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沛钦

作品数:31 被引量:25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东莞市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成像
  • 13篇磁共振
  • 11篇磁共振成像
  • 6篇MRI
  • 6篇病理
  • 5篇病变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肝脏
  • 4篇肠道
  • 3篇动脉
  • 3篇性病
  • 3篇图像
  • 3篇纹理
  • 3篇纹理分析
  • 3篇系膜
  • 3篇细胞癌
  • 3篇扩散
  • 3篇CT
  • 3篇表观

机构

  • 30篇东莞市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1篇杨沛钦
  • 30篇郑晓林
  • 14篇邹玉坚
  • 8篇袁灼彬
  • 7篇范宪淼
  • 6篇张旭升
  • 5篇陈曌
  • 4篇高云
  • 4篇肖利华
  • 4篇何惜金
  • 3篇叶瑞婷
  • 3篇王惠媚
  • 3篇全海英
  • 3篇沈海平
  • 3篇王刚
  • 2篇张世豪
  • 2篇李德维
  • 2篇方学文
  • 2篇吕明德
  • 2篇方少伟

传媒

  • 6篇中国CT和M...
  • 5篇放射学实践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GIST的CT和MRI表现,其中18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23例肿瘤中单发21例(发生于胃8例,小肠10例,结肠3例),胃肠道及其系膜多发2例。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长径3cm至22cm,CT表现为平扫肿块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MRI表现为平扫病灶T1WI低或稍低信号,信号不甚均匀,T2WI混杂信号,以高或稍高信号为主,并见长T1、短T2信号的包膜。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显著,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2例包膜强化,3例包膜不强化。所有病例均未见肠梗阻。结论GIST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邹玉坚郑晓林杨沛钦陈瞾肖利华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I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特点。方法:11例FNH共12个结节行MRI平扫,其中10例10个结节行动态增强。11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对病灶的MRI一般和特殊表现进行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12个结节中T1WI呈稍低、等信号,T2WI呈稍高、等信号9个;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2个;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1个。12个结节中信号不均匀4个,9个结节见疤痕,2个结节见包膜,3个结节周围见胆管受压移位。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强化9个,2个结节动脉期强化,延迟期大部分实质低于正常肝组织,2个结节边缘见包膜样强化;6个病灶见疤痕强化,1个结节疤痕无强化,3个结节平扫与增强未见疤痕。结论:绝大多数FNH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少部分结节表现不典型,经认真观察与分析,能作出正确诊断。
邹玉坚郑晓林郭健杨沛钦陈曌肖利华
关键词:肝疾病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感兴趣区选取方法对不同病理分级肝细胞癌ADC测量值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ROI设置方法对不同病理分级肝细胞癌ADC值测量结果的影响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方法:44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HCC)患者在自由呼吸状态下行肝脏DWI扫描,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采用整体容积法(A组)、单层面最大面积法(B组)和小圆形ROI法(C组),对47个肝细胞癌病灶进行ADC值测量。对三种测量方法获得的不同分化程度HCC的ADC值以及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HCC的ADC值测量结果,小圆形ROI法分别为(1.41±0.26)×10^(-3)、(1.29±0.33)×10^(-3)和(1.23±0.44)×10^(-3) mm^2/s;单层最大面积法分别为(1.58±0.19)×10^(-3)、(1.40±0.38)×10^(-3)和(1.32±0.39)×10^(-3) mm^2/s;整体容积法分别为(1.59±0.18)×10^(-3)、(1.42±0.29)×10^(-3)和(1.28±0.30)×10^(-3) mm^2/s。A和B组中测得的总体ADC值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2,P=0.000,t=-4.616,P=0.000);而A与B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9,P=0.309)。B和C组中测量的不同级别HCC的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测量的不同级别HCC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4,P=0.011)。三种ROI设置方法在不同观察者间均存在较好的一致性,A、B、C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0.759和0.843。C组中ADC值与肝癌的病理分级间无显著相关性(r=0.250,P=0.09);而A和B组中ADC值与肝癌的病理分级间呈正相关(r=0.374,P=0.01;r=0.366,P=0.01)。结论:ROI的大小、位置对肝细胞癌ADC测量值和不同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具有一定影响,整体容积法测量的ADC值有助于高分化与低分化肝细胞癌的鉴别,而且在不同观察者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袁灼彬郑晓林杨水清邹玉坚张世豪杨沛钦
