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汉荣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评价
- 目的:分析评价老年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作用。方法:89例胃癌患者手术后分为两组,一组予肠外营养(PN)支持,一组予肠外+肠内营养(PN+EN)支持,比较两组术前7天、术后1天、术后7天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淋...
- 柳汉荣滕琦胥幼群
- 关键词:营养支持胃癌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谷氨酰胺和肠道免疫被引量:27
- 1999年
- 全胃肠道外营养(TPN)为危重病人和不能经胃肠道摄食的病人提供了有效的营养支持,TPN在改善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⒇然而TPN长期使用,可引起肠粘膜萎缩、通透性升高和肠道免疫功能障碍、肠道细菌易位...
- 柳汉荣花天放
- 关键词:全胃肠道外营养肠道免疫谷氨酰胺
- 营养支持方式对老年胃癌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柳汉荣滕琦胥幼群
- 关键词: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胃肿瘤老年人
- 老年急腹症中伴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细菌感染的特点及其防治方法被引量:1
- 2007年
- 老年人由于病理生理特点,各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合并心脑肺疾病多,出现急腹症时,症状体征均不典型,临床诊治较困难。现对本院外科2003-2006年就诊的87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伴有SIRS及细菌感染时的特点及诊治方法。
- 柳汉荣花天放邱光庭
- 关键词:老年人急腹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细菌感染
- 老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及细菌感染特点被引量:3
- 2010年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中老年人较多,鉴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夹杂内科疾病多,其发病隐匿、变化快、病情重,处理时较棘手,现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60岁以上的高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74例作一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及外科手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柳汉荣杨萍
-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细菌感染
- 谷氨酰胺和全胃肠外营养被引量:1
- 1999年
- 全胃肠外营养长期使用可引起肠粘膜萎缩、通透性升高、肠道免疫功能障碍和肠道细菌移位,谷氨酰胺可减轻全胃肠外营养对肠道的不利影响,增强肠道免疫功能。本本就谷氨酰胺对肠道免疫的正性作用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 柳汉荣
- 关键词:谷氨酰胺肠道免疫全胃肠外营养
- 支气管囊肿并发大出血一例被引量:2
- 2006年
- 柳汉荣吕凯荧周凌花天放
- 关键词:支气管囊肿大出血并发面色苍白剧烈疼痛腹隐痛
- 肝移植和免疫被引量:2
- 1999年
- 随着外科技术的进展和免疫抑制剂的成功应用,临床肝移植取得重大进步,移植后使用传统免疫抑制的病人一年存活率已达到65%~90%。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肝移植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应用,肝脏同种移植物排斥经常发生(发生率30%~70%...
- 柳汉荣花天放
- 关键词:肝移植免疫机制免疫抑制
- 谷氨酰胺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留小肠、结肠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谷氨酰胺 (Gln)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留小肠、结肠形态的影响。 方法 :2 3只雄性 SD大鼠切除80 %小肠 ,随机分为三组 :饮食组 (n=8)大鼠术后自由进食 ;全胃肠外营养 (TPN)组 (n=8)输 TPN标准液 ;Gln组(n=7)输 TPN + Gln液 ;正常大鼠 8只 ,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第 7天 ,称体重 ,取残留空肠、回肠、结肠进行组织学检查 (包括光镜和电镜 )。 结果 :饮食组和 Gln组术前体重无明显差异 ,但术后体重有明显差异 ;饮食组空肠粘膜绒毛高度 (VH )和粘膜厚度 (MT)、回肠粘膜的 VH均明显大于正常组 ;TPN组空肠粘膜 VH、MT明显小于正常组 ;回肠粘膜隐窝深度 (CD)、MT亦明显小于正常组 ;Gln组空肠和回肠粘膜 VH、CD和 MT明显大于 TPN组 ;饮食组结肠 MT明显大于正常组 ,Gln组结肠 MT明显大于 TPN组。 结论 :80 %小肠切除后 ,残留小肠发生代偿性改变 ,食物刺激是残留小肠代偿的重要因素 ;但这种代偿不完全 ,TPN可维持机体体重 ,但可引起残留小肠粘膜萎缩 ;Gln能阻止 TPN引起残留小肠粘膜萎缩 ,促进残留小肠代偿 ;同时
- 柳汉荣花天放孔今诚钟福全
- 关键词:谷氨酰胺短肠综合征全胃肠外营养
- 谷氨酰胺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留小肠代偿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 2000年
- 观察谷氨酰胺对短肠综合征大鼠残留小肠代偿作用的影响。方法:23只雄性SD大鼠切除80%/小肠,随机分三组:饮食组(n= 8)术后自由进食;全胃肠外营养(TPN)组(n= 8)输TPN标准液;谷氨酰胺(Gln)组(n= 7)输TPN+ Gln;正常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后第7天,称体重,取回盲部淋巴结和门静脉血作细菌培养,取残留空肠和回肠进行组织学检查(包括光镜和电镜)。结果:饮食组和Gln组术后体重有明显差异;饮食组、TPN组和Gln组回盲部淋巴结和门静脉血细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差别,但TPN组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Gln组;饮食组空肠粘膜绒毛高度(VH)和粘膜厚度(MT)、回肠粘膜VH均明显大于正常组;正常组空肠粘膜VH、MT明显大于TPN组,正常组回肠粘膜隐窝深度(CD)、 MT明显大于TPN组; Gln组空肠和回肠粘膜VH、 CD和MT明显大于TPN组。结论:80%小肠切除后,残留小肠发生代偿性改变,食物刺激是残留小肠代偿的重要因素;但这种代偿不完全,补充TPN可维持机体生理平衡,TPN引起残留小肠粘膜萎缩; Gln可阻止TPN引起残留小肠粘膜萎缩,促进残留小肠代偿。
- 柳汉荣花天放孔令诚钟福全
- 关键词:谷氨酰胺短肠综合征全胃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