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7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手送管在儿科留置针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862例行外周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单手送管,对照组采用双手送管。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穿刺时需助手配合率、家属及穿刺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93.49%)、患儿亲属满意度(97.21%)、穿刺者满意度(98.37%)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需助手配合率(17.21%)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手送管技术进行留置针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和患儿亲属满意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宜在儿科推广应用。
- 高明春张倩李平杨苹李玲
- 关键词:浅静脉穿刺置管儿科
- Castleman病1例
- 2010年
- 蔡青任红旗吕梅月李艳李玲韩淑静
- 关键词:淋巴结CASTLEMAN病
-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僵硬度与炎症细胞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关系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动脉僵硬度与体内微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超声技术测定颈总动脉硬化参数β作为评价大动脉僵硬度指标,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CAS)将MHD患者分为CAS组和非CAS组。常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钙、磷、总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血糖、尿素氮(BUN)、肌酐(SCr)、C反应蛋白等。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F2α水平。结果:(1)CAS组患者42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7.2±7.8岁(45~73岁),透析龄3~61月(中位数34月);非CAS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6.2±8.7岁(47~76岁),透析龄3~56月(中位数32月);(2)两组患者在年龄、透析龄、舒张压、BUN、SCr、CH、TG、HDL、LDL、血红蛋白方面无明显差异。CAS组收缩压高于非CAS组(P<0.05);(3)CAS组8-isoprostane水平高于非CAS组[(68.8±45.9)pg/mlvs(25.6±27.5)pg/ml,P<0.01]。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但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表明MHD患者体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炎症因子可能参与动脉硬化形成过程,但高血压和氧化应激所起作用可能更为重要。
- 任红旗周璇栾智勇骆晓梅韩淑静蔡青李艳李玲
- 不同浓度肝素在临时性透析导管封管中应用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在临时性血液透析导管封管时使用不同浓度肝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在透析结束时使用1.25%、2.5%、5%肝素进行导管内封管,观察封管后出血、导管血栓,统计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结果 (1)1.25%肝素组19例患者,平均使用45导管日,有5例患者因导管感染退出;2.5%肝素组33例患者,平均使用57导管日,有4例患者因导管感染退出;5%肝素组25例患者,平均使用59导管日,有1例患者因导管感染退出。(2)5%肝素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封管后延长,而其他组对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3)5%组导管内血栓发生率最低。1.25%肝素组出现导管内血栓例次较其他两组多,其中1例患者导管失功,更换导管。(4)3组患者均无肝素过敏等反应,2.5%肝素组有1例患者插管后第31天出现血小板轻度减少,为6.7×104/μl,但无血栓栓塞并发症。结论 5%肝素导管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但对出凝血时间有影响,1.25%肝素组导管内血栓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且易感染。而2.5%肝素组用于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相对安全有效,导管内血栓发生率低,且对出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可以替代5%肝素作一次性封管用。
- 任红旗周璇蔡青韩淑静李艳王瑞李玲
- 关键词:肾透析封管
- 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的病理及转归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5例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2005年9月至2009年3月解放军第97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患者5例,分析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肾活检病理及临床转归。结果:起病前均有剧烈运动史,运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腰痛症状。实验室检查尿液轻度蛋白尿、滤过钠排泄分数大于1%,肾衰指数均>1。BUN、SCr明显升高。给予大黄制剂、充分水化治疗后尿检迅速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短距离剧烈运动相关的急性肾衰竭预后相对良好,一旦明确诊断,应避免再次剧烈运动,以防病情复发。
- 任红旗赵勇李艳韩淑静李玲蔡青吕梅月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低尿酸血症
- 短距离剧烈运动致急性肾衰竭临床病理分析
- 2010年
- 任红旗李艳韩淑静李玲蔡青吕梅月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
- 来氟米特在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在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中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09年6月间,肾活检病理类型为Ⅲ、Ⅳ或Ⅴ型的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23例,年龄(29±7)岁,分别经CTX、MMF、CsA诱导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随机分为来氟米特组和硫唑嘌呤组(AZA组),分别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尿红细胞(RBC)计数、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补体C3、C4等指标及各自不良反应。结果随访至3个月及6个月时两组患者24尿蛋白定量、尿沉渣RBC计数,血浆蛋白、血Cr及补体C3、C4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LFF组15例患者无一例复发,AZA组8例患者有1例复发,复发时间发生在入组后3个月,病理类型为Ⅴ型LN。LFF组有4例患者(26.7%)发生不良反应,包括皮疹1例(6.67%)、头痛、头晕1例(6.67%)、白细胞计数减少1例(6.67%)及肝酶升高1例(6.67%);AZA组有3例患者(37.5%)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肝酶升高2例(25.0%)、带状疱疹1例(12.5%)。LFF组不良反应较AZA组发生率低。结论初步观察发现来氟米特可以用于狼疮性肾炎维持性治疗,并且其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 任红旗赵勇吕梅月李艳韩淑静李玲蔡青
- 关键词:来氟米特狼疮性肾炎维持性治疗
- 血浆置换成功抢救河豚中毒1例
- 2010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2岁,于2009年6月2日19:00食用腌制河豚肉后1h出现头晕、四肢无力,舌尖麻木,伴恶心、呕吐、嗜睡,14h后被同事发现后急送解放军97医院。无发热和大小便失禁。体格检查:体温36.0℃,血压123/82mmHg(1mmHg=0.133kPa),呼吸14次/min,脉搏79次/min,神志呈嗜睡状,应答切题,双瞳孔等大等圆,
- 李艳任红旗李玲蔡青吕梅月韩淑静
- 关键词:河豚中毒血浆置换抢救大小便失禁四肢无力
- 带负压插管吸痰致气管插管堵塞1例
- 2014年
- 患者男,70岁。因“咳、痰、喘3天,呼吸困难2h”诊断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收治入院。入院后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辅助呼吸,以及抗炎、祛痰、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内吸痰时,采用了不阻断负压边插边吸的方法,吸痰结束后,患者突然发生烦躁、呼吸困难、惊恐貌、面色青紫、口唇发绀,
- 陈翠婷张维珍李玲张兰
- 关键词:气管插管
-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一般情况、拔针后青紫情况、按压知识的掌握情况、3 min和5 min计数的数值4个模块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为平均年龄83.3±5.45的高龄患者,有47.5%发生过拔针后青紫现象,按压时间知晓5 min以上患者占比40%、知晓3 min以上的患者占比52.5%。3 min和5 min数数的数值分别为244±66个、400±105个。结论老年患者对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时间及方法掌握不理想,按压时间不足及方法不正确是静脉输液拔针后青紫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建议明确按压标准并将相关知识宣教列入静脉输液考核标准,同时要求实施方法量化、趣味易接受。
- 张兰王莎莎张维珍李玲
-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