关键词:肝细胞癌感兴趣区表观扩散系数病理分级组内相关系数
CT和MRI增强扫描跟踪观测仪的研制
2018年
目的:研制一种跟踪观测仪器对CT、MRI增强扫描后的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对患者不适及过敏反应自动预警。方法:该仪器主要由分机、主机及大屏幕显示屏3个部分构成。采用超低功耗数字式血氧板LPDSPO2V1.4及指套传感器采集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体征数据,采集到的数据经NRF24L01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以无线方式发送到主机,主机接收到数据自动分析、保存数据,超限自动报警,并将数据发送到大屏幕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结果:该仪器能较好地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体征,对过敏反应及时提出预警。经临床应用1 a,观察到轻度过敏反应患者87例,严重过敏反应3例,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该仪器安全有效,减少了CT和MRI增强扫描后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进一步保障了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云郑晓林尹昌媛杨沛钦张旭升
关键词:CTMRI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率监测
3D-CE-MRA对肠系膜动脉硬化的探讨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旨在探讨3D-CE-MRA技术在诊断肠系膜动脉硬化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患者行肠系膜动脉的3D-CE-MRA,进行图像后处理(3D重建和MIP后处理)成像。将23例正常人肠系膜动脉成像作为对照。观察、分析异常的肠系膜动脉异常表现。对病变组与对照组肠系膜上、下动脉管径与各级分支的数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1例均有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硬化。肠系膜动脉硬化MR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变细,管腔狭窄,边缘不规则,管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腔内形成多处对比剂充盈缺损。二级以上分支减少、走行僵硬。部分患者分支纤细呈虚线状或分支消失。仅2例肠系膜下动脉主干显示,走向僵硬。病变组肠系膜上、下动脉管径分别为3.8±0.32mm和1.20±0.12mm(正常组分别为6.51±1.01mm和2.90±0.90mm),经检验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肠系膜动脉硬化患者动脉分支数目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部分患者动脉期小肠粘膜强化程度减低,肠管呈挛缩状聚拢、充气扩张、肠管张力减低。结论3D-CE-MRA成像能明确显示肠系膜动脉硬化及肠管继发性改变。本方法对病变的检出及指导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杨沛钦郑晓林范宪淼全海英
关键词:成像方法
MR-T_(2)WI纹理分析对前列腺中央腺体低信号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MR-T_(2)WI纹理分析鉴别前列腺中央腺体低信号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28例前列腺癌和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多序列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基于MR-T_(2)WI图像勾画三维兴趣区,使用纹理分析软件(Omni-Kinertics GE)提取ROI内一级灰度直方图及二阶纹理特征参数:能量、熵、偏度、峰值、均匀度、平均值和标准差。用统计学方法评估MR-T_(2)WI各特征纹理参数在前列腺癌、前列腺T_(2)WI低信号增生结节及前列腺T_(2)WI混杂偏低信号结节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评价定量纹理参数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T_(2)WI低信号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MR-T_(2)WI图像纹理分析定量参数中,能量、熵、偏度、均匀度和标准差5个参数在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结节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峰值和平均值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标准差鉴别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结节组的AUC值为0.832,当截点为0.5804时,其诊断敏感度为68.75%、特异度为89.29%,其效能最高;而熵则同时有较高的敏感度及诊断效能。结论MR-T_(2)WI纹理分析的部分定量参数有助于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T_(2)WI低信号病变的鉴别,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叶瑞婷邹玉坚郑晓林杨沛钦袁灼彬李建鹏
