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昌娟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药
  • 4篇中药炮制
  • 3篇炒炭
  • 3篇炒炭存性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乌梅
  • 2篇乌梅炭
  • 2篇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独活
  • 1篇饮片
  • 1篇饮片炮制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正交试验法

机构

  • 4篇湖北中医学院
  • 4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杨昌娟
  • 7篇许腊英
  • 5篇刘艳菊
  • 4篇史克莉
  • 4篇陈家春
  • 4篇聂诗明
  • 2篇别雪君
  • 2篇陈栋
  • 2篇毛维伦
  • 2篇王松
  • 2篇陈青莲
  • 1篇刘先琼
  • 1篇翁德会
  • 1篇郭岚
  • 1篇王志平
  • 1篇陈栋
  • 1篇刘宾
  • 1篇陈智国
  • 1篇黄新平
  • 1篇陈绍文

传媒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科...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药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毛维伦许腊英陈家春史克莉别雪君刘艳菊陈青莲杨昌娟
该项目在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中,以"炒炭存性"的标准制定为突破口,通过多学科,多途径,多方法的联合攻关,首次运用炭吸附色素法、pH值测定法,显微定量分析法,电导率仪法,荧光分析法分别制定成存性炭药的质量标准,从而建立了检测...
关键词:
关键词:炭药中药炮制
乌梅炭特征图谱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建立乌梅炭的特征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Hypersil ODS(250mm×4.6mm ID:5μm)色谱柱,甲醇-缓冲液(pH2.8)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1,检测波长225nm,柱温30℃。结果:10批不同来源的乌梅炭特征图谱相似度较高,利用"中药色谱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生成了乌梅炭的对照特征图谱,共有17个特征峰。结论:采用HPLC特征图谱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乌梅炭的质量。
聂诗明许腊英杨昌娟王松陈栋陈智国熊娟
关键词:乌梅炭高效液相色谱法
乌梅炭指纹图谱的研究
目的:建立乌梅炭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以Hypersil ODS(250 mm×4.6 mmID:5μm)色谱柱;甲醇-缓冲液(pH2.8)梯度洗脱;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225nm;柱温30℃。结果...
许腊英聂诗明杨昌娟陈栋王松
关键词:乌梅炭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文献传递
炒炭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药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疗效,其'炒炭存性'标准的建立是中药炭药质量的保证.
毛维伦许腊英陈家春史克莉别雪君刘艳菊陈青莲杨昌娟
关键词:炒炭存性
文献传递
正交试验法优选独活提取工艺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研究独活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独活的浸提试验,薄层扫描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结合浸膏得率优选工艺。结果:醇浓度、提取次数对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A_2B_3C_2D_3。即6倍量80%乙醇浸提,提取3次,每次6天。
聂诗明杨昌娟
关键词:正交试验法蛇床子素
炒炭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药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疗效,其“炒炭存性”标准的建立是中药炭药质量的保证。笔者针对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13味炭药进行了工艺的量化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炒炭工艺...
毛维伦许腊英陈家春史克莉别雪君刘艳菊陈青莲杨昌娟
关键词:炒炭存性
文献传递
10味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许腊英聂诗明刘艳菊李水清王光忠刘先琼程桃英王松翁德会郭岚陈绍文杨昌娟黄新平王萍颜春潮王志平刘宾陈栋
该项目是湖北省科技厅“中药标准饮片及提取物研究”(项目编号:2006AA301B01)的研究内容,属中药炮制学研究领域。主要研究内容:课题完成了厚朴等10味中药饮片规范化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提高现行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饮片
炒炭中药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2004年
中药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疗效,其"炒炭存性"标准的建立是中药炭药质量的保证.笔者针对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13味炭药进行了工艺的量化测定,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炒炭工艺,制作成图片和标本,将沿用二千余年的炒炭传统工艺进行了大胆改革,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制作更加精良,火候更易掌握.在"炒炭存性"标准的研究中,笔者根据炭吸附色素的原理首创控制炒炭存性标准的色素吸附法.移植pH值测定法在炒炭存性标准中的应用,建立显微定量分析法鉴别中药炭药的标准,正在研究中的电导率法、荧光法也即将带来"炒炭存性"质控方面的突破,本研究诠释了"炒炭存性"的科学内涵,丰富了炒炭工艺和质控方法,建立了理想的炭吸附色素等质控手段,突破了以往质控的固定模式,将对中药饮片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毛维伦许腊英陈家春史克莉别雪君刘艳菊陈青莲杨昌娟
关键词:炒炭存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