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声
- 作品数:29 被引量:1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急救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完全闭塞病变的冠脉腔内扩张成形术被引量:2
- 1994年
- 本文总结了8例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治疗.成功率为62.5%.扩张成功与否,技术操作因素十分重要,但与以下因素亦有关,即血管闭塞的时间、闭塞处血管形态、有无桥状侧支循环的形成及器材等因素.闭塞血管再通后,为了建立病变血管良好的血液再灌注,必需对闭塞远端血管的其它狭窄病变逐一进行扩张,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沈潞华杨家声那开宪韩小茜王榭谢苗荣顾复生
- 关键词:冠脉腔内成形术血管再通
- 急性心肌梗塞国产重组链激酶的静脉溶栓治疗
- 1999年
- 沈潞华杨家声滕一星韩小茜那开宪南方顾复生
-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重组链激酶静脉溶栓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介入治疗826例分析
- 目的:探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01年3月至2004年9月间来院发病在12h以内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及高危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
- 张丽琨李钢杨家声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 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心肌保护作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 1,6 二磷酸果糖 (FDP)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者心肌再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2 6 4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STEMI)患者随机分为FDP组 (135例 )与对照组 (12 9例 ) ,FDP组于再灌注治疗前给予FDP 10g(10 0ml)静脉滴注 ,观察再灌注后早期ST段恢复幅度、T波倒置情况及住院期间重要心脏事件。结果 FDP组较对照组术后 1hST段恢复幅度大 (P <0 .0 5 ) ,T波倒置更早 (P <0 .0 5 ) ;FDP组住院期间主要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ST段恢复幅度与T波倒置时间与住院期间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及死亡率密切相关。结论 FDP应用于STEMI再灌注治疗早期 ,有助于抬高ST段的恢复及T波早期倒置 ,改善近期临床。FDP可能是通过再灌注治疗期的能量调节减轻再灌注损伤 ,改善心肌灌注。
- 李小宇张丽琨杨家声
- 关键词:FDP再灌注治疗心脏事件T波倒置心肌保护作用
- 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患者胸痛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分析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脉造影正常但临床有胸痛表现患者的特点.方法 本组共160例,高血压组71例,非高血压组89例.均因胸痛胸痛怀疑冠心病而行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部分病人作了运动试验,心得安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两组相比,高血压组的胸痛多为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与非高血压组相比P<0.01),β阻滞剂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常有效;静息心电图表现为左室劳损及冠状T波,运动试验多阳性(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与非高血压组有明显的差别(与非高血压组相比p均<0.05);冠状动脉迂曲、僵硬.结论(1)高血压伴心绞痛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无造影可见的冠状动脉狭窄;(2)高血压而无冠脉狭窄病变病人的胸痛以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多见,可出现冠状T波,运动试验多阳性,心室肥厚,冠脉迂曲、僵硬,易发生冠脉痉挛,以及对β阻滞剂为主的抗心绞痛治疗反应较好;(3)相对于非高血压的病人,高血压患者在发生胸痛时更需要用冠状动脉造影来鉴别其是否有真正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谢苗荣沈潞华韩小茜王榭杨家声顾复生
- 关键词:高血压胸痛心绞痛冠脉造影病人
-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被引量:65
- 1997年
- 旨在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162例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中,149例发病在6小时内,根据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分成≤2小时、2~4小时、4~6小时三组,比较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及血管再通所需的时间。结果:三组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8.6%、76.7%、43.8%(后者与前二者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死率分别为0%、2.7%、4.2%;开始溶栓至血管再通所需的时间与发病至溶栓的时间呈正相关(P<0.05),发病1小时内为59.6±29分钟,而5小时至6小时则为109.2±30.7分钟。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4小时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
- 沈潞华胡庆鹰杨家声滕一星韩小茜严松彪连铭锋谢苗荣顾复生
- 关键词:心肌梗塞AMI溶栓疗法
- ^(201)T1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与冠状动脉造影定量分析的对比研究
- 1994年
- 对30例冠脉造影患者的^(201)T1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与冠脉造影定量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以造影所显示动脉狭窄的最小直径、最小横截面积和与狭窄前后动脉的百分比表示冠脉狭窄程度。心肌显像用SopHA四片法以短轴及长轴的心肌浓度比及洗出率来表示,结果表明:^(201)T1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与冠状动脉造影测量结果有明显的相关性,说明^(201)T1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结果可间接反映冠脉的血流状况,可作为诊断冠脉疾病和冠脉疾病介入性治疗前后动态观察的有效手段。
- 马文英杨家声沈潞华龚要明顾复生李春林陈道萌
- 关键词:冠状动脉动脉造影
- 高血压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因素的临床探讨被引量:3
- 1996年
- 讨论高血压合并任何性质的心律失常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4倍[1]。心房扩大和心室肥厚在高血压前后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了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由高血压引起的体内代谢及内分泌紊乱均可诱发心律失常。从本组资料看,高血压病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房增大是高血压心脏受损的一个早期征象[2]。本组总结房颤发生的主要因素与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有关。主要为高血压使左室的顺应性下降、舒张功能障碍致左房的负荷加重及容积扩大,左房内小动脉增厚狭窄致心房肌供血不足,从而导致房性心律失常。左室肥厚是一种结构重建,血管壁及内皮伴随胶原成分增多、管腔狭窄及心肌增生。局部小血管壁增厚缺血可能是产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3]。收缩压越高,左室越肥厚,其心肌内小血管阻力随之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心肌缺血而易发生室性心律紊乱。吸烟对血管壁的直接毒性作用可能降低前列腺素2的形成和代谢,使血栓素2/前列腺素2比率增大而增加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我们还发现心衰和脑血管意外在房颤组发生率最高,房颤时,左房失去左室泵功能的辅助作用,使心排血量下降20%左右。房颤本身易造成房内附壁血栓及血流动力学紊乱,所以,在房颤组心衰和脑血管意外的发?
- 马文英杨家声黄云翠沈潞华
- 关键词:高血压并发症心律失常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被引量:9
- 1996年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那开宪,沈潞华,杨家声,顾复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00050)中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文献报道较多,但对于40岁以下AMI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报道甚少。1983年以来,...
- 那开宪沈潞华杨家声顾复生
-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青年人冠状动脉造影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临床与造影的对比研究
- 1997年
- 41例AMI患者在溶栓过程中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冠状动脉内溶栓14例,静脉溶栓27例。对冠脉再通与否进行了冠脉造影TIMI血流与临床指标的对比研究,临床四项指标为:溶栓开始后2小时内胸痛缓解,升高的ST段回降、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及CK峰值的提前,旨在探讨临床指标评价血管再通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单项临床指标、两项、三项指标的不同组合及四项指标与血管再通与否的关系。结果表明:两项指标或以上评定血管再通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87.5%,准确性95.1%。结论:临床无创指标评定血管再通与否是简便和可行的。
- 沈潞华杨家声南方韩小茜滕一星那开宪顾复生刘彤王榭
-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冠状动脉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