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潮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背风波
  • 2篇水汽
  • 2篇潜热
  • 2篇潜热释放
  • 2篇风场
  • 2篇大气稳定度
  • 2篇稳定度
  • 1篇振幅
  • 1篇中风
  • 1篇湿Q矢量
  • 1篇强降雪
  • 1篇冷锋
  • 1篇降雪
  • 1篇降雪过程
  • 1篇非地转湿Q矢...
  • 1篇波长

机构

  • 6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汪潮
  • 6篇臧增亮
  • 4篇潘晓滨
  • 3篇王劲
  • 1篇张兵
  • 1篇呙登月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第26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水汽和潜热释放对背风波影响的数值试验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进行了理想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水汽和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影响以及其在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分布的影响要远大于水汽对大气层结分布的直接影响,如果没有...
汪潮王劲臧增亮
关键词:背风波潜热释放水汽大气稳定度
风的空间分布对背风波的影响
为了研究风的空间分布对背风波的影响,针对边界层附近为弱稳定层结的背风波,建立了一个三维三层的理论模型和线性计算模式,分析了各层中风速和风向对背风波波长以及振幅的影响,揭示了气流过孤立地形产生背风波的有利风场条件,增强了人...
汪潮臧增亮潘晓滨
关键词:背风波
文献传递
水汽和潜热释放对背风波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进行了理想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水汽和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影响以及其在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分布的影响要远大于水汽对大气层结分布的直接影响,如果没有潜热的释放,水汽对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的作用非常小,而潜热释放可以使湿层结稳定度急剧下降,迅速破坏原有的层结分布,使这个区域出现非拦截的强烈的垂直运动,波动的崩溃更加迅速和明显。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试验中,将数值模式里控制潜热释放的参数设为:0、1/2、2的假定情况,则在实际的大气运动过程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臧增亮潘晓滨汪潮王劲
关键词:背风波水汽潜热释放大气稳定度
湿Q矢量在一次冷锋降雪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8年1月28—29日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计算了非地转湿Q矢量流场、非地转湿Q矢量水平和垂直分布以及非地转湿Q矢量锋生函数。结果表明,非地转湿Q矢量辐合区是强降雪发生的有利区域,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负值区和非地转湿Q矢量锋生函数正值区能较好地预报出未来6 h降水落区,且其中心数值大小与未来6 h降水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汪潮臧增亮潘晓滨张兵
关键词:非地转湿Q矢量强降雪冷锋
三层模式中风场对背风波的影响
2010年
为了研究风场对背风波的影响,针对边界层附近为弱稳定层结的背风波,建立了一个三维三层的理论模型和线性计算模式,分析了各层中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对背风波特征的影响,揭示了气流过孤立山脉产生背风波的有利风场条件。结果表明:背风波的波长、振幅等特征对各层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具有相当的敏感性,波长随着低、高层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中层风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振幅随着低、中层风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高层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此外,风速和上下层风向切变的增大均使背风波的形态逐渐由横波型转为辐散型,但是上下层风向的切变对背风波形态的影响比风速更为显著。
汪潮王劲臧增亮呙登月
关键词:背风波风场波长振幅
风的空间分布对背风波的影响
为了研究风的空间分布对背风波的影响,针对边界层附近为弱稳定层结的背风波,建立了一个三维三层的理论模型和线性计算模式,分析了各层中风速和风向对背风波波长以及振幅的影响,揭示了气流过孤立地形产生背风波的有利风场条件,增强了人...
汪潮臧增亮潘晓滨
关键词:背风波风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