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恒星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腺
  • 3篇胸腺瘤
  • 3篇腺瘤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胸腺瘤
  • 2篇大血管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瘘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侵犯
  • 2篇人工气管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食管瘘
  • 2篇外科
  • 1篇心力衰竭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永州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梁恒星
  • 6篇喻风雷
  • 5篇刘文亮
  • 2篇安然
  • 2篇肖鹏
  • 2篇谭思创
  • 2篇成刚
  • 1篇王翔
  • 1篇何雪
  • 1篇姚倩倩
  • 1篇唐剑锋
  • 1篇刘正华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恶性胸腺瘤侵犯大血管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生存调查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分析恶性胸腺瘤患者的手术方式及其预后,以期寻找到侵犯大血管的恶性胸腺瘤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有明确肿瘤侵犯大血管的患者19例,其中行Y型血管置换术2例,行双根人工血管置换6例,行单根上腔静脉和(/或)其属支置换术6例,行上腔静脉和(/或)其属支成形术5例。5例患者行主动脉和(/或)其属支外膜剥离。13例患者同时切除受侵犯肺组织,行解剖学肺段切除2例,行肺叶切除11例。12例患者因肿块完全侵犯膈神经,行单侧膈神经切除11例,行双侧膈神经切除1例。结果 19例患者平均生存期44.1(3~114)个月。1年生存率88.2%(15/17),3年生存率64.7%(11/17),5年生存率50%(4/8)(截至2012年10月)。结论恶性胸腺瘤侵犯上腔静脉和无名静脉并致梗阻不应成为纵隔肿瘤局部根治性切除的禁忌。掌握手术指征和禁忌,争取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术后的后续治疗,尤其是放疗,也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之一。
梁恒星刘文亮王翔喻风雷
关键词:胸腺瘤血管成形术
自噬在自身抗体所致心力衰竭进程中对T小管重塑的影响
2016年
目的:通过大鼠自身抗体所致的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研究细胞在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1-adrenergic receptor autoantibody,β1-AA)所导致的心力衰竭中,自噬对T小管重塑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我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健康Wistar大鼠24只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β1-AA组及β1-AA+Rapa组采用β1-AR-ECⅡ肽段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而其对照组(Control组)则采用溶剂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建立对照组模型,另设立阳性对照组(Rapa组)使用雷帕霉素对大鼠进行注射,与β1-AA+Rapa组进行对照。在免疫模型建立的前一天对每只大鼠进行尾静脉的血样采集,对血清进行分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大鼠血样中的β1-AA的含量,此后定期测量β1-AA的含量。在建立模型后,分别于建立后的第8周和12周的第一天,每组分别选取3只大鼠,使用压力换能器及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将输入的压力信号进行分析,测得大鼠的心功能参数。随后处死大鼠,对大鼠心脏进行活检,并取大鼠的血清和心室的心肌组织备用。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大鼠左心室的横管重塑进行评估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大鼠心肌组织中的Beclin1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大鼠主动免疫模型建立后的第2周到第6周,β1-AA组及β1-AA+Rapa组大鼠体内的β1-AA水平快速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6周以后该两组大鼠的β1-AA水平比较稳定,但是仍显著高于对照组。β1-AA组大鼠心肌细胞内与自噬相关的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从第8周起即明显低于其他3组。第8周时,β1-AA组及β1-AA+Rapa组心肌细胞横管均出现重塑改变,但不伴心功能明显改变;第12周时,β1-AA组大鼠心脏出现明显扩大,镜下可见心肌组织间隙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β1-AA组及β1-AA+Rapa组心肌细胞TT-power值均有进一步下降,但β1-AA组心肌细胞T小管重塑更为明显,心肌细胞横管亦显著破坏,其TT-power明显
唐剑锋刘正华刘文亮梁恒星
关键词:心力衰竭自噬
自体心包片修补主动脉食管瘘1例(英文)被引量:1
2016年
主动脉食管瘘是一种因食管异物造成的罕见但致命的急重症。手术过程中多采用主动脉置换或主动脉支架来处理主动脉瘘口,修补的材料一般为人工合成材料,采用心包修补的方式修补主动脉瘘口的报道极为少见。本病例因误食鸡骨造成主动脉食管瘘并继发严重纵隔感染,采用自体心包补片进行主动脉破口修补。
梁恒星刘文亮谭思创喻风雷
关键词:主动脉食管瘘鸡骨体外循环
恶性胸腺瘤的外科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胸腺肿瘤在所有恶性疾病中占0.2~1.5%,是成人较常见的前纵隔肿瘤之一,大约占50%,其中恶性胸腺瘤约占纵隔肿瘤的8%~10%。目前主要通过WHO胸腺肿瘤组织学分型进行分类,临床上常用Masaoka分期。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胸腺瘤,尤其是恶性胸腺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恶性胸腺瘤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综述。
梁恒星喻风雷
关键词:胸腺瘤
