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治银

作品数:21 被引量:11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电气工程
  • 8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电池
  • 9篇燃料电池
  • 8篇催化
  • 6篇催化剂
  • 5篇氧化偶联
  • 5篇质子交换
  • 5篇质子交换膜
  • 5篇偶联
  • 4篇质子
  • 4篇质子交换膜燃...
  • 4篇质子交换膜燃...
  • 4篇烷氧化偶联
  • 3篇甲烷
  • 3篇CO
  • 2篇担载
  • 2篇担载型
  • 2篇电池性能
  • 2篇电池组
  • 2篇电极
  • 2篇氧化镧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大连新源动力...

作者

  • 21篇林治银
  • 10篇衣宝廉
  • 10篇黄家生
  • 9篇徐奕德
  • 7篇韩明
  • 5篇侯中军
  • 5篇俞红梅
  • 4篇张华民
  • 4篇张恩浚
  • 4篇侯明
  • 4篇唐倩
  • 3篇张海峰
  • 3篇姜玉玉
  • 3篇毕可万
  • 3篇孙德尧
  • 3篇曲天锡
  • 3篇洪有陆
  • 3篇刘浩
  • 3篇邵志刚
  • 2篇余林

传媒

  • 10篇Chines...
  • 6篇电源技术
  • 2篇电化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a^+/CaO催化剂上的甲烷氧化偶联
1993年
研究了不同碱金属离子对CaO的促进作用,发现以Na^+的添加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含钠化合物对CaO的促进作用,并用脉冲反应技术研究Na^+/CaO催化剂表面氧物种的特性及其作用。CaO表面上存在非选择性氧化的氧物种。Na^+对CaO的修饰作用是抑制非选择性氧化。当表面上的非选择性氧化的氧物种消耗后,体相的晶格氧会向表面迁移,以补充消耗掉的表面氧物种。消耗掉的表面氧物种也可由气相氧补充。CH_4脉冲和混合气脉冲说明仅靠[Na^+O^-]中心不足以使甲烷转化成C_2产物,必须有气相氧的参与才能使甲烷转化成C_2产物。
黄部文徐奕德黄家生林治银
关键词:甲烷氧化偶联氧化物催化剂
担载型PtCl_2(PPh_3)_2,Pt_3(CO)_3(PPh_3)_4和Pt_4(CO)_5(PPh_3)_4催化剂的程序升温热分解的研究
1990年
用HP5988A型色谱-质谱仪的多离子选择检测器和310工程计算机系统考察了PtCl_(2-)(PPh_3)_2,Pt-3(CO)_3(PPh_3)_4和Pt_4(CO)_5(PPh_3)_4等化合物在γ-Al_2O_3,TiO_2和SiO_2载体上的程序升温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铂簇合物在TPDE-H_2下的脱羰基过程比TPDE-He下简单。在TPDE-H_2下,在373K能检测到单一的CO_2脱附峰,三苯基膦配体在不同载体上的分解和脱附时,苯是主要脱附产物(≥90mol%);在TPDE-He下,三苯基膦配体的分解和脱附特性同载体性质明显有关。若以脱附苯的mol%为指标,则TiO_2>γ-Al_2O_3>SiO_2。另外,在两种情况下,三苯基膦配体的分解和脱附,均因铂的存在而加速。在脱附产物中,均未发现任何含磷化合物,证明磷在铂簇合物分解后还残留在催化剂上。
李贤均杨勇徐奕德黄家生林治银
关键词:热分解
重整气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01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其高效、无污染的特性 ,成为新型的清洁发电方式。常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采用纯氢为燃料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研究以重整气为燃料气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对其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重整气中的各组分对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作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CO的毒化作用、氮气的稀释作用、CO2 的稀释作用及其与CO的反应平衡对电池性能有较大影响 ;重整气为燃料气时 。
俞红梅衣宝廉毕可万侯中军林治银韩明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
CuO/ZnO/ZrO_2催化剂上CO_2加氢反应机理的研究被引量:19
1992年
CuO/ZnO/ZrO_2催化剂对低压CO_2加氢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及甲醇选择性,反应的主要产物是CH_3OH和CO。本文用TPSR-MS手段研究了CuO/ZnO/ZrO_2催化剂上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甲醇是由CO_2直接加氢生成的,而不是经过CO加氢生成的,反应的中间物种是甲酸盐。CO_2加氢反应过程中存在两个平行的竞争反应,反应温度、压力及CO_2 /H_2比对生成甲醇的竞争反应产生影响。
