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裕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3篇急救
  • 3篇急诊
  • 3篇急诊科
  • 2篇院前急救
  • 2篇护士
  • 2篇急救物品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排血量
  • 1篇血量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压力源
  • 1篇院前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深静脉血栓形...
  • 1篇排班
  • 1篇排血量

机构

  • 7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杨裕红
  • 6篇冯春爱
  • 1篇何秀英
  • 1篇刘德容

传媒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院前急救物品的准备和管理被引量:8
2008年
冯春爱何秀英杨裕红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救物品护理管理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中主要压力源及相关因素,探讨减轻压力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作量太大,工作环境差,不能及时对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经常倒班成为急诊科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源。其中不同年龄、不同班次、不同职称的压力也存在差异。结论:建议从医院领导和护理管理者、科室、护士自身3个方面共同努力,减轻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他们身心健康。
刘德容杨裕红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压力源
持续质量改进在院前急救物品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PDCA),不断完善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将院前急救物品按模块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方法进行管理。模块化是将物品分类放置,同类物品进行编号区分;标准化是按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质量管理年的要求准备物品;程序化是定期检查、补充、保养、消毒、登记。结果通过PDCA循环的方法,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纳入标准,把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中去解决。结论 PDCA院前急救物品的管理,能不断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冯春爱杨裕红
关键词:护理质量审核急救医疗服务安全管理院前急救急救物品
实行小组排班制,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2014年
目的:探索急诊科的排班模式,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根据急诊科的发展、变化,急诊科患者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急诊科原来的排班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只有不断的改进排班模式,从两班制、到功能制、到小组制,每种排班各有自己的优缺点。比较各种排班方式的优缺点,参照三级医院急诊科质量管理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推行小组排班模式后,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优化人力资源的配备,急诊科实行小组排班制,满足患者的需要,合理的工作安排,也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冯春爱杨裕红
关键词:急诊科
阿斯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评估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严重、致命性的缓慢性和快速的心律失常,引起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的一组病症。急诊科护士如能熟练掌握阿斯综合征的评估方法,在病人到急诊科就诊时能及时发现问题,正确分诊。与医生相互协作,及时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急诊科2例阿斯综合征患者得到不同的结果报道如下。
冯春爱杨裕红
关键词:阿斯综合征急诊科护士护理心律失常心排血量
21例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
2014年
目的:总结21例产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护理。方法对21例产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给予抗凝、溶栓、袪聚等治疗和精心护理,同时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防止肺栓塞的发生。结果21例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结论产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能有效的预防肺栓塞的发生。
冯春爱杨裕红
关键词: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护理
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转运危重患者23例的体会被引量:4
2011年
危重患者病情复杂,为了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常常需要转运到其他科室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因当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将患者及时转运到条件好的医院给予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使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救治。我科自2010年以来,使用美国IMAPCT706型便携式呼吸机转运危重患者23例。在转运过程中,使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维持患者的生命,保持患者气道通畅,维持患者血氧饱和度,可进行B超、CT等急需的检查,然后将患者安全送入住院病房,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充分发挥急救的作用,体现急诊科院前、院内急救技术水平。
冯春爱杨裕红
关键词:便携式呼吸机危重患者转运过程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技术抢救成功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