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俊

作品数:49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心动过速
  • 14篇电生理
  • 13篇房室
  • 12篇心房
  • 10篇心电
  • 10篇心肌
  • 9篇折返
  • 9篇生理学
  • 9篇食管
  • 8篇电生理学
  • 8篇电图
  • 8篇调搏
  • 8篇心电图
  • 8篇心房调搏
  • 8篇预激
  • 8篇折返性
  • 8篇折返性心动过...
  • 8篇食管心房
  • 8篇食管心房调搏
  • 8篇综合征

机构

  • 4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深圳市红十字...
  • 1篇广州市东山区...
  • 1篇广东省心血管...

作者

  • 49篇柳俊
  • 34篇马虹
  • 24篇何建桂
  • 23篇王业松
  • 15篇吴素华
  • 15篇唐安丽
  • 15篇廖新学
  • 10篇梁耀荣
  • 9篇高修仁
  • 5篇黄自珍
  • 5篇邓昭文
  • 5篇郑振声
  • 4篇谢耀群
  • 3篇马中富
  • 3篇杨平珍
  • 3篇吴书林
  • 3篇陈国伟
  • 2篇周少春
  • 2篇杨世方
  • 2篇张苗青

传媒

  • 10篇临床心电学杂...
  • 7篇中山医科大学...
  • 7篇新医学
  • 3篇心电学杂志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高血压杂志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现代医学仪器...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年份

  • 1篇2002
  • 11篇2001
  • 7篇2000
  • 4篇1999
  • 9篇1998
  • 2篇1997
  • 9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匿性慢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1998年
隐匿性慢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罕少心律失常(1—4),本文报道2例射频消融成功的隐匿性慢旁路的诊断过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例均为男性,年龄60及61岁。心动过速史均匀10余年,频繁反复发作,一日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持续时间数小时至数日不等。发作时心率分别为150次/min及170次/min左右,PⅠ、Ⅱ、avF倒置,
王业松马虹唐安丽柳俊何建桂
关键词: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激动逆传三尖瓣环希氏束房室折返
全文增补中
多道生理记录仪在预激综合征合并束支传导阻滞中的诊断价值
1998年
预激综合征合并束支传导阻滞者并不多见,两者合并存在时,因心电图上往往只表现出预激综合征图形,而使束支阻滞漏诊.本文分析了我院近期以“预激综合征伴发心动过速”收住入院作射频消融术的病例,其中5例为预激综合征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病例,术前都漏诊了束支传导阻滞.回顾这些病例的诊治,发现多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在诊断该种心律失常方面有一定优势,比普通体表心电图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陈珍严柳俊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多道生理记录仪
207例预激综合征的心律失常被引量:2
1993年
对207例预激综合征行电生理检查.检出心律失常171例.占82.6%。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占所有心律失常的80.4%,心房颤动13.1%,其他6.5%.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占我院同期室上速的56.5%.远较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4.4%)多见。隐性旁路在室上速中占29%,居首位。上述情况反映我国人室上速的构成比可能与西方国家不同。
邓昭文黄自珍马虹梁辉荣柳俊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心律失常电生理学
Holter检出心肌缺血者心率变异性分析的研究被引量:5
1996年
通过 Holter 24h 心率变异性分析,对47例经 Holter 检出有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连续病例以及51例无冠心病证据的正常人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Holter 检出有心肌缺血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时域法分析显示各参数标准差下降(P<0.05或 P<0.01):②频域法分析,Holter 检出心肌缺血组与正常人组比较,总能谱范围成份、低能谱范围成份及高能谱范围成份均明显减少(P<0.01)。提示 Holter 检出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鼻性较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下降。
高修仁马虹郑振声柳俊王业松何建桂谢耀群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分析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
食管电生理P_(V_1)-P_E和R-P_E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1997年
以射频消融成功确诊室上性心动过速类型的48例病人作为对照,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中P_V_1-P_E、R-P_E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1)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左侧旁道组19例(95%)P_E领先,呈左侧偏心性心房激动,右侧旁道组11例(91.7%)Pv_1领先,呈右侧偏心性心房激动,房室结折返组P_V_1与P_E几乎同时出现,呈中心性心房激动。(2)3组P_V_1-P_E与心内电生理右左心房激动时差△A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两者均呈直线相关;3组R-P_E均大于心内电生理室房激动时差V-A(P<0.01),两者均呈直线相关。(3)根据P_V_1-P_E(绝对值)>25ms、R-P_E>100ms诊断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根据P_V_1-P_E(绝对值)≤25ms、R-P_E≤100ms诊断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均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认为食管电生理P_V_1-P_E和R-P_E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马虹吴素华王业松柳俊何建桂唐安丽廖新学吴书林郑祥生杨平珍
关键词:食管电生理心内电生理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与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心肌梗死与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高修仁,郑振声,马虹,柳俊,谢耀群(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广州,510080)主题词心率,心肌梗塞/病理生理,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中图号R540.4近年来,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
高修仁郑振声马虹柳俊谢耀群
关键词:心率
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原则及经验被引量:43
1999年
陈国伟柳俊
关键词:心律失常药物疗法普罗帕酮
房室结慢径消融电生理特性与临床疗效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慢径消融时心内电生理改变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对 94例慢 快型AVNRT病人采用射频消融慢径治疗 ,分析消融前后电生理特征、消融时心内电生理改变和消融终点。【结果】 94例均消融成功 ,其中 75例 (80 % )慢径阻断 ,19例 (2 0 % )慢径未阻断 ,其中 2例 (2 % )慢径未阻断者并有 1~ 2个心房回波 ;术后随访 (2 8± 17)月 ,4例术后 1~ 5月复发 ,经再次消融成功。术中 5例消融时呈持续交界心律 ,经消融后仍然有心动过速发作 ,调整靶点后消融成功 ;4例放电时有房室传导阻滞先兆 ,用时间滴定法消融成功。【结论】慢径路消融的理想终点应该是电刺激诱发的心动过速消失 ;消融时出现持续交界心律是安全的 ,部分患者需调整消融靶点提高消融成功率 ;有房室传导阻滞先兆者采用时间滴定法 ,可避免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
唐安丽马虹王业松何建桂柳俊廖新学吴素华
关键词:心动过速房室结导管消融术AVNRT
心肌梗死后患者心率变异能谱分析及其昼夜规律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连续病例(1组)及51例正常人(2组)的心率变异性各能谱成份进行研究。对其睡眠段、白天段以及24小时内每小时时间段进行比较,探讨变化的规律性。结果显示:1.睡眠段及清醒段总能谱(TF)、低能谱(LF)及高能谱(HF)1组明显低于2组,两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皆P<0.01)。两个时间段极低能谱(VLF)两组差别无显著性。2.LF/HF睡眠段两组无差别,清醒段其比值1组明显低于2组(P<0.05)。3.24小时内每小时时间段的昼夜规律TF、LF及HF两组基本相同,均于早晨清醒后突然下降出现全天最低谷,VLF两组均呈低平曲线。
马虹高修仁谢耀群王业松柳俊吴素华
关键词:生理昼夜节律心肌梗死
右侧气胸心电图表现(附22例报告)被引量:3
2000年
朱坚华柳俊
关键词:气胸心电图病例报告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