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燕

作品数:25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铁矿
  • 8篇矿床
  • 6篇岩浆
  • 6篇磁铁矿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岩体
  • 5篇钛磁铁矿
  • 4篇地球化学特征
  • 4篇多金属
  • 4篇多金属矿
  • 4篇多金属矿床
  • 4篇同位素
  • 4篇母岩
  • 4篇母岩浆
  • 4篇矿集区
  • 4篇红格
  • 4篇钒钛
  • 4篇钒钛磁铁矿
  • 4篇成矿

机构

  • 16篇长安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西北有色地质...
  • 5篇四川省地质矿...
  • 2篇教育部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陕西铁路工程...
  • 1篇甘肃省地质矿...
  • 1篇攀钢集团矿业...

作者

  • 25篇栾燕
  • 8篇宋谢炎
  • 7篇孙晓辉
  • 6篇陈列锰
  • 5篇王瑞廷
  • 5篇钱壮志
  • 5篇郑文勤
  • 5篇丁坤
  • 4篇刘民武
  • 4篇于宋月
  • 2篇曾荣
  • 2篇梁婷
  • 2篇何克
  • 2篇焦建刚
  • 2篇田小林
  • 1篇吕新彪
  • 1篇颉炜
  • 1篇张晓琪
  • 1篇刘艳荣
  • 1篇黄玉

