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福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校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印楝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是原产于印度、缅甸的一种楝科(Meliaceae)乔木,是一种适生于干热河谷地区、喜温耐旱的生态和经济树种。印楝全身是宝,其种子、枝叶和树皮长期以来广泛用于医药、农药及日化产品等领域。从印楝种仁中提取的印楝素(Azadirachtin)对小菜蛾、菜青虫、蝗虫等农林、仓储和卫生害虫表现良好的杀虫活性;1968年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称印楝是“本世纪对当地居民的最大恩赐”,同时也被美国农业部誉为“可解决全球问题的树”。
- 杨东福夏咸松林军
- 关键词:印楝素药理活性日化产品卫生害虫菜青虫
- 阴道炎825例临床分析及规范化治疗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炎发病的流行情况,提高对阴道炎规范化治疗的认识。方法:通过2 928人次妇科检查收集阴道炎患者82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道炎的总患病率为28.2%(825/2928),低龄组阴道炎患病率为23.8%(526/2208),高龄组阴道炎患病率高达41.5%(299/720)。结论:阴道炎治疗以阴道局部用药为主,重视调节阴道内微生态环境平衡,根据不同的炎症类型给予全身用药,进行规范化治疗。
- 杨东福
- 关键词:阴道炎患病率生殖健康
- 神经酸钙的合成及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以神经酸(顺-15-二十四碳烯酸)为原料,以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为介质,在常压下直接与氧化钙反应合成神经酸钙,对产物的光谱性质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液/固比以及反应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及对产物中游离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可得到产率和纯度均达90%以上的产物.
- 董四花林佩蓉杨东福严胜骄林军
- 关键词:神经酸氧化钙理化性质
- 神经酸钙的合成及理化性质研究
- 本文以神经酸为原料,以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为介质,在常压下直接与氧化钙反应合成了神经酸钙,对产物的光谱性质和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料液/固比以及反应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及对产物中游离酸含量的...
- 董四花林佩蓉杨东福林军
- 关键词:制药化学药物合成
- 文献传递
- 印楝洁阴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印楝洁阴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成的外用洗液:印楝叶1~100份,黄柏36~90份,苦参36~90份,蛇床子5~75份,银花5~15份。本发明的印楝洁阴洗液由印楝叶加上四味常见...
- 杨东福林欣蓉林军
- 文献传递
- 神经酸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08年
- 综述了神经酸的分离提取方法、药理作用及其合成方法,并介绍了神经酸在合成昆虫性信息素,十五环内酯,麝香酮,神经酸钙等方面的应用。
- 刘琳杨东福严胜骄林军
- 关键词:神经酸药理作用
- 印楝保健茶及其制造工艺
- 本发明是一种印楝保健茶及其制造工艺。它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制成:印楝叶2%~50%,茶叶50%~98%,香味剂适量。可以制成印楝绿茶、印楝红茶及印楝乌龙茶。本保健茶由于主料是印楝叶,可以保持印楝的医疗保健作用,又具有绿...
- 杨东福林欣蓉林军
- 文献传递
- 200例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现状和趋势,为高校学生的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静脉血进行血清乙肝五项及ALT检测。结果:6335名新生中HBsAg感染200例,阳性率3.16%。阳性率男生高于女生,农村学生高于城镇学生,在民族分布中,傈僳族、壮族、朝鲜族学生阳性率显著高于我校的平均值。结论:高校学生的乙肝防治工作不容忽视,男生是预防的重点人群,对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应接种乙肝疫苗,增加免疫力以降低感染率。
- 杨东福
- 关键词:大学新生健康体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 一种含辅酶Q10和螺旋藻的复合保健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药保健品复合物,它是以辅酶Q10为主要原料,并配以螺旋藻、食用无糖添加剂组成的。此配伍组成的制剂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抗肿瘤、抗病毒和预防癌症的能力;发挥抗氧化作用,预防皮肤提早老化,保护心脑血管;改善...
- 林军杨艳英杨东福张从海
- 文献传递
- 2928例高校女教工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女教工生殖健康及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大学2 928人次妇科病普查资料。结果:低龄组和高龄组患病率分别为85.7%和61.1%。低龄组以乳腺疾病居第1位(43.2%),宫颈炎为第2位(30.7%),子宫肌瘤居第4位且逐年上升趋势明显。高龄组以阴道炎居首位(41.5%),乳腺疾病居其次(18.6%)。结论:高校女教职工的生殖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乳腺疾病及生殖道感染是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 杨东福
- 关键词:生殖健康妇女病普查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