α-1-微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前体(AMBP)的变化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6例胃癌患者,同期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血清miR-183、E-selectin、AMBP水平,并分析以上指标和临床病理的联系,及对胃癌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血清miR-183、E-selectin、AMBP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iR-183、E-selectin、AMBP水平在不同TNM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T3~T4者血清miR-183、E-selectin、AMBP均分别高于TNM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T1~T2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iR-183的曲线下面积为0.687,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3和0.625;E-selectin曲线下面积为0.85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31和0.829;AMBP曲线下面积为0.75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67和0.635;联合测定曲线下面积为0.90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0和0.843。结论:血清mi-183、E-selectin及AMBP水平和胃癌临床病理相关,且可利于胃癌的诊断,联合监测能够弥补单项指标的不足,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靳枫余少康李柱潘毅贞王树滨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
miR-42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miR-424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5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样本及相应癌旁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424 mRNA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4例患者随访失败,研究实际完成51例;胃癌组织中miR-424 mRNA阳性检出率为66.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3.53%(P<0.01);胃癌组织中miR-424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miR-424 mRNA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1年期随访发现,死亡15例,存活36例;死亡组在入院时胃癌组织中miR-424 mRNA表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miR-424 mRN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是评判胃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靳枫余少康王树滨李柱潘毅贞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咯萘啶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耐药性及机制探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在明确咯萘啶(PND)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耐药性的药效基础上,初步探索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单用阿霉素(ADM)和联用咯萘啶(PND)对人乳腺癌敏感细胞MCF-7和耐药细胞MCF-7/ADM的抑制作用,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Fas和Caspases-3蛋白表达。结果 ADM对MCF-7和MCF-7/ADM的IC50分别为1.399μg/m L和43.885μg/m L,耐药倍数为31.4倍。PND(0.5μg/m L)联合ADM作用MCF-7/ADM的IC50为3.246μg/m L,逆转倍数为13.5倍,并能提高耐药MCF-7/ADM中Fas和Caspases-3蛋白表达。结论 PND能够逆转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耐药性,通过上调膜蛋白Fas表达,增加MCF-7/ADM对ADM的敏感性,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李柱农巧红童刚领王树滨
关键词:咯萘啶阿霉素乳腺癌MCF-7/ADM细胞逆转耐药
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入院的胃肠癌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营养支持方法,观察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法,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定法(SGA)调查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营养良好15例(30.0%),营养不良35例(70.0%),对照组营养良好25例(50.0%),营养不良25例(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肝损伤及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癌化疗患者多数存在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化疗同时给予肠外营养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李柱李亮陈晓秋
关键词:胃肠肿瘤化疗营养状况
肺癌化疗并发严重低钠血症1例被引量:2
2006年
患者,男,36岁。2002年8月确诊右肺腺癌,行右下肺叶切除术,从术后到2005年3月期间分别为巩固治疗及右肾上腺转移癌而行顺铂(DDP)为主方案化疗8个周期,均达CR,无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异常。
李柱陈晓秋申东兰
关键词:低钠血症化疗并发肺癌肾上腺转移癌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
新辅助同步放疗、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新辅助同步放疗、化疗疗法治疗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疗法,治疗组术前采取同步放疗、化疗法加以辅助。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同步放疗、化疗在局部晚期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晓秋李柱童刚领申东兰
关键词:直肠肿瘤
血清CEA、CA153和CA125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A125单项和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75例肺癌患者、6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CEA、CA153和CA125水平,并分析上述3项指标在肺癌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肺癌患者3项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均高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项标志物的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敏感度高于单项标志物检测,其敏感度高达88%,特异性为76.2%。结论: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度。
李柱颜存粮徐巧萍童刚领申东兰
关键词:肺癌CEACA153CA125
腹腔灌注在卵巢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bFGF HE4 AFP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腹腔灌注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附睾蛋白4(HE4)、甲胎蛋白(AF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卵巢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在均予以水化(静脉滴注20mL氯化钾+1000mL生理盐水)、利尿、止吐等,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术后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实验组采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术后继续TP方案治疗。每个周期为28天,两组治疗疗程为6~8周期。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水量),血清bFGF、HE4、AF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36.08±17.35)min vs(160.26±20.64)min,(540.21±121.36)mL vs(610.36±134.08)mL,(510.32±113.65)mL vs(917.87±132.48)mL](P<0.05);bFGF、HE4、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90±9.36)ng/L vs(96.34±12.75)ng/L,(42.69±8.17)pmoL/L vs(75.38±13.49)pmoL/L,(5.83±1.02)ng/mL vs(13.97±3.57)ng/mL](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9/45)vs46.66%(21/45)](P<0.05);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1%(41/45)vs71.11%(32/45)](P<0.05)。结论:腹腔灌注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bFGF、HE4、AFP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血管形成,减少毒副反应,从而改善预后。
余少康靳枫李柱潘毅贞王树滨邱莉
关键词:腹腔灌注卵巢癌毒副反应
静脉注射岩舒合并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82例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岩舒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需实施肝动脉插管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2名,随机分成治疗组42名,对照组40名。治疗组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全程给予岩舒静脉滴注,对照组仅实施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24月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区疼痛、腹胀、乏力、发热等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较大缓解(P<0.05)。治疗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对肝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中静脉注射岩舒,可保护肝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李柱陈晓秋李亮童刚领彭安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TACE岩舒
以泌尿系症状首诊的乙状结肠癌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侵犯泌尿系统而以泌尿系症状为首诊症状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泌尿系的不同症状分成两组:(1)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的为A组,共16例,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癌侵犯膀胱形成结肠膀胱瘘,进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联合膀胱部分切除;(2)以血尿症状为主的为B组,共9例,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癌侵犯左侧输尿管,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联合输尿管部分切除。结果所有病例首先出现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然后才出现泌尿系症状,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仍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结论重视泌尿系症状出现前的大便形状及习惯改变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乙状结肠癌侵犯泌尿系应争取进行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
丁宇李亮李柱白植军隋梁刘铮
关键词:乙状结肠癌联合脏器切除膀胱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