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维芳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角膜
  • 2篇眼表
  • 2篇手术
  • 2篇受体
  • 2篇细胞
  • 2篇角膜缘
  • 1篇动物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吡格列酮
  • 1篇眼表重建
  • 1篇眼内
  • 1篇眼手术
  • 1篇有感
  • 1篇有晶状体眼
  • 1篇有晶状体眼人...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神经受体
  • 1篇水肿
  • 1篇体外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2篇上海市第十人...

作者

  • 8篇汪维芳
  • 7篇盛敏杰
  • 7篇林安娟
  • 6篇陈轶卉
  • 3篇顾真寰
  • 2篇谢春蕾
  • 1篇管宇峰
  • 1篇丁玲娣
  • 1篇沈慧英
  • 1篇陈婴
  • 1篇李冰
  • 1篇沈艳
  • 1篇李艳红
  • 1篇赵菲
  • 1篇李敏
  • 1篇刘宇
  • 1篇胡兆明
  • 1篇屈晨

传媒

  • 2篇上海医学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眼内σ_1受体在PET中显像的实验研究
2009年
目的分析活体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测试兔眼内σ_1受体的显像情况。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健康家兔5只和大鼠20只。方法应用放射性标记物[^(11)C]SA4503对家兔行PET的基础测定、预处理测定和置换测定及体外放射自显影术(ex vivo ARG)检查;对20只大鼠行体外放射自显影术检查,通过与σ_1受体结合测定眼球内组织的放射能摄取率。主要指标眼内σ_1受体在PET显像中的分布情况。结果PET下兔眼内虹膜睫状体与视网膜可以显像,并且通过氟呱啶醇的预处理和置换实验,证实PET图像反映了放射性标记物的特异性结合。大鼠眼内可以发现[^(11)C]SA4503大量聚集在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组织。载体负荷实验则显示[^(11)C]SA4503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约占脑内总结合率的75%。σ_1受体存在于视网膜至上丘的神经轴突。体外放射自显影术证实兔眼和鼠眼内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组织存在高密度的σ_1受体。结论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中均富含σ_1受体, PET可用于活体眼内神经受体分布的研究。
汪维芳盛敏杰林安娟顾真寰陈轶卉
关键词:动物
穿透角膜移植联合培养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严重角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盛敏杰林安娟陈婴管宇峰汪维芳屈晨顾真寰胡兆明沈慧英陈轶卉
2002~2004年,我科对稳定期重度角膜烧伤后角膜白斑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失代偿患者13例(13眼)施行了体外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联合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其中2眼同期施行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和穿透性角膜移...
关键词:
关键词:角膜移植干细胞角膜病变
有感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病人黄斑囊样水肿的发生率,治疗以及转归.方法:2015.4~2016.3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7眼,术前视力<0.4,手术顺利,后囊膜完整.术后第一天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1周至一月间患者自述有视力下...
汪维芳
关键词:黄斑囊样水肿白内障手术OC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在兔眼神经受体成像的应用
2009年
目的采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对家兔眼内的神经受体进行定量检测及成像。方法选择家兔16只随机分为4组(n=4),用PET来检测4种不同的神经受体:标记化合物[11C]raclopride测定多巴胺D2受体;[11C]CFT测定多巴胺载体;[18F]MPPF用于测定5-羟色胺受体;[11C]SA4503测定σ1受体。对每一组家兔在完成基线测定后,不改变体位,进行第2次测定。每组中的2只家兔在测定前注射拮抗剂进行预处理测定;另2只家兔在测定过程中注射拮抗剂进行置换测定。并且在PET测定后15min进行体外放射自显影术,比较二者的测定值。结果PET的基础测定中眼球组织和脑组织都成像,但眼球组织的放射能较脑组织中明显低下。除[18F]MPPF,预处理测定显示眼前段的摄取减少25%~28%。但是置换测定中,只有[11C]SA4503摄取减少了20%,[11C]raclopride有16%被阻断,[11C]CFT则没有明显变化。PET成像后的放射自显影术可以看出家兔眼内的神经受体主要聚集于视网膜和虹膜睫状体,且放射自显影术成像比PET成像信号清晰。结论在兔眼中PET中神经受体的结合率没有特异性。
汪维芳盛敏杰林安娟顾真寰陈轶卉石渡喜一
关键词:受体放射自显影术
