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勇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抗性
  • 3篇抗性风险
  • 3篇抗性风险评估
  • 3篇飞虱
  • 3篇白背飞虱
  • 2篇药剂
  • 2篇替代药剂
  • 2篇农药
  • 2篇吡虫啉
  • 2篇高毒
  • 2篇高毒农药
  • 1篇毒力
  • 1篇杀虫
  • 1篇杀虫剂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白背飞虱
  • 1篇噻嗪酮
  • 1篇风险评估

机构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李淑勇
  • 2篇高聪芬
  • 2篇薄仙萍
  • 2篇刘学
  • 2篇沈晋良
  • 2篇陶岭梅
  • 2篇王彦华
  • 2篇杨峻
  • 2篇余论
  • 2篇严鑫
  • 1篇苏建亚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防治白背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其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被引量:8
2008年
为筛选出防治白背飞虱的高毒农药替代药剂,2006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6类20种杀虫剂对采自广西南宁白背飞虱种群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噻嗪酮、吡虫啉、噻虫嗪、氯噻啉、烯啶虫胺、啶虫脒、丁烯氟虫腈、氟虫腈、毒死蜱、异丙威、敌敌畏等5类11种杀虫剂具有较高毒力,推荐它们作为大田药效试验的候选品种。用噻嗪酮对2006年8月采自江苏南京的白背飞虱种群进行了14代抗性筛选,抗性上升了9.6倍,其抗性现实遗传力(h2)为0.2754,表明白背飞虱对噻嗪酮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
薄仙萍高聪芬李淑勇王彦华余论严鑫沈晋良杨峻陶岭梅刘学
关键词:白背飞虱高毒农药替代药剂毒力噻嗪酮抗性风险评估
白背飞虱对七类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
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是为害我国水稻的重要迁飞性害虫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白背飞虱在我国各稻区的发生面积和大发生频次显著增加,对早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而,开展白背飞虱对各类新...
李淑勇
关键词:白背飞虱杀虫剂吡虫啉风险评估
文献传递
防治水稻白背飞虱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及对吡虫啉的抗性风险评估被引量:22
2009年
为筛选高毒农药的替代药剂,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7类共21种杀虫剂对2006年和2007年采自南京市江浦地区的白背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对白背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最高(LC50=0.04~0.26mg/L);烯啶虫胺、丁烯氟虫腈、吡蚜酮、啶虫咪、氯噻啉、毒死蜱、氟虫腈等也有较高的毒力(LC50<4.50mg/L);异丙威、敌敌畏虽然触杀毒力稍低(LC50>19.85mg/L),但两者在生产上仍广泛应用,所以把以上12种药剂作为田间药效试验的推荐品种;同时还比较了该地区白背飞虱种群对供试药剂敏感性的年度间差异,其中对毒死蜱、异丙威、丁硫克百威、速灭威这4种药剂的敏感性下降了66.7%~71.4%。对2006年南京江浦种群用吡虫啉连续筛选15代的结果表明,1~15代抗性上升4.33倍,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2295,存在抗性风险。另外,还讨论了白背飞虱的综合防治。
李淑勇刘学高聪芬薄仙萍苏建亚王彦华余论严鑫沈晋良杨峻陶岭梅
关键词:白背飞虱高毒农药替代药剂吡虫啉抗性风险评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