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原菌
  • 2篇动脉
  • 2篇血症
  • 2篇尿路感染
  • 2篇住院
  • 2篇住院患者
  • 2篇综合征
  • 2篇路感
  • 2篇门诊
  • 2篇敏感性
  • 2篇菌血症
  • 2篇抗生素
  • 2篇急性冠状动脉
  • 2篇急性冠状动脉...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综合...
  • 2篇病原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篇杨虹
  • 5篇李智
  • 4篇朱敏
  • 3篇成洁
  • 2篇张戟
  • 2篇徐亚伟
  • 1篇闻静
  • 1篇傅佩芳
  • 1篇颜正茂
  • 1篇于学靖
  • 1篇汪嘉
  • 1篇左玫
  • 1篇张国良
  • 1篇殷少军
  • 1篇陈艳清
  • 1篇龚益

传媒

  • 6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血培养病原菌的变迁及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调查分析本院2004-2006年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变迁,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分析3年来血培养的致病菌种类及临床分布。结果从4 579份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471致病菌,阳性率为10.29%。分离率居前五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130株,真菌6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5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1株及金黄色葡萄球菌47株。临床送检血培养以肾脏内科最多,达899份。结论了解血培养主要病原菌的变迁趋势和临床分布情况,有助于临床确立诊疗方案。
杨虹李智朱敏成洁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变迁菌血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止凝血与纤溶状态检测的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张戟杨虹李智徐亚伟左玫汪嘉
关键词: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纤溶状态
门诊和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2004-2007年门诊和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并总结主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接种和细菌培养,使用MicroSean-4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抗生素敏感试验采用稀释法药敏试验...
杨虹李智朱敏成洁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抗生素敏感性
文献传递
门诊和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2004至2007年门诊和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并总结主要病原菌的药敏情况。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接种、培养,使用MicroSca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4年中中段尿标本共分离致病菌3 139株,其中最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分离自住院患者的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药物敏感性普遍低于分离自门诊患者的菌株。大肠埃希菌敏感率较高的分别是亚胺培南(100%)、头孢吡肟、头胞他啶、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粪肠球菌敏感率较好的分别是万古霉素(100%)、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四环素的敏感率不高。结论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和变化趋势。
杨虹李智朱敏成洁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抗生素敏感性
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住院的10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痰一般致病菌培养及药物敏感分析。结果106例患者病原菌检出阳性48例(45.2%),共分离出细菌49株,铜绿假单胞菌33株(67.4%),鲍曼不动杆菌8株(16.3%),肺炎克雷伯杆菌4株(8.3%),斯氏假单胞菌1株(2%),洛菲不动杆菌1株(2.0%),大肠埃希氏菌1株(2.0%),白色念珠菌1株(2.0%)。结论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排在首位,提示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龚益殷少军杨虹傅佩芳颜正茂张国良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
BACTEC9050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BACTEC 9050自动血培养仪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分析2年来自动血培养仪检测的阳性率、阳性报警时间、菌种鉴定及临床分析。结果检测2 424份血培养标本,分离出328株菌,总阳性率为13.5%(328/2 424),其中革兰阴性菌167株(50.91%,167/328),阳性菌112株(34.15%,112/328),真菌49株(14.94%,49/328)。分离率居前三位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22.8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白菌(10.36%),白色念珠菌(7.32%)。在全部328例阳性瓶中,24 h阳性报告率为51.36%,48及72 h阳性率分别为78.5%、92.3%。结论BACTEC 9050自动血培养仪对肠杆菌、葡萄球菌及真菌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
杨虹李智朱敏
关键词:BACTEC菌血症
血清MMP-3水平与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metalloproteinases-3,MMP-3)水平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作相关性分析。方法确诊ACS的135例患者和71例非ACS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gensini score,GS)。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MMP-3水平。结果ACS组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组46例,MMP-3浓度(36.66±13.23)μg/L;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47例,MMP-3浓度(41.82±13.86)μg/L;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42例,MMP-3浓度(69.27±34.02)μg/L。NSTEMI组及STEMI组的MMP-3浓度与对照组MMP-3浓度(35.29±13.10)μg/L有显著差异(P<0.01)。将所有ACS组Gensini评分资料根据MMP-3血清浓度的25%、50%、75%分界点分为4组,发现ACS患者MMP-3血清浓度越高,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越高。相关分析显示桡动脉血MMP-3血清浓度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明显相关,相关系数0.749,(P<0.01)。结论MMP-3血清水平与ACS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性,血清MMP-3是ACS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闻静张戟杨虹陈艳清于学靖徐亚伟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易损斑块基质金属蛋白酶-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