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秋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杨霓芝教授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的临证经验被引量:4
- 2020年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多囊肾病(ADPKD)的发病率约为1/400-1/1000,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单基因的遗传性肾病[1]。其临床可见双肾多发性进行性肾脏囊泡充液、泌尿系感染和持续性高血压等特征,由于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病而不得不行肾移植手术或进行肾脏替代治疗[2~4]。ADPKD病变除累及肾脏外,还可引起肾外囊性病变,如肝脏囊肿、胰腺囊肿、心脏瓣膜病、结肠憩室和颅内动脉瘤等并发症[5]。杨霓芝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同时也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医教研40余年,长期潜心于慢性肾脏病的诊治,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杨师研习,所获匪浅,现将杨师治疗多囊肾的经验及个人体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 林文秋王子燕包崑侯海晶杨霓芝
- 关键词:持续性高血压肾移植手术终末期肾脏病泌尿系感染心脏瓣膜病
- 37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舌苔、肾小管间质损伤与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舌苔、肾小管间质损伤与临床、实验室资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活检时肾功能下降危险因素。方法:纳入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376例,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χ2检验分析舌苔、肾小管间质损伤与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活检时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黄苔患者男性比例、病程、血清白蛋白、e GFR均高于白苔患者;腻苔患者男性比例、年龄、病程均高于薄苔患者。大多数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82.2%)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以轻度病变为主(71.8%)。高龄、长病程、高血压、高尿蛋白定量、低血清白蛋白、高血清肌酐与肾小管间质损伤严重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龄、长病程、高血压、肾性蛋白尿、低血清白蛋白及肾小管间质损伤均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活检时e 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舌苔与性别、年龄、病程、血清白蛋白、e GFR具有一定相关性。大多数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存在肾小管间质损伤,其严重性与高龄、长病程、高血压、肾性蛋白尿、低血清白蛋白、肾功能下降相关;男性、高龄、长病程、高血压、肾性蛋白尿、低血清白蛋白及肾小管间质损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活检时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
- 王志伟包崑林文秋黄金陈艾斌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舌苔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功能下降LOGISTIC分析
- 3/4肾切除大鼠心脏病变及三芪口服液的调控作用
- 2014年
- 目的探讨3/4肾切除大鼠的心脏病变及三芪口服液干预的疗效。方法建立3/4肾切除大鼠并发早期心肾综合征模型,用三芪口服液治疗,并以缬沙坦作为对照组。检测血肌酐(Scr),观察心脏形态及病理变化,探讨三芪口服液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肌酐升高(P<0.01)、左心室/全心重(LVw/Hw)、LVw/体重(Bw)、Hw/Bw上升(P<0.01,P<0.05,P<0.05)。三芪组与模型组比较,血肌酐、LVw/Hw、LVw/Bw均较模型组减低(P<0.05,P<0.01,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肌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方面,模型组出现心肌细胞肥大,排列不均匀,相同切片做Masson染色后,纤维排列疏松、紊乱,部分间质有蓝色胶原沉积;三芪组、缬沙坦组与模型组比较,心肌细胞肥大及排列不均匀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心肌间质胶原沉积。结论 3/4肾切除大鼠模型是早期心肾综合征的良好模型,三芪口服液可降低模型大鼠Scr水平,改善肾功能,并且能降低LVw/Hw、LVw/Bw,改善左心室重构及心肌纤维化。
- 左琪包崑林文秋徐鹏杨霓芝王荣荣林绮岚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心肌肥厚中医药疗法
- 单中心特发性膜性肾病复发情况及复发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215例治疗后缓解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发情况,分析复发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治疗后缓解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统计分析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活检时及缓解时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总结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特发性膜性肾病总复发率为31.60%(68/215),男性复发率为34.20%(38/111),女性复发率为28.80%(30/104);复发患者中完全缓解、随访过程中存在感染、未使用静脉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缓解后未使用中药满3个月占比均高于未复发患者。多因素Cox分析表明,部分缓解[HR=0.528,95%CI(0.307,0.905)]、治疗过程中使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HR=0.451,95%CI(0.273,0.744)]及缓解后继续使用中药3个月以上[HR=0.511,95%CI(0.309,0.844)]为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本院特发性膜性肾病复发率为31.60%(68/215),主要集中在51~70岁,完全缓解为特发性膜性肾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部分缓解、免疫抑制剂类型选用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缓解后继续使用中药超过3个月为复发独立保护因素。
- 袁卓杰洪伟武洪晓帆刘娟林文秋梁星林嘉荣徐鹏包崑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复发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OX回归
- 运用心肾相关理论探讨三芪口服液干预大鼠肾心病变
- 目的: 运用心肾相关理论探讨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三芪口服液对3/4肾切除大鼠肾衰模型预防肾心病变,以及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严重心肌纤维化模型大鼠预防心肾病变的效果。 方法: 1.在中医“心肾相关”理论指导下,建立3...
- 林文秋
- 关键词:心肾相关益气活血法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液miR-21表达及与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索准确、无创伤的生物标志物来反映慢性肾脏病患者肾间质纤维化。方法:以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介入点,拟通过探索尿液miR-21表达水平与肾纤维化程度、肾小球滤过率及气虚血瘀证积分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慢性肾脏病患者尿沉渣miR-21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IgA肾病患者与健康组比较,尿沉渣的miR-2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非IgA肾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IgA肾病患者与健康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肾间质纤维化分别与尿沉渣miR-21、气虚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尿沉渣miR-21与肾间质纤维化、气虚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尿沉渣miR-21可能是IgA肾病合并肾间质纤维化患者尿沉渣中的特异性指标之一;尿沉渣miR-21与气虚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关系。
- 左琪包崑林文秋屈展航林书洲王荣荣林绮岚许晓娜魏艳丽杨霓芝邱翠琼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MIR-21气虚血瘀
- 杨霓芝教授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被引量:17
- 2017年
- 蛋白尿不仅是慢性肾炎等其他肾脏病发病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临床症状,而且是一个持续存在、进行性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肾衰竭等,尤其是蛋白尿不易消退,易缠绵。根据其形成机制,蛋白尿可分为: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组织性蛋白尿。
- 王丽娟林文秋包崑王志伟陈艾斌
- 关键词:慢性肾炎蛋白尿益气活血法
- 三芪口服液对3/4肾切除大鼠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PTH-钙磷轴的作用
- 目的:探讨三芪口服液对3/4肾切除大鼠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PTH-钙磷轴的作用.方法:选用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9只作为空白组,剩余18只建立3/4肾切除大鼠中期慢性肾衰模型,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治疗组...
- 林文秋
-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钙磷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