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他汀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衰竭
  • 3篇辛伐他汀
  • 3篇慢性
  • 3篇慢性心力衰竭
  • 3篇伐他汀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水平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血清
  • 2篇血清C反应蛋...
  • 2篇他汀治疗
  • 2篇辛伐他汀治疗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反应蛋白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疾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机构

  • 5篇河北北方学院...

作者

  • 5篇李罡
  • 4篇郝英平
  • 2篇刘凤仙
  • 1篇杜宇
  • 1篇高秀梅
  • 1篇岳燕军

传媒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现状及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李罡郝英平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力衰竭慢性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李罡郝英平刘凤仙岳燕军杜宇高秀梅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心血管疾病最为常见、对患者危害最大的疾病。尽管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降低心衰的死亡风险,但该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关键词: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辛伐他汀治疗心血管疾病
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慢性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按慢性心衰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10mg,q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测定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6min步行距离,观察再住院例数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CRP明显降低、LVEF及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慢性心衰患者血清CRP水平,干预左室重塑,改善左室收缩功能。上述作用与其抗炎效应有关。
李罡郝英平
关键词:辛伐他汀慢性心力衰竭C反应蛋白
不同季节采撷蒲公英中绿原酸含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考察不同采收季节对蒲公英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春、夏、秋3个季节采撷的蒲公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春、秋两季采撷的蒲公英舍绿原酸的量远高于夏季采撷的蒲公英。结论:夏季(7~8月)不可采撷药用蒲公英。
刘凤仙李罡薛占英崔璐璐董琨
关键词:蒲公英绿原酸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以缬沙坦每日80 mg为基础进行血压控制,如血压控制不佳则每日加用双氢克尿噻12.5 mg,试验组加用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观察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血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有所下降,LVMI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试验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及试验组TC、TG、LDL-C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可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左室质量指数,该作用独立于其降脂作用之外。
李罡郝英平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血压左室肥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