“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结合CBL-RISE在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eference induced self-education,RISE)在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实习的122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先后顺序纳入61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61名实习生为观察组,采用"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结合CBL-RISE教学。实习后比较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及对教学的认可度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基本知识点掌握:(55.42±3.65)分vs.(49.57±3.23)分;病例分析:(20.13±2.19)分vs.(16.42±2.74)分;病历书写规范:(18.29±2.17)分vs.(15.12±2.05)分;动手操作能力:(20.32±2.04)分vs.(17.51±1.89)分;出科成绩:(30.34±3.24)分vs.(27.19±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两组实习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90.73±6.88)分vs.(85.54±6.53)分;临床思维能力:(105.62±10.19)分vs.(100.47±1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自我表现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的认可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顶思考帽"思维模式结合CBL-RISE教学可以提高胸外科实习生考核成绩,并激发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
梁恒星何雪谭思创钱邦伦姚倩倩
关键词:胸外科
恶性胸腺瘤侵犯大血管的手术治疗及术后生存调查
背景恶性胸腺瘤患者在肿瘤患者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且行上腔静脉/(和//或其属支/)的人工血管置换/(或上腔静脉成形/)术对心胸外科医生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总结恶性胸腺瘤侵犯大血管行扩大切除的外科治疗经验与调查临床...
梁恒星
关键词:恶性胸腺瘤上腔静脉置换术
文献传递
异物所致主动脉食管瘘治疗方式的对比分析
梁恒星喻风雷
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移植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构建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通过犬体内移植初步探讨该人工气管修复重建效果。方法以多孔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为主体,两端压制支撑钛环,钛环外衬缝合环制备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取健康杂种家犬16只,雌雄不限,体重(14.9±2.0)kg;在第3气管软骨环以下切除长约5 cm气管,制备犬颈段气管缺损模型,用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与自体气管作端端吻合修复重建。术后观察犬一般情况,术后即刻及1、6个月行CT扫描、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后14个月处死存活犬取材,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评价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修复重建效果。结果 16只犬顺利完成人工气管移植手术,术中无死亡。6只犬分别于术后37、41、55、66、140、274 d因呼吸困难死亡,解剖见气管吻合口裂开,人工气管移位;其余10只犬均存活至14个月。术后即刻CT扫描、三维重建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显示人工气管无扭曲,位置良好;1个月时6只犬吻合口有肉芽增生,管腔轻度狭窄;6个月时1只犬吻合口环绕全周有大量肉芽生长,管腔重度狭窄,人工气管扭曲,其余犬吻合口无明显狭窄。术后14个月大体观察见人工气管外周由致密均匀纤维结缔组织包裹;组织学检查示,人工气管内壁未见上皮细胞贴壁生长,吻合口组织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增生。结论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可以短期替代自体气管重建犬气道,感染、裂开仍为其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和影响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
刘文亮肖鹏梁恒星安然成刚喻风雷
关键词:人工气管
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移植实验研究
2014年
以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为主体,两端压制钛金属支撑环集成构建一种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制作犬颈段气管缺如模型,用复合人工气管重建呼吸道。通过犬体内移植动物实验观察复合型人工气管初步效果和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直接移植复合人工气管作为对照组(n=8),复合人工气管移植后加生长因子等改善组织环境作为实验组(n=8)。术后定期气管镜检查以及处死后组织检查评价复合型人工气管移植效果。16只实验动物复合型人工气管均顺利完成移植,无手术死亡。一月后各组吻合口处有肉芽增生。对照组4只犬因移植后呼吸困难死亡,实验组有2只死亡。死亡犬经解剖标本显示吻合口感染、裂开,气道狭窄,人工气管移位脱落。其余犬按计划14月后处死。实验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实验组(558.6dvs 401.8d,P<0.05);实验组吻合口感染、裂开、重度狭窄以及意外死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犬处死后解剖显示复合人工气管已被纤维组织包裹,人工气管腔内未见内膜生长。以聚四氟乙烯为主体连接支撑钛环的新型复合型人工气管替代自体气管重建气道,恢复气道通畅性,能保持移植物不变形。人工气管的复合设计减轻了吻合口狭窄,而感染和裂开仍是复合型人工气管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影响动物长期生存。应用生长因子改善局部环境可促进组织愈合。
刘文亮肖鹏梁恒星安然成刚喻风雷
关键词:人工气管气管移植气管重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