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雯怡
-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微纳米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纤维素与金属盐—高沸点醇溶液反应得到的。该方法金属盐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对纤维素降解损伤小,设备腐蚀性小,且操作简单,收率高。经金属盐的醇溶液处理后降解纤维素的无定形区,...
- 黄彪欧文林雯怡陈学榕唐丽荣陈燕丹卢麒麟陈翠霞
- 文献传递
- 表面固定有机官能团的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固定有机官能团的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用重氮化试剂直接处理活性炭材料;重氮化试剂脱氮气分解后,通过亲电反应键合在活性炭的表面,该方法简单,有机分子和活性炭的键合力强,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李涛黄彪欧文唐丽荣黄锦锋陈翠霞陈卫群林雯怡卢麒麟
- 文献传递
-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及其改性研究
- 纳米纤维素的优良性使其在精细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机械力化学是利用机械能来诱发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广泛应用于制备超微及纳米晶体、纳米复合材料等。 本文采用人纤浆为原料,以磷酸为助剂,利用机械力化...
- 林雯怡
- 关键词:机械力化学法纳米纤维素改性机理
- 文献传递
- 一种ZnCl2解离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Cl<Sub>2</Sub>解离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的方法:(1)将纤维素原料加入到ZnCl<Sub>2</Sub>溶液中,形成悬浊液;(2)将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高速均质分散,得到透明的纤维素/ZnCl...
- 黄彪欧文陈学榕唐丽荣林雯怡陈燕丹戴达松李素琼
- 文献传递
- 一种机械力化学法制备微纳米纤维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力化学法制备微纳米纤维素的方法,它是由纤维素与化学助剂混合研磨得到的。该方法化学助剂用量少,操作简单,耗能低。采用该机械力化学法制备微纳米纤维素能使纤维素在机械力、热力与化学的多重作用下,充分利用过程...
- 黄彪林雯怡欧文唐丽荣陈学榕陈燕丹卢麒麟
- 文献传递
- 酸水解制备纳米纤维素工艺条件的响应面优化被引量:39
- 2011年
- 采用硫酸水解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原理,对影响纳米纤维素得率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硫酸质量分数、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软件的Box-Benhnken(BBD)模式建立试验数学模型,并对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回归得到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极显著,模型校正决定系数为98.43%,相关系数为99.31%。硫酸质量分数与温度、硫酸质量分数与时间及温度与时间对纳米纤维素得率的交互作用显著。通过工艺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为54%,温度为52℃,时间为125 min,纳米纤维素的得率为69.31%,与理论预测值(69.27%)较好吻合,表明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 唐丽荣欧文林雯怡陈燕丹陈学榕黄彪
- 关键词:纳米纤维素酸水解响应面分析法
-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及其表征
- 本文以磷酸为助剂,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纳米纤维素悬浮液。探讨了四个影响因素对纳米纤维素得率的影响。通过TEM,FTIR和XRD对纳米纤维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素呈棒状,并交织成网状结构,长度在200-300nm之...
- 林雯怡欧文唐丽荣卢麒麟郑怀玉陈燕丹王思群陈学榕黄彪
- 关键词:纳米纤维素机械力化学法微观结构
- 文献传递
- 一种ZnCl<Sub>2</Sub>解离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Cl<Sub>2</Sub>解离制备纳米晶体纤维素的方法:(1)将纤维素原料加入到ZnCl<Sub>2</Sub>溶液中,形成悬浊液;(2)将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高速均质分散,得到透明的纤维素/ZnCl...
- 黄彪欧文陈学榕唐丽荣林雯怡陈燕丹戴达松李素琼
- 一种微纳米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纳米纤维素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纤维素与金属盐—高沸点醇溶液反应得到的。该方法金属盐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对纤维素降解损伤小,设备腐蚀性小,且操作简单,收率高。经金属盐的醇溶液处理后降解纤维素的无定形区,...
- 黄彪欧文林雯怡陈学榕唐丽荣陈燕丹卢麒麟陈翠霞
- 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巨菌草纳米纤维素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6
- 2013年
- 以巨菌草(pennisetumsineseroxb)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制备了纳米纤维素(CNC),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纳米纤维素得率的3个主要因素即硫酸浓度、温度、时间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Design—Expert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较显著,当硫酸浓度为51%,温度为60℃,时间为120min时,纳米纤维素的得率达到最大值80%。制备的CNC呈棒状,直径约为20~30nm,长度100~200nm;XRD图谱表明CNC的结晶度较巨菌草显著提高;红外光谱表征显示,CNC仍保持纤维素的基本结构。
- 卢麒麟黄彪唐丽荣林雯怡陈学榕陈燕丹
- 关键词:纳米纤维素响应面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