毛利群徐征千载虎黄家生林治银徐奕德
关键词:加氢氧化铜氧化锌
膜电极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文章以有机多孔膜为电极支撑体制备了亲水电极,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考察了电极在全氟代磺酸离聚物(Nafion)的玻璃化温度处理、催化层中Nafion的含量、以及不同厚度的有机多孔膜等因素对电极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亲水电极中Nafion分子的有序排列可以减小电极的极化,减小作为电极支撑体的有机多孔膜的厚度有利于电极性能的提高。采用70%Pt/C制备电极时,Nafion的最佳含量为25%,在10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池电压为0.615V。
张可侯中军林治银王金中刘鹏
关键词:PEMFC亲水电极
添加剂对PbO/γ-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影响
1992年
在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各种添加剂对PbO/γ-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影响。发现Li,Ca和La氧化物能够有效地增加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XRD和XPS测量表明,部分添加剂覆盖在γ-Al_2O_3表面,部分则分散和覆盖于PbO物类的表面。覆盖在γ-Al_2O_3表面的添加剂在制备过程中会形成诸如LiAlO_2和LaAlO_3复合氧化物。乙烷和乙烯生成速率R与添加剂对Pb的原子比有关,且与表面的Pb/Al原子比有线性关系。添加剂的促进效应可以归结为:PbO物类在表面的富集,氧化铝担体酸性的被抑制以及PbO物类与覆盖于其上的添加剂物类的相互作用。
徐奕德刘文明黄家生林治银
关键词:氧化偶联反应添加剂催化剂
再生氢氧燃料电池研制
衣宝廉邵志刚韩明侯明张恩浚俞红梅曲天锡吴金锋林治银侯中军姜玉玉刘浩
百瓦级质子交换膜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是为卫星、空间站等提供的新型储能装置。平流层定点气球、卫星、空间站等太空飞行器在轨道上运行时存在向日和背日工作状态;仅依靠太阳能电池不能满足连续供电的需要,必须装备储能电池;即向...
关键词:
关键词:氢氧燃料电池
丙烯在Re_2O_7/γ-Al_2O_3催化剂上歧化的温度效应被引量:2
1991年
研究了氦和丙烯预处理后的Re_2O_7/γ-Al_2O_3催化剂上丙烯歧化的温度效应和报导了反应后催化剂上铼离子的价态分布的XPS测定结果。氦处理后,高铼离子密度的催化剂在高温下显示较高的活性。相反,丙烯处理后低铼离子密度的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显示较高的活性。反应后催化剂的XPS测定表明铼离子处于各种不同的价态。用丙烯处理的反应后的催化剂,其还原程度大于氦处理的经反应的催化剂。
徐奕德黄家生林治银盛世善张为民
关键词:丙烯催化剂歧化Γ-AL2O3
高活性的PtRu/C抗CO催化剂被引量:9
2002年
采用共沉积还原法制备了高分散度的催化剂PtRu/C。对此催化剂进行的XRD晶相分析表明 ,PtRu/C中的双金属形成了合金 ,并具有较高的分散度。通过EMFC中单电池的伏安曲线和循环伏安法考察了自制PtRu/C催化剂的活性 ,并与Pt/C和Johnson Matthey公司的PtRu/C进行了比较。由循环伏安中氢的氧化脱附峰的面积和电池纯氢燃料的性能 ,得到催化剂对H2 的活性顺序是 :Pt/C >自制的PtRu/C >Johnson MattheyPtRu/C ,而对H2 / (5× 10 -5)CO燃料的活性顺序是 :自制的PtRu/C >Johnson MattheyPtRu/C >Pt/C。通过对循环伏安中CO氧化过程的研究认为 ,CO的氧化通过双功能机理 (Bifunctionalmechanism)进行 ,Ru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对H2 O的活性 ,使PtRu表面容易形成吸附态的含氧物种 (OH ) ads,从而降低了催化剂氧化CO的电势。
侯中军俞红梅衣宝廉林治银张华民
关键词:高活性燃料电池循环伏安
浸渍Nafion溶液于PEMFC电极催化层中的新方法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毛细作用于自制的疏水电极催化层中浸渍质子导体新方法 ,该电极用于PEMFC ,与传统的喷涂法相比 ,电池性能高 .循环伏安法测得催化剂利用率高 ,电极横截面的SEM和EDX对硫和催化剂铂的线形扫描分析发现 ,该情况下树脂在催化层中分布比较均匀 ,且几乎与催化剂铂的分布深度接近 ,而树脂在传统方法所得的电极催化层中则分布不均匀 ,而且渗进了扩散层 ,极易在阴极被水淹没 (flood)
唐倩韩明衣宝廉林治银
关键词:PEMFC浸渍法喷涂法燃料电池催化层离子导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