传媒

  • 4篇矿物学报
  • 3篇岩石学报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高教学刊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矿床地质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地球科学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 1篇第六届全国成...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C、H、O、S、Sr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被引量:7
2019年
陈家坝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在陕西勉(县)-略(阳)-宁(强)铜金镍矿化集中区新发现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了查明陈家坝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笔者开展了系统的C、H、O、S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陈家坝矿区的围岩的δ^(13)CPDB值范围-0.93‰~1.44‰,平均值为0.35‰,δ^(18)OV-SMOW值范围14.14‰~27.49‰,平均22.1‰,为沉积成因海相碳酸盐岩。脉石矿物白云石的δ^(13)CPDB范围在-0.53‰~-0.89‰,δ^(18)OV-SMOW值范围12.12‰~13.23‰,指示成矿流体中的CO_2主要来自岩浆水,少量CO_2来源于围岩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成矿流体中δD值范围-91‰~-72‰,δ^(18)OH矿流体以岩浆流体为主。成矿流体与围2岩的水-岩反应是导致该区铜铅锌2矿床中白云石和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矿物沉淀结晶的主要机制。矿石金属硫化物δ34S值范围4.88‰~8.90‰,平均值为7.37‰,介于岩浆硫与海水硫之间,且与矿集区内典型的徐家沟铜矿床矿石矿物δ34S变化区间重叠,表明硫主要来自于岩浆硫,部分硫来自海水硫酸盐。矿石中黄铁矿的初始锶同位素比值87Sr/86Sr比值为0.72,高于赋矿围岩锶同位素比值,接近大陆地壳的87Sr/86Sr比值(0.719),指示了成矿流体流经了雪花太坪组地层,并与其中具有高87Sr/86Sr比值的白云岩进行水岩反应及同位素交换。
丁坤王瑞廷王瑞廷梁婷梁婷栾燕栾燕樊新祥
关键词:地球化学成矿物质来源
O-Sr-Nd同位素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含钒钛磁铁矿岩体成因的制约被引量:1
2015年
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发育有一系列含钒钛磁铁矿的基性-超基性层状侵入岩体,例如攀枝花,白马,太和,红格等。虽然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含矿岩体的成因仍然有争议。例如,地壳混染,特别是岩浆在侵位过程中碳酸岩围岩分解以及富CO2流体的加入是否对Fe-Ti氧化物结晶产生影响尚有不同意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针对上述四个典型的含矿岩体及其围岩进行了系统的O-Sr-Nd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于宋月宋谢炎E.M.RipleyChusi Li陈列锰佘宇伟栾燕
关键词:混染侵位同位素交换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黑谷田含钒钛磁铁矿层状岩体成因被引量:6
2014年
黑谷田岩体产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是一个小型含钒钛磁铁矿辉长岩体。与区内其它典型大型基性-超基性层状岩体具有多个旋回岩相的特征不同,黑谷田层状岩体分为下部、上部两个岩相带:下部岩相带从底到顶依次为橄榄辉石岩、磁铁辉长岩、含磷灰石辉长岩和中粒辉长岩,上部岩相带为细粒辉长岩,二者呈突变接触关系。黑谷田岩体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634-5Ma,表明其是-260Ma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主活动期的产物。岩石的矿物组合(主要为单斜辉石、斜长石,磁铁矿,少量橄榄石等)、元素地球化学(富Fe2O2、TiO2、P2O5,高Sm/Yb及低La/Sm)及低的初始87Sr/86Sr值和亏损的εNd(t)值特征一致指示黑谷田岩体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具有密切的内在成因联系。岩体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下部岩相带是富Fe-Ti岩浆侵入发生橄榄石、单斜辉石、磁铁矿、斜长石、磷灰石等矿物分离结晶、堆积固结的产物,而上部岩相带是另一期岩浆上侵较为快速冷却固结的结果,矿物堆晶作用不显著,但是二者起源于相同的母岩浆。下部岩相带比上部岩相带具有相对低的初始。87Sr/89Sr值(分别为0.7041~0.7051和0.7050~0.7056)和略高的εNd(t)值(分别为2.1~4.4和0.6~1.3),表明后者比前者经历了稍微强烈的地壳物质同化混染。下部岩相带仅有橄榄辉石岩及辉长岩而缺少正长岩和花岗岩、以及较厚的氧化物矿体赋存在岩体底部下凹部位说明黑谷田钒钛磁铁矿形成于岩浆通道系统中,磁铁矿在流动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堆积成矿。黑谷田含钒钛磁铁矿岩体的发现表明小型层状岩体也具有重要的Fe—Ti氧化物成矿潜力,在勘探找矿中不容忽视。
陈列锰易俊年宋谢炎于宋月佘宇伟颉炜栾燕向建新
关键词:层状岩体钒钛磁铁矿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四川红格层状侵入体中角闪石和金云母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被引量:13
2014年
红格层状岩体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最大的赋存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层状岩体,从底部到顶部可分为下部岩相带、中部岩相带和上部岩相带。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角闪(磁铁)辉石岩和角闪(磁铁)橄辉岩中角闪石含量高达5%~15%,远远高于区内其他含超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的层状岩体。岩体中角闪石呈嵌晶状结构,且具有均一干涉色,暗示其为岩浆成因,而非热液蚀变的产物。此外,角闪石的矿物化学特征表现为高Al2O3含量(10.5%~12.0%)、高AL/Si(0.30~0.37)和Mg/(Fe^3++Fe^2++VIAl)比值(1.69~2.63)以及低Si/(Si+Ti+Al)比值(0.69~0.74),进一步表明其是直接从幔源基性岩浆中结晶形成的。金云母高MgO含量(18.7%-22.9%)的特征也说明其与幔源岩浆作用有关。角闪石和金云母的成因与红格层状侵入体的地质背景相吻合,为探讨红格岩体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依据。根据矿物电子探针成分及其化学式计算得到岩体角闪石的结晶温度为1000~1100℃,结晶压力小于2.2kbar,结晶时的氧逸度范围在NNO-0.55到NNO+0.73之间。矿物结构关系指示岩体的磁铁矿结晶早于角闪石,因此,结合MELTs模拟计算,认为红格岩体钒钛磁铁矿矿层的形成温度为1100—1165℃,氧逸度高于NNO+0.73。红格岩体下部岩相带和中部岩相带每个旋回自下而上,角闪石的Fe^3+/(Fe^3+/Fe^2+)比值以及全岩Fe^3+/Fe^2+和Mt/(Mt+Ilm)比值有规律地逐渐降低,而磁铁矿V20,含量逐渐升高,这些特征说明Fe.Ti氧化物的分离结晶导致氧逸度逐渐降低。而上部岩相带IX旋回全岩Fe^3+/Fe^2+和Mt/(Mt+Ilm)比值自底部到顶部随着磁铁矿V2O3含量的降低而升高,显示出与下部岩相带和中部岩相带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Ⅸ旋