两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的初步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两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37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前房虹膜夹型的人工晶状体Verisyse(Artisan)植入9例17眼,后房型可折叠的人工晶状体Staar Visian ICL植入10例20眼。术前裸眼视力0.01~0.1,最佳矫正视力为0.4~1.0,近视平均屈光度为-(11.29±2.90)D,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331±347)个/mm^2,平均六角形细胞比例为(59.2±1.8)%。术后随访4~10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裸眼视力为0.4~1.0,最佳矫正视力为0.5~1.0。随访结束时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210±506)个/mm^2,损失率中位数为5.2%;平均六角形细胞比例为(58.2±10.1)%,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球面等值屈光度均在预期屈光度士1.00D范围内。术后第1天,1眼前房虹膜夹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者眼压升高,局部应用降眼压眼液后,恢复正常,其他眼术后随访期间眼压均维持正常。术后2例4眼出现夜间视力降低和眩光,其中前房型Verisyse(Artisan)和后房型Staar Visian ICL各1例2眼。结论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高度近视。手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
陈轶卉盛敏杰林安娟谢春蕾汪维芳赵菲
关键词:高度近视人工晶状体有晶状体眼
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重建眼表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角膜缘上皮细胞构建的角膜上皮植片重建眼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碱烧伤法建立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的SD大鼠动物模型,以羊膜为载体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重建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眼表,观察术后眼表状态的改变,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术后10、20、30、45 d及60 d角膜组织CK3/12和P63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术后,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眼表状态较术前和对照组都有不同程度改善;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表明体外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移植术后角膜组织60 d内P63和CK3/12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以去上皮羊膜为载体,体外培养人角膜缘上皮细胞构建的角膜上皮植片能够重建完全性角膜缘干细胞缺陷眼表。
李敏陈轶卉汪维芳林安娟盛敏杰
关键词: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眼表重建
比较0.10%与0.04%聚维酮碘溶液对人眼表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0.10%与0.04%聚维酮碘溶液结膜囊滴用对人眼表的影响。方法按市售说明稀释成0.10%(A组)和0.04%(B组)聚维酮碘溶液行内眼术前结膜囊消毒,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表损伤情况,并将结膜囊分泌物涂片行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术中,A组有28眼见结膜囊内有大量白色黏性分泌物,B组仅6眼有少量黏性分泌物。术后24 h,A组有25眼出现疼痛、畏光、流泪,裂隙灯显微镜下见结膜囊内较多量黏性分泌物,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或片状剥脱,43眼出现1~3级程度不等的角膜水肿;B组有4眼存在轻微的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6眼出现1级角膜水肿;两组间眼表损伤情况及角膜水肿临床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访1个月,A组有3眼存在疼痛、畏光等刺激症状,2眼出现一系列干眼综合征的临床表现;B组未见明显的眼表损伤症状;两组术眼眼表损伤情况及角膜水肿临床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0.10%聚维酮碘溶液对术眼眼表上皮具有损伤作用。在确保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用低质量分数的聚维酮碘溶液。
李冰盛敏杰林安娟汪维芳李艳红谢春蕾丁玲娣沈艳
关键词:聚维酮碘眼表角膜损伤内眼手术
PPARγ配体盐酸吡格列酮对MRL/lpr小鼠泪腺炎症干预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盐酸吡格列酮对干眼模型MRL/lpr小鼠泪腺的影响。方法 12周龄MRL/lpr及BLAB/C雌性小鼠各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干预组、干眼对照组、干眼干预组。对空白干预组及干眼干预组行盐酸吡格列酮溶液灌胃干预(60 mg/kg)。8周后酚红棉线实验检测泪液分泌情况;取各组小鼠泪腺组织行H-E染色,分析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泪腺组织炎症因子TNF-α、PPARγ的IL-1β表达情况。结果干眼干预组小鼠泪液分泌量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0.05),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明显少于干眼对照组,泪腺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表达明显低于干眼对照组,PPARγ表达显著高于干眼对照组(P<0.05)。结论对MRL/lpr干眼模型小鼠进行盐酸吡格列酮溶液灌胃干预后,可激活PPARγ并使其上调,抑制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的表达,从而干预干眼炎症的进程,改善干眼动物体征及泪腺损害。
刘宇盛敏杰林安娟汪维芳陈轶卉
关键词:盐酸吡格列酮MRLLPR小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