关键词:纹理分析
MR特异性对比剂增强胆管成像对胆管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脏特异性对比剂(莫迪司)对胆管炎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受检者9例,组织学或临床资料证实为胆管炎患者59例。均行T_1WI和T_2WI平扫、T_2WI-MRCP、动态增强及延迟增强胆管成像。对正常受检者将T_2WI-MRCP与对比剂增强胆管成像在信号强度、显示胆管分枝及清晰度进行比较。胆管炎患者,分析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胆管对比增强的显示之间的关系,观察对比剂增强胆管成像图像上的对比剂的分布、充盈缺损、胆管结构显示与强化程度,并与T_2WI-MRCP对照。结果 9例正常受检者延迟对比剂增强胆管与胆囊均显示清晰,信号强度明显高于T_2WI-MRCP(分别为946.45±296.84和130.56±70.94,P<0.05),显示胆管分级两者无明显差异。胆管炎组,延迟对比剂增强胆管显示者39例,未显示者20例,胆管未显示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对比剂充盈胆管能显示胆管异常形态,胆管内充盈缺损的显示与T_2WI-MRCP一致,能明确反映胆汁分泌及动力学情况即明确胆管梗阻部位,并能鉴别T_2WI-MRCP不能分辨的胆管内外结构。胆管不显示患者,能显示胆管壁与周围强化情况。结论肝脏特异性对比增强(Gd-BOPTA)胆管成像正常情况下能清晰地显示胆管。对胆管炎症等病变能提供更多的功能与形态方面的信息,为诊断胆管疾病有价值的方法。
杨沛钦郑晓林范宪淼黄小兰
改良MRI灌注序列半定量分析对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的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采用改良MRI灌注半定量方法评估肝脏局灶性病变各参数特点及探讨对病变定性的价值。方法应用三维容积式内插技术MRI对70例行不间断扫描,连续采集50期全肝数据,同步经静脉注入对比剂,根据灌注的时间-信号曲线,获得病变的最大信号强度、达峰时间、强化坡度及早期、后期对比剂下降坡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高信号强度,血管瘤和局灶性结节增生分别为019.01±410.29和916.96±174.28,高于肝细胞癌、转移瘤和肝脓肿(分别为722.47±192.78、744.25±167.42和733.45±242.72)。达峰时间(单位:s),肝细胞癌和转移癌分别为24.49±11.09和31.58±6.96,短于血管瘤和肝脓肿(分别为59.14±20.13和59.63±2.36)。局灶性结节增生为18.55±8.16,达峰时间最短。增强坡度(单位为信号强度/s),肝细胞癌为37.63±30.08,高于转移瘤(为24.90±8.63),两者均高于血管瘤和肝脓肿(分别为59.25±28.82和2.68±4.77)。局灶性结节增生为59.25±28.82,明显高于其他良恶性病变。早期下降坡度和后期下降坡度(单位为信号强度/s),肝细胞癌分别为13.01±22.71和13.01±22.71,肝脓肿分别为16.98±22.26和0.20±0.21,两者高于其他病变。以上数据经方差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数据提示肝脏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具有差异,但局灶性结节增生具有特殊性,应结合形态学改变进行鉴别。应用改良MRI灌注半定量方法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使病变的增强表现准确地参数化,是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价值的方法。
范宪淼郑晓林杨沛钦李建鹏黄小兰朱纯生
关键词:肝脏局灶性病变半定量分析
肝癌的DCE-MRI定量成像与微血管密度、Ki67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癌MR多期动态增强灌注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Ki67相关性。方法 37例确诊肝细胞癌(HCC)患者进行自由呼吸下行全肝MRI灌注扫描,将所获得HCC灌注定量参数Ktrans、Kep、Ve、Vp及伪彩图与微血管...
袁灼彬郑晓林王惠媚徐文张世豪张旭升杨沛钦
关键词:病理分级核磁共振成像
双肾与胰腺慢性炎性肉芽肿MRI表现一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双肾与胰腺慢性肉芽肿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资料与方法对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双肾与胰腺慢性肉芽肿MRI表现包括形态、信号及强化特点进行观察,结合临床资料与其他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MRI检查采用梯度回波T1WI、快速自旋回波T2WI平扫、梯度回波T1W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双肾为多发局灶性病变,部分见囊变区。胰腺弥漫性肿大。均呈长T1、稍短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逐渐强化。结论通过对双肾与胰腺慢性肉芽肿的MRI表现分析,结合临床资料与其他影像学表现,可加深对腹腔脏器肉芽肿性病变的认识并与肿瘤性病变进行鉴别。
杨沛钦郑晓林方学文梁满球曾仲刚
关键词:肾脏胰腺诊断与鉴别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