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急性发病时CV、CY及其它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对老年健康人及脑梗死、脑出血患者急性发病时的CV、CY及其它血 液流变学多指标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脑出血急性发病时的血浆粘度、 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CY与健康组比较几乎同时一致呈非常显著差 异,提示老年人上迷指标异常改变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饶才辉刘燕李玉玲孙凌敏妥佳殷芬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脑中风
- 年龄与Casson粘度和Casson屈服值的关系被引量:1
- 1994年
- 健康人 43例为对象.观察了其 Casson粘度(CV)和 Casson屈服值(CY)与年龄的关系。结果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CV逐渐升高,而CY在组无显著差异.我们认为,老年人CV高可能是心脑血管病的易患因素之一.
- 王建昌李玉玲石津生赵宽范家骏刘彩云
- 关键词:老年人
- 浓鱼油降脂丸对血脂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 1990年
- 自1978年Dyerberg首次报导格陵兰爱斯基摩人心血管患病率低与食鱼有关以来,人们对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鱼油防治心脑血管病进行了广泛探讨,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关注。我们于1988年5月到了月用浓鱼油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对象:临床实验30例(实验期共10周,前5周30例,继续服药达10周者23例),男28例,女2例,年龄范围55—72岁,平均年龄64岁,经测定血甘油三酯(TG)≥1.98mmol/L,总胆固醇(TC)>6.48mmol/L,血小板聚集率>70%,长期饮食控制并服用其它降脂药物疗效不佳者,又经询问病史、家族史、饮食状况,除外继发性和家族性高脂血症者为研究对象。
- 王建昌石津生李玉玲李锦香
- 关键词:血脂血小板聚集功能
- 老年、老年前期健康人全血Casson粘度、屈服值的分析
- 1992年
- 血液流变学在老年医学、尤其是老年心、脑血管病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认为血栓的形成与血液成分、血流状态、血管壁三大因素有关;血流状态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更深入研究,我们于1991年7月到12月对43例健康人的全血casson粘度(CV)和casson屈服值(CY)进行了观察,分析如下。
- 王建昌李玉玲石津生赵宽
- 关键词:老年前期血液流变学健康人血栓形成
- 老年腔隙性卒中临床特点与转归
- 1991年
- 本文为探索老年腔隙性卒中发病特点与临床转归,对34例60岁以上的腔隙性卒中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CT的追踪观察。
- 张兴国李玉玲
- 关键词:发病特点临床转归早期症状
- 老年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早期诊断的探讨(附104例分析)
- 1992年
- 本文采用无创伤性彩色及脉冲多普勒超声,四肢血压测定以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对104例老年人下肢血流动力学、上臂和踝部节段动脉压、踝肱指数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分析,并探讨老年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早期诊断。
- 石津生张新芳张桂兰李玉玲王建昌赵宽姚克纯
- 关键词:老年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液流变学
- 老年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早期诊断的探讨被引量:2
- 1993年
- 为探讨老年人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早期诊断,采用无创伤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四肢节段血压测定时104例老年人(健康对照组30例,冠心病组33例,脑梗塞组41例)下肢血流动力学,踝/肱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血流动力学异常肢体检出率31.7%(66/208),其中对照组15%(9/60),冠心病组31.8%(21/66),脑梗塞组43.9%(36/82)。血流动力学异常的41例(66条肢体)中有14例(18条肢体)踝/肱指数<1.0,其中4例在检测后3~6个月出现间歇性跛行。提示联合应用多普勒超声和四肢节段血压测定时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早期诊断有实用价值。
- 石津生张新芳张桂兰李玉玲王建昌姚克纯赵宽
- 关键词:老年病学动脉硬化超声波诊断
- 高剪切速率诱发血小板激活作用的研究
- 1992年
-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在血小板膜表面的暴露是血小板被激活的重要标志。用抗GMP-140单克隆抗体做探针,以8条杂种犬为对象,研究了高剪切速率(230s^(-1),5min)作用于全血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用放免测定方法测得高剪切速率作用后血小板膜GMP-140克分子数量显著增多(P<0.01),间接免疫荧光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提示染上荧光血小板数及其占有的总面积均显著增加(P<0.01);阻抗法和电镜观察到血小板聚集也相应增加(P<0.01)。结果提示:高剪切速率可激活血小板并使其很快聚集,这可能是血管狭窄导致局部高剪切速率,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
- 王建昌石津生李玉玲姬亚友施华强孟如松郭淑敏王丽华顾复生赵宽
- 关键词:冠心病血小板放射免疫法血栓形成
- RGD肽类似物RGDPe抑制血小板活性的体外实验被引量:3
- 1998年
- 目的为寻找活性高的肽类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我们合成了RGD(Arg-Gly-Asp)肽类似物-RGDPe(Ac-Arg-Gly-Asp-NHCH2CH2C6H5),以验证其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方法以人血为标本,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和同位素标记方法测定其竞争性抑制125I标记的纤维蛋白原(Fgn)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结合的能力,并与Sigma公司合成的RGDS(阳性对照)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比较。结果RGDPe抑制125I-Fgn与活化血小板GPⅡb/Ⅲa结合的IC50=3.64±0.55×10-5M(RGDS:6.03±1.24×10-5M),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IC50=76.42±55.42μM(RGDS:114.67±40.55μM)。结论RGDPe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可能在体内有预防血栓形成功效。
- 王建昌温守明石津生李颖李玉玲孙晓丽
-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 实验性冠脉狭窄诱发血小板激活作用及其流体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3
- 1993年
- 冠状动脉狭窄多见于冠脉粥样硬化或痉挛,近年来证实痉挛也多发生在有粥样硬化损害的基础上,狭窄后的血栓形成是发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心源性猝死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是形成血栓的主要成份。冠心病与血小板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抗血小板活化标志物(GMP-140)单克隆抗体为探针,采用同位素标记、免疫荧光及免疫电镜胶体金技术,探讨了冠脉狭窄对血小板的激活作用,并测定了冠脉狭窄后局部切应力的变化,从流体力学角度分析了冠脉狭窄激活血小板作用的机制。
- 王建昌石津生李玉玲姬亚友施华强孟如松郭淑敏王丽华
- 关键词:冠脉狭窄血小板激活流体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