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敏
作品数:
11
被引量:4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曾超美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郭静竹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解建勋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李玉珍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王佩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0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0篇
医药卫生
主题
8篇
新生儿
5篇
新生儿败血症
5篇
去甲
5篇
去甲万古霉素
5篇
败血症
4篇
血症
4篇
药物疗法
4篇
疗法
3篇
急性
3篇
白血
3篇
白血病
2篇
葡萄球菌
2篇
球菌
2篇
急性白血
2篇
急性白血病
2篇
儿童
2篇
儿童急性
2篇
败血症患者
1篇
新生儿感染
1篇
新生儿感染性...
机构
11篇
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11篇
杨志敏
7篇
曾超美
5篇
郭静竹
4篇
解建勋
3篇
王佩
3篇
李玉珍
2篇
殷慧君
2篇
刘桂兰
2篇
张乐萍
1篇
李虹
1篇
刘方
1篇
陆爱东
1篇
赵越
传媒
2篇
中国优生优育...
2篇
北京医学
1篇
新生儿科杂志
1篇
中国癌症杂志
1篇
中国药学杂志
1篇
实用儿科临床...
1篇
色谱
1篇
国外医学(儿...
1篇
第三届全国医...
年份
3篇
1999
3篇
1998
5篇
1997
共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去甲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金葡菌败血症及其肾毒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997年
郭静竹
杨志敏
曾超美
李曼华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金黄色葡萄球菌
去甲万古霉素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葡萄球菌败血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63例患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疗效不佳时,接受国产盐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首量15mg/kg,静脉滴注,继之10mg/kg维持治疗。结果:其血药浓度可达到20~40μg/ml的有效水平,治愈率达90.5%。用药不超过2周未见严重耳、肾毒性。结果表明:只要合理用药,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重症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
曾超美
杨志敏
郭静竹
解建勋
王更惠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葡萄球菌
去甲万古霉素
药物疗法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及抗生素合理应用
被引量:15
1997年
对近3年来我院收治的感染新生儿进行研究,发现感染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60.1%,其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形成败血症的主要原因为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发现培养阳性率最高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61.7%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说明近年来耐药菌株有增多趋势。药敏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已基本耐药,头孢唑啉、丁胺卡那、万古霉素耐药率低,可为近期临床选用药物。
杨志敏
曾超美
郭静竹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流行病学
抗生素
药物疗法
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有效化学治疗
1999年
目的总结了我院初治1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30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治疗效果,同时介绍了早期巩固强化治疗方案。方法ALL诱导化疗方案:病人共分三组:(1)COP,(2)COP+DNR,(3)COP+IDA。以第8天骨髓象<5%为良好快速早期反应(rapidearlyresponse,RER)的标准。AML诱导缓解治疗方案为AD+VP16。结果三组RER良好的百分率分别为:683%,757%,909%。第一组与第三组之间P<005,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AML一个疗程达到完全缓解的占90%。结论可供分析无病生存期的ALL病例共60例,无病生存达4年以上者占85%(51/60)。AML共30例,无病生存达4年以上者占70%(21/30)。
殷慧君
陆爱东
刘桂兰
张乐萍
商晓云
杨志敏
李虹
田开功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无病生存率
药物疗法
儿童
儿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997年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约占20%。在接受化疗过程中,人们认为AML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更易产生耐药。但从近15年的整体治疗效果分析,AML的预后较ALL更好,这归功于强化治疗的实施,骨髓移植的增多和不断改进的支持疗法。这样,在最新的治疗条件下就有30%~50%的AML儿童可取得长期无病生存。本文总结了目前儿童AML较新的合理的治疗方案,特别着重介绍德国柏林、法兰克福、明斯特(BFM)的研究,并探讨将来的治疗方向。
杨志敏
关键词:
急性
粒细胞性
白血病
阿糖胞苷
骨髓移植
儿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生儿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
被引量:18
1997年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血清样品经乙腈-异丙醇沉淀蛋白,上清液用三氯甲烷萃取后以水相进样。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紫外检测,最低检测限0.3mg/L,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94.7%,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23%和2.62%。结果表明,方法简便、有效。
解建勋
李玉珍
王佩
徐列兵
杨志敏
曾超美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新生儿败血症
血清
HPLC
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体内药动学与应用研究
解建勋
李玉珍
王佩
杨志敏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新生儿败血症
体内药动学
窒息新生儿凝血筛查试验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1998年
对46例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足月窒息新生儿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止凝血状况进行了筛查。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国际正常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sed ratio,INR)增高及纤维蛋白原减少发生率窒息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并且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重度窒息组较轻度窒息组明显增高(P<0.01)。窒息儿中INR增高及纤维蛋白原减低组分别较其正常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增高(P<0.005、P<0.05)。提示:对窒息新生儿止凝血功能进行常规筛查对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曾超美
刘方
杨志敏
郭静竹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血小板
凝血
去甲万古霉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其疗效
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患者静脉滴注去甲万古霉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探讨血药浓度与疗效、不良反应关系。方法:5例新生儿患者静滴去甲万古霉素15mg·kg-1,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测定;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峰浓度达(34.89±6.23)mg·L-1,8~12h降至5mg·L-1以下,药物消除半衰期为(6.08±1.22)h,表观分布容积为(0.44±0.08)L·kg-1,清除率为(0.089±0.014)L·kg-1·h-1。治疗7~14d后,有明显疗效,未出现严重耳、肾毒性。结论:去甲万古霉素15mg·kg-1静脉滴注后,能够维持有效药物浓度,用药间隔应为8~12h。该药物用于新生儿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安全、有效。
解建勋
李玉珍
王佩
杨志敏
曾超美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新生儿败血症
药代动力学
外周静脉营养混合输注法在危重新生儿中应用初探
被引量:2
1997年
静脉营养支持在新生儿中的应用已有多年,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起了重要作用。但因目前多数医院尚无输液泵影响了其推广。本实验对25例需要静脉营养的新生儿进行了混合输注法的研究,认为早产儿及足月危重儿均对本方法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有很好的耐受性,无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在原发病治愈的同时体重增长良好,无感染迹象,尤其适合于在没有输液泵的医院推广使用。
郭静竹
杨志敏
曾超美
李曼华
关键词:
肠外营养
外周静脉
早产儿
新生儿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