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春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托妮·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被引量:4
- 2007年
-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妇女形象。论文分析了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展示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遭遇,忠实地表达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给身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指出了正确的争取自我解放的道路。
- 李良春
- 关键词:黑人女性种族主义性别主义
- 从《回家》看哈罗德·品特的犹太情愫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结合20世纪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犹太人身份和个人经历,主要分析了犹太情愫在其代表作《回家》中的具体体现,旨在提供一种角度更加全面地了解品特的戏剧作品。
- 李良春
-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回家》
- 品特的犹太情结在《回家》中父子关系上的体现
- 2014年
- "犹太情结"是指一个作者在犹太文化影响下进行创作。由于品特自身的犹太人身份和个人经历,他的戏剧所体现出的作家身上的犹太情结显然是其戏剧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品特的戏剧《回家》中的父子关系上就尽显了作家的犹太情结,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他的戏剧。
- 李良春
- 关键词:父子关系戏剧
- 解读三角结构在哈罗德·品特戏剧中的体现
- 2013年
- 在解读品特戏剧作品的过程中,通过三方人物的视角,我们得知:三角结构是品特戏剧的具体构建方式,人物之间的相互背叛关系传达着品特戏剧对不确定性、威胁感和道德评判的哲学思考。三角结构是威胁主题的具体化体现,并且呼应了2005品特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理由。
- 李良春
- 关键词:背叛不确定性
- 解读群体动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宠儿》和《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结合勒温的群体动力心理学理论,探讨莫里森的《宠儿》和《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家庭关系,发现黑人个体行为异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关系对个体负面的影响,而黑人社区对个体家庭的影响又造成了她们不同的命运结局。
- 李良春
- 关键词: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