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琴

作品数:118 被引量:540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7篇细胞
  • 21篇藜芦
  • 21篇白藜芦醇
  • 14篇缺血
  • 14篇灌注
  • 13篇再灌注
  • 12篇脑缺血
  • 11篇基质
  • 11篇基质细胞
  • 11篇骨髓
  • 11篇骨髓基质
  • 11篇骨髓基质细胞
  • 11篇干细胞
  • 10篇神经干
  • 10篇脑梗
  • 9篇再灌注损伤
  • 9篇神经干细胞
  • 9篇综合征
  • 9篇分化
  • 7篇氧糖剥夺

机构

  • 117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成都市第三人...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重庆工学院
  • 2篇郑州市中心医...
  • 2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重庆市沙坪坝...
  • 1篇重庆市第九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自贡市第三人...
  • 1篇揭阳市人民医...
  • 1篇叙永县人民医...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 1篇重庆两江新区...

作者

  • 118篇杨琴
  • 23篇杨军
  • 17篇谢鹏
  • 16篇黄家贵
  • 13篇沈长波
  • 11篇董为伟
  • 11篇承欧梅
  • 11篇任俊伟
  • 10篇刘舒
  • 9篇吕发金
  • 8篇程庆丰
  • 8篇徐兰
  • 8篇曾立
  • 8篇余萍萍
  • 8篇王莉
  • 7篇曾志磊
  • 7篇范层层
  • 7篇陈娜
  • 6篇李咏梅
  • 6篇秦新月

传媒

  • 14篇现代医药卫生
  • 14篇重庆医科大学...
  • 8篇中风与神经疾...
  • 7篇解剖学报
  • 7篇重庆医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中华神经科杂...
  • 4篇中国药理学通...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成药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七届中华医...

