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艳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地震
  • 3篇应激
  • 3篇孤儿
  • 3篇创伤
  • 3篇创伤后
  • 3篇创伤后应激
  • 2篇地震孤儿
  • 2篇应激障碍
  • 2篇创伤后应激障...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幸存
  • 1篇应激症状
  • 1篇症状
  • 1篇症状关系
  • 1篇自我
  • 1篇自我意识
  • 1篇自尊
  • 1篇汶川大地震
  • 1篇汶川地震
  • 1篇儿童执行功能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日照铁路实验...
  • 1篇日照市实验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篇张兴利
  • 4篇施建农
  • 4篇汪艳
  • 3篇朱明婧
  • 2篇谭纪村
  • 1篇董黎明
  • 1篇段小菊
  • 1篇孙珊珊
  • 1篇孙姗姗
  • 1篇柳铭心
  • 1篇陶婷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异地安置5·12汶川大地震孤儿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被引量:4
2010年
为考察汶川大地震中9~15岁孤儿的PTSD检出率、症状特点及其发展.采用《儿童版事件冲击量表》在地震半年和一年后对188名孤儿和非孤儿进行重复施测.结果表明,在地震半年和一年后,孤儿PTSD的检出率以及症状得分均高于非孤儿.震后孤儿比非孤儿更容易罹患PTSD,尤其表现在有更高水平的闯入性症状,并且潜伏期更长.
柳铭心汪艳张兴利朱明婧施建农
关键词: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
汶川地震孤儿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和自我意识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了解震后6个月地震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自我意识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对111名震后孤儿进行评定。结果:震后孤儿PTSD检出率为39.6%;除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两个维度之外,自我意识其它维度与PTSD症状成显著负相关,其中焦虑维度可显著预测PTSD。结论:低自我意识中的低焦虑得分可显著预测PTSD,震后及时的自我意识水平筛查可在一定程度指导孤儿心理援助工作。
朱明婧张兴利汪艳谭纪村石卉孙珊珊施建农
关键词:地震孤儿PTSD自我意识
汶川地震幸存儿童执行功能与创伤后应激症状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执行功能与地震导致的创伤后应激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children s revised impact of event scale,CRIES)评估汶川地震1年后409名幸存儿童的创伤后应激症状,从中随机选取30例创伤后应激症状严重者(CRIES总分≥30)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创伤后应激症状轻微者(CRIES总分<30)30名以及无地震经历的儿童30名为对照组,3组儿童在性别、年龄和智力水平上严格匹配。采用执行功能测验对所有被试进行测验。结果 3组儿童在数字刷新反应时、图形刷新反应时、数字转换所需时间、图形转换所需时间、数字虚报率和图形虚报率六项执行功能测验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震1年后未见地震所致的创伤后应激症状与儿童的执行功能存在关联。
陶婷段小菊张兴利汪艳董黎明施建农
自尊在四川地震孤儿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本研究基于心理弹性来考察汶川地震孤儿群体的自尊在其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SES)、同伴提名问卷及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对401名五年级到初二的地震孤儿和对照组儿童进行自尊水平、同伴关系及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查自尊在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自尊量表总评分对照组显著高于四川儿童;震后孤儿组在同伴接受方面程度最高;对照组的心理健康总评分和四川儿童没有显著差异;震后孤儿更多的投注于同伴接受,通过影响自我否定来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灾区非孤儿通过自我肯定的中介,调节了同伴拒绝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论:自尊在四川地震儿童的同伴关系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体现了自我修复的力量。
汪艳张兴利朱明婧谭纪村石卉孙姗姗施建农
关键词:孤儿自尊心理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