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连璧
- 作品数:15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云南甘蔗种质资源的考察与研究
- 何顺长程天聪杨世清楚连璧
- 当代甘蔗育种难有大的突破,主要受血缘范同、优良种质和花期不遇三个方面的限制。该项研究取得了几方面的开创性成果:①采集到甘蔗亚族7个属16个种及2个变种共270份材料,丰富了种质资源库;②取得了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特异材料,...
- 关键词:
- 关键词:甘蔗种质资源甘蔗育种远缘杂交抗病
- “YN”甘蔗育种体系研究——应用“异质复合分离理论”获云南割手密F1高糖性状超优新种质被引量:15
- 2000年
- 用传统种质与云南野生种质远缘杂交 ,以“异质复合分离理论”假说、3交技术模式、 5级选育程序 ,就 5个内容对传统的 POJ、Co、ROC体系进行创新研究。一是将种质基础从 ROC体系的 1属 4种 11个原种品系扩大到 3属 6种 2 4个原种品系 ,其中栽培原种品系与野生原种品系数的比例从 8∶ 3调整为 12∶ 12 ,实现种质遗传平衡 ;二是将育成品种内栽培原种与野生原种的染色体比例从 7∶ 1- 9∶ 1调整为 2∶ 1- 3∶ 1,实现细胞遗传平衡 ;三是用杂交复合法将传统种质的糖分及产量性状、野生种质的抗性及适应性状分别形成“性状复合遗传力”,产生杂合体杂种优势 ;四是用自交分离法将杂合体杂种优势中的优良性状连锁遗传及目的性状超亲变异分离出来 ;五是用回交重组法将分离出来的高产高糖与抗性及适应性性状基因优化重组 ,在分子水平上产生性状兼优的杂种优势。 2 0 0 1年起将陆续提供云南
- 楚连璧
- 关键词:甘蔗
- 云南蛮耗斑茅血缘抗旱性品系筛选及鉴定指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筛选了10份含云南蛮耗斑茅血缘的创新种质材料,以选三、ROC10、闽糖69-421为对照进行了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的丙二醛含量、相对质膜透性、株高伤害率、正二叶相对重量、蔗汁锤度、光合作用强度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及其不同指标组合间隶属函数均值的变化比较。结果表明:在云瑞系列10个参试品系中,有云瑞05-782、05-784两个品系的抗旱性表现优于ROC10,可作为抗旱育种的主要亲本材料加以利用;另外,正二叶相对重量、蔗汁锤度、光合作用强度(半叶法)3个指标与丙二醛含量、相对质膜透性、株高伤害率3个常用指标的鉴定结果相吻合,前者较后者具有设备要求不高,简便易行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正二叶相对重量、蔗汁锤度、光合作用强度3个指标可作为衡量甘蔗品种抗旱性的参考指标。
- 经艳芬段惠芬杨李和桃联安董立华安汝东周清明楚连璧
- 关键词:抗旱性
- 云割82-114血缘SSR标记杂交真实性鉴定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经过1996/97、2002/03、2003/04等杂交季节的有性杂交利用,获得高产型野生种质云南西双版纳割手密(云割82-114)的优良后代F1、F2、F3。经2005年以SSR分子标记鉴定分析表明:云割82-114的杂交第一代F197-105,杂交第二代F203-71、03-78、03-80,杂交第三代F304-31、04-41、04-48是真杂交后代。为对云割82-114进行系统利用研究,创造“YN”系列高产型种质与亲本提供了一定依据。
- 桃联安楚连璧经艳芬安汝东杨李和董立华周清明段惠芬
- 关键词:SSR标记
- 甘蔗新品种云蔗99-155的选育被引量:13
- 2007年
- 云蔗99-155是我站在甘蔗传统优良种质(POJ3016、F134、F172、ROC10)基础上,通过导入云南割手密血缘,选育出的第1个含云南野生甘蔗种质血缘的甘蔗新品种。该品种中晚熟、中糖,具有丰产、稳产、广适及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在品比试验和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蔗量123.92t/hm2,分别较对照种ROC10(93.22t/hm2)、桂糖11(102.56t/hm2)增产32.93%和20.83%;11~3月份平均蔗糖分14.13%,比2对照种(14.69%,14.62%)略低,含糖量17.52t/hm2,分别较2对照种(13.65t/hm2,14.94t/hm2)增糖28.4%和17.31%。3月峰值蔗糖分16.18%。
