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一竹

作品数:5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1篇天线
  • 9篇极化
  • 9篇毫米波
  • 8篇电路
  • 7篇收发
  • 7篇倍频
  • 7篇倍频器
  • 6篇电容
  • 6篇芯片
  • 6篇宽带
  • 6篇混频
  • 4篇信号
  • 4篇圆极化
  • 4篇增益
  • 4篇双圆极化
  • 4篇四次谐波
  • 4篇太赫兹
  • 4篇馈电
  • 4篇馈电结构
  • 4篇赫兹

机构

  • 5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51篇沈一竹
  • 50篇胡三明
  • 12篇孟洪福
  • 12篇窦文斌
  • 8篇丁一凡
  • 4篇杨佳伟
  • 2篇陈娜
  • 1篇薛松
  • 1篇张毅
  • 1篇王丽娟

传媒

  • 1篇无线电工程

年份

  • 5篇2025
  • 11篇2024
  • 8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0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的宽带折叠式反射阵天线,包括该天线包括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双极化反射单元(21)组成的主反射板(2)、极化栅(3)和多个支撑装置(4);其中,平面宽带馈源天线(1)位于主反射板(2)上表面,且...
沈一竹潘佳佳杨佳伟胡三明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半封闭耦合结构的硅基太赫兹五倍频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半封闭耦合结构的硅基太赫兹五倍频器,包括输入巴伦、四次谐波倍频单元、级间变压器、单平衡混频单元以及输出巴伦。单端基波信号由输入巴伦转成差分信号注入倍频单元,同时,从输入巴伦的差分端口功分一路差分信号作...
胡三明 林震丁一凡 万嘉鹏沈一竹
一种基于开环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可重构滤波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环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可重构滤波器,包括三层结构,其中顶层包括谐振器和微带馈电结构,中间层为介质层,底层为金属地,所述微带馈电结构对称分布在谐振器两端,所述谐振器由末端连接在金属圆环上的周期性齿状...
陈娜沈一竹胡三明
文献传递
一种高隔离度片上收发开关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隔离度片上收发开关,包括初级耦合线、第一次级耦合线和第二次级耦合线,匹配电容,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第一栅极偏置电阻和第二栅极偏置电阻,第一衬底偏置电阻和第二衬底偏置电阻,第一控制电压和第二控制电压,第...
胡三明张秋涵沈一竹颜凡桓
一种小型化宽带二倍频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宽带二倍频器,包括输入匹配网络、二倍频单元、共源输出级以及输出匹配网络。其中工作在基频的输入匹配网络由并联电容、变压器以及串联的差模耦合电感组成,输入的单端基频信号经由输入匹配网络变换为差分信号注入...
胡三明丁一凡沈一竹 林震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评估毫米波天线测试平台的双向喇叭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毫米波天线测试平台的双向喇叭天线,包括三层PCB板和贯穿中间层PCB板的两组通孔。两组通孔分别排列成喇叭形,两组喇叭形通孔背靠背设置,且两组喇叭形通孔之间的中间层PCB板被挖去;喇叭形通孔包括由通...
胡三明沈一竹孟洪福窦文斌
文献传递
一种融合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毫米波双频段压控振荡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的毫米波双频段压控振荡器,所述毫米波双频段压控振荡器包括带有缺口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交叉耦合有源电路、电容调频电路和开关电路。其中,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缺口处加载开关电路,实现电阻的切变,...
胡三明董国庆沈一竹
一种面向高速率移动互联的无线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高速率移动互联的无线系统,包括天线阵、双工器、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信号源、调制器、跟踪锁相环和数字基带处理器,天线阵由若干个天线单元组成,每个天线单元均连接着一个双工器,双工器分别连接着...
胡三明沈一竹
文献传递
太赫兹收发芯片、收发方法及其成像探测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赫兹收发芯片,包括反射阵、馈源天线以及太赫兹收发电路。还涉及一种使用太赫兹收发芯片的太赫兹收发器,以及使用该太赫兹收发器的太赫兹成像系统,该太赫兹成像系统具有分辨率高、成像快、探测距离远、体积小、成本低的...
胡三明沈一竹孟洪福窦文斌
一种具有不等功分功能的波导-带状线过渡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不等功分功能的波导‑带状线过渡结构,包括空气波导、耦合金属贴片、信号吸收金属层、信号输出金属层、信号屏蔽金属层、第一介质基片、第二介质基片和三个带状线,所述信号吸收金属层、第一介质基片、信号输出金属层...
沈一竹尚昌进卢森胡三明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