年份

  • 2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3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1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的认识被引量:3
2013年
类固醇激素反应性慢性淋巴细胞性炎症伴脑桥血管周围强化症(chronic lymphocytic inflammation with pontine perivascular enhancement responsive to steroids,CLIPPERS)是指在脑桥、中脑及小脑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对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的慢性炎性疾病。该综合征由Pittock等于2010年首次报道,之后报道陆续增多,到目前为止国外共报道40例,2013年国内首次报道1例CLIPPERS。现将该病的临床、影像、病理特点以及治疗转归总结如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徐兰黄家贵沈长波刘舒杨琴
关键词:慢性淋巴细胞性激素反应性血管周围类固醇脑桥炎症
肾上腺醛固酮-皮质醇共分泌瘤2例被引量:1
2019年
近年来关于肾上腺醛固酮破质醇共分泌瘤(aldosterone-and cortisol-producing adenoma,A/CPA)病例越来越多,为进一步了解A/CPA患者的临床特点,本文对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2例A/CPA病例作如下报道,并结合国内已有病例报道进行分析。我们建议临床医生常规让每一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患者在行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in sampling, AVS)或行肾上腺腺瘤手术前都进行地塞米松抑制实验以排除合并库欣综合征的可能。从而避免错误判断AVS结果,也可避免术后肾上腺功能减退和肾上腺危象的发生。
谭建宇程庆丰李启富张莹宵杨琴杜志鹏杨淑敏何文雯宋颖胡金波杨溢张尧何云峰苟欣
关键词:肾上腺疾病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醛固酮瘤
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1年
白藜芦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该文主要从白藜芦醇的性质以及在脑缺血/再灌注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任俊伟杨琴
关键词:白黎芦醇氧化应激抗凋亡
成体神经干细胞和微环境被引量:4
2006年
杨琴谢鹏
关键词:成体神经干细胞微环境自我更新能力NSCS分化能力长期存活
刺五加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刺五加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MSCs。含刺五加的无血清DMEM/F12诱导MSCs的分化。间接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巢蛋白(nestin)、β-Tubulin III及GFAP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MSCs在体外传代扩增至第3代,CD44、CD54表达阳性已达90%以上,而CD14表达阳性下降至2.37%。刺五加诱导后,MSCs胞体收缩,突起伸出,类似神经元;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及RT-PCR均显示刺五加诱导后的细胞nestin、β-Tubulin III蛋白和mRNA表达阳性,而GFAP表达阴性。结论刺五加可以在体外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杨琴杨军谢鹏曾志磊李傲张小东李咏梅吕发金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元刺五加细胞分化
以非酒精中毒性皮质损害为主的韦尼克脑病1例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韦尼克脑病(Wernicke′s encephalopathy,WE)是由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急性严重神经精神综合征。其具有典型的临床三联征,即意识障碍、眼肌麻痹和共济失调,但在临床上有典型三联征者不足20%,这给WE的早期诊断带来难度。
周露玲曾立宋晓松陈吉祥杨琴
关键词:韦尼克脑病大脑皮质酒精中毒病例报告
脊髓血管畸形被引量:5
2015年
脊髓血管畸形(spinal vascular malformation,SVM)是一种先天性脊髓血管发育异常,导致脊髓损害而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及二便障碍的疾病。其分型复杂,发病机制、影响因素、起病形式、临床症状多样,诊断需结合详细的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和丰富的神经影像学知识,临床极易误诊。因此,本文对SVM予以较详细的综述,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
彭秋菊杨琴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血管发育异常二便障碍起病形式脊髓损害MALFORMATION
核因子-κB在黄芩甙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研究核因子 κB(NF- κB)在黄芩甙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在无血清条件下 ,以中药单体黄芩甙作为主要诱导剂 ,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同时以无血清培养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标记蛋白表达和NF-κB亚基P6 5核移位情况 ;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NF-κB抑制蛋白 (IκBα)表达变化 ;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 )染色评价细胞凋亡率。结果黄芩甙诱导后细胞形成较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 ,同时表达多种神经细胞标记蛋白。对照组无类似情况 ,但出现P6 5由胞浆向胞核移位 ,细胞内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细胞凋亡率为 (2 8.2±6.1) % ;黄芩甙诱导后P6 5信号主要仍在胞浆中表达 ,细胞内IκBα表达水平降低程度较少 ,细胞凋亡率〔(12 .2± 2.8) %〕 ,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黄芩甙可抑制NF κB的活化 。
杨琴贾延劼杨军董为伟杨于嘉
关键词:核因子-ΚB黄芩甙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神经细胞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局部脑血流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观察(英文)被引量:4
2005年
背景:通心络具有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取得较好疗效,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可以客观、灵敏地为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目的:应用SPECT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设计:病例分析。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2-03/2003-07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0-78岁,病程3 h-3 d。方法:将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通心络组11例及对照组11例。对照组服用丹参片,4片/次,3次/d;通心络组:通心络胶囊, 4粒/次,3次/d。二组均服用15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SPECT ROI 技术测定其病变及健侧镜像ROI区域内的平均放射性计数,以了解其局部脑血流量变化,每个患者在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其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OI区域内的平均放射性计数。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PECT核素显像。结果:22例脑梗死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治疗后通心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49.182±5.344 5), (28.364±4.610 3)分,P<0.001]。③ROI区域内平均放射性计数: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患侧皆有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减低;治疗15 d后, 服用通心络后原脑血流减低区有改善(66.536±18.676,39.518±11.853. P<0.05)。③SPECT核素显像通心络服用后血流灌注改善明显,而对照组不明显。结论: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功能改善有肯定作用,随着脑血流功能改善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改善,说明其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杨军杨琴承欧梅
关键词:局部血流胶囊
双侧肾上腺病变的病因分布谱及临床表现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双侧肾上腺病变的病因分布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治的143例双侧肾上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者被纳入最终分析,其中男性79例,女性61例,就诊年龄(51.53±13.93)岁。病因分布方面,居于首位的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4例(31.43%),其次为库欣综合征27例(19.29%),无功能性病变23例(16.43%),肾上腺结核17例(12.14%),嗜铬细胞瘤11例(7.86%),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5例(3.57%),肾上腺转移癌5例(3.57%),肾上腺淋巴瘤4例(2.86%)。根据病灶大小分成≤2 cm,2~4 cm和≥4 cm 3组,在各组中分别观察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2.79%),库欣综合征(46.15%)和嗜铬细胞瘤(31.25%)所占比例最高。从瘤体直径角度比较,嗜铬细胞瘤最大,其次为库欣综合征、无功能性病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者瘤体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院影像学表现为双侧肾上腺病变的患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库欣综合征多于无功能性病变。病灶大小对于内分泌病因诊断及肿瘤性质的鉴别具有参考价值。影像学表型有助于判断肿瘤类型。
史佳乐杨琴曾庆莲张莹宵程庆丰杜志鹏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