栾燕宋谢炎陈列锰郑文勤田小林冉启渝
关键词:角闪石金云母氧逸度
四川红格层状岩体母岩浆成分特征
<正>1、地质背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主要由峨眉山玄武岩、镁铁-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以及同源的酸性、碱性侵入岩组成,是峨眉山地幔柱的产物(~260 Ma)(图1)(Chung and Jahn,1995;Song et al....
栾燕宋谢炎陈列锰郑文勤田小林冉启渝
关键词:地壳混染
文献传递
红格层状岩体角闪石和黑云母对温压及氧逸度条件的估算
本文采用没有固相线下固溶体分离的红格层状岩体角闪石和黑云母为直接分析探讨红格岩体的温压以及氧逸度条件。
栾燕宋谢炎郑文勤陈列锰田小林冉启渝
关键词:成矿机制温压条件角闪石黑云母
文献传递
扬子地块北缘毕机沟层状岩体亲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和硫化物熔离过程的制约被引量:3
2023年
毕机沟层状岩体是扬子地块北缘汉南杂岩中最重要的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之一,主要由下部带超镁铁质岩、中部带辉长岩和上部带闪长岩组成。本文对该岩体下部带橄长岩、橄榄辉长岩和橄榄辉长苏长岩以及中部带粗粒辉长岩、磁铁辉长岩和角闪辉长岩进行全岩主微量元素及亲铜元素分析,全岩(La/Sm)_(N )(0.43~2.89)和(Tb/Yb)_N(1.08~1.52)比值以及La/Yb-Sm/Yb图解均表明毕机沟层状岩体源区属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Ni/Cu-Pd/Ir图解显示毕机沟层状岩体母岩浆主要为高镁玄武岩,模拟计算及高的S/Se比值显示其母岩浆经历了~5%的地壳混染并引进了外界硫,导致毕机沟母岩浆在深部发生早期硫化物熔离,造成其极高的Cu/Pd比值(5.21×10~3~1.67×10^(6))和低的PGE含量。毕机沟母岩浆侵位到浅部岩浆房后,下部带极少量的硫化物熔离进一步导致残余岩浆亏损PGE,但S和Cu含量相对升高;中部带从下部带残余岩浆中结晶分异,具有更低的PGE含量和相对较高的S以及Cu含量。根据毕机沟层状岩体岩浆演化及硫化物熔离过程,推测岩体深部及附近具有寻找Cu-Ni-PGE矿床的潜力,查明其岩浆通道系统及岩浆运移方向对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栾燕钱壮志钱壮志焦建刚焦建刚
关键词:扬子地块北缘亲铜元素岩浆演化硫化物熔离
LA-ICP-MS标准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及微量元素的分析测定被引量:14
2019年
利用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实验室Agilent7700X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Photo Machines AnalyteExcite 193nm激光,在激光频率为5Hz,束斑直径为35μm条件下,对91500、GJ-1、Ple ovice和Qinghu4个标准锆石进行了原位微区U-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测定。结果显示,91500标准锆石20个测试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059~1070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063.8±6.6Ma;GJ-1标准锆石28个测试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601~610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05.4±3.0Ma;Ple ovice标准锆石28个测试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336~341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38.8±1.4Ma;Qinghu标准锆石40个测试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58~165Ma,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9.9±0.7Ma。上述结果表明,91500、GJ-1、Ple ovice和Qinghu4个标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都在误差范围内,且年龄加权平均值与前人报道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同时,4个标准锆石的微量元素结果基本落在前人文献报道的范围内。从4个标准锆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可以看出,稀土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准确。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测试方法实现了对锆石原位微区U-Pb定年及微量元素的同时测定,分析数据结果准确、可靠。
栾燕何克何克
关键词:LA-ICP-MSU-PB定年微量元素
四川红格层状岩体母岩浆成分特征
岩体是攀西地区最大的赋存V-Ti磁铁矿矿床的镁铁一超镁铁质层状侵入体。根据矿物组合及含量变化,特征矿物相(磷灰石、橄榄石)的出现和消失以及岩石结构构造特征等,红格岩体从下往上可分下部岩相带(LZ)、中部岩相带(MZ)和上...
栾燕宋谢炎陈列锰郑文勤田小林冉启渝
关键词:母岩浆
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辉石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主要包含角闪橄榄岩相、辉石橄榄岩相和辉长岩相,辉石为各岩相主要造岩矿物之一。采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不同岩相中辉石的主量、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以探讨岩体的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东天山图拉尔根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斜方辉石属古铜辉石,而单斜辉石则为透辉石和顽透辉石。辉石温压计算表明其结晶温度为978℃~1059℃,结晶压力主要为0.71~4.80kbar。岩体母岩浆为亚碱性拉斑玄武质岩浆,是被俯冲板片交代过的亏损地幔发生13%~20%部分熔融的产物。岩体内不同岩相中辉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小,表明岩体的结晶分异程度较低,其中辉长岩相的结晶程度较角闪橄榄岩相和辉石橄榄岩相略高;岩浆上侵过程中,角闪橄榄岩相和辉石橄榄岩相受到富硅地壳物质的混染,而辉长岩相受到富铝围岩的混染。结晶分异作用和富硅地壳的混染是引起图拉尔根岩体硫饱和及硫化物熔离的重要因素。
刘艳荣刘艳荣吕新彪刘民武栾燕
关键词:辉石地质温压计母岩浆东天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