- 安汝东楚连璧孙有方经艳芬桃联安杨李和姚育刚董立华
- 关键词:甘蔗野生种质
- 甘蔗细茎野生种云南82-114杂交利用效果初探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云南优良的甘蔗细茎野生种云南82-114进行杂交利用,对选育出的F1(云割F197-105)、BC1(云割BC103-80、云割BC103-78)、BC2(云割BC204-41和云割BC204-48)真杂种及其亲本(云瑞99-248、ROC10)的重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导入云南82-114基因后,F1、BC1、BC2代材料的茎径、单茎重、蔗糖分随着回交代数的曾加而逐代提高;原料茎长、有效茎数、纤维分在降低;蔗茎产量、产糖量在明显增加。云南82-114的利用为选育优良品系(种)提供种质基础,同时也显示了云南82-114的育种价值和甘蔗细茎野生种质的利用潜力。
- 安汝东桃联安经艳芬杨李和董立华周清明段惠芬楚连璧
- 关键词:甘蔗细茎野生种杂交利用育种效果
- 云南野生甘蔗血缘后代抗旱性鉴定分析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对含云南野生甘蔗血缘的云割F499-248等13个新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云割斑F203-117抗旱性最强,优于对照种选三,达显著水平;②德蔗93-88×云割斑F199-634,云割F499-248×云割斑F199-634是2个好组合,表现出多个野生种血缘的抗性“性状复合遗传力”杂种优势,具有重要的利用研究意义;③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平均值综合评价抗旱性较为实用,特别是抗旱性强的材料,其生理指标评价结果与田间表现较一致。
- 桃联安楚连璧杨李和经艳芬安汝东董立华周清明段惠芬
- 关键词:抗旱性杂种优势
- 含云南蛮耗细茎野生种血缘甘蔗新品种(系)的宿根性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对瑞丽站育成含云南蛮耗细茎野生种血缘的第一个云蔗系列甘蔗新品种——云蔗99-155、云瑞99-113、云瑞99-131、云瑞99-178和云瑞99-601五个甘蔗新品系两新1宿品比试验,及部分品种(系)在云南省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的蔗茎产量、宿根能力、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站内品比试验中,5个品种(系)的产量、宿根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ROC10,其中,宿根能力最强的云瑞99-113较ROC10高27.42%,最弱的云瑞99- 601亦较ROC10高14.20%;5个新品种(系)均达到国家甘蔗品种审定标准。(2)在云南省区试中,云蔗99-155宿根能力较ROC10优势突出,达101.62%,蔗茎单产居15个参试品种之首;云瑞99-113宿根能力与ROC10相当,蔗茎单产比ROC10高7.92%,初步显示出云南蛮耗细茎野生种对甘蔗品种宿根性及适应性改良的效果。
- 经艳芬楚连璧桃联安孙友方杨李和安汝东董立华周清明段惠芬
- 关键词:甘蔗
- 甘蔗品种间蔗糖转化损失率差异性研究刍议被引量:3
- 2009年
- 从甘蔗育种与生产结合的角度,就13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次阶段性总结,调查分析了不同甘蔗品种(系)在堆放3~5d内的蔗糖转化损失率差异性,对糖厂造成产糖量损失差异的重要关系,强调甘蔗蔗糖转化损失率品种间差异性研究利用的科技与经济意义,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杨李和楚连璧
- 云南野生甘蔗抗旱性遗传表现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对云南西双版纳割手密、云南蛮耗割手密、云南富宁斑茅组合后代在人工水分胁迫下测定相关抗旱生理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平均值综合评价抗旱表现,结果表明:①云南富宁斑茅组合后代抗旱性最强,其次是云南蛮耗割手密、云南西双版纳割手密组合后代;②随着代数增加抗旱性不断得到改良,云南富宁斑茅种质表现较强的抗旱性遗传优势。
- 杨李和桃联安经艳芬安汝东董立华周清明段惠芬楚连璧
- 关键词:抗旱性遗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