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海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实证
  • 7篇实证研究
  • 4篇事件研究法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退火算法
  • 2篇企业
  • 2篇区间数
  • 2篇主成分
  • 2篇主成分分析
  • 2篇主成分分析法
  • 2篇资产
  • 2篇资产剥离
  • 2篇综合评价
  • 2篇模拟退火
  • 2篇模拟退火算法
  • 2篇截面数据
  • 2篇经济增长
  • 2篇沪深300
  • 2篇剥离型
  • 2篇PCA方法

机构

  • 11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1篇沈海平
  • 2篇朱超余
  • 1篇吴秋璟
  • 1篇邱海锋

传媒

  • 3篇金融发展研究
  • 2篇金融纵横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山东财政学院...
  • 1篇福建金融管理...
  • 1篇黑龙江金融
  • 1篇区域金融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上市公司高送转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为检验上市公司定高送转预案公告发布对其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以2009年至2010年沪深两市推出高送转预案的28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公告日前10日至公告日后20日为事件窗口,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高送转公告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具有明显的高送转公告效应,上市公司高送转预案公告发布前后股票具有显著的正价格效应,会产生持续的累计异常正收益;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投资者通常会提前获得有关高送转的内幕信息并提前买入,并以此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而普通投资在公告发布后买入只能获得小部分的超额收益并且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沈海平
关键词:高送转事件研究法
中小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本文选取深交所中小板100家上市公司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与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股本扩张能力、现金流量能力、资产规模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财务风险和代理成本呈负相关,而与财务杠杆不相关;盈利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是影响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最主要因素,而财务风险则是抑制其成长性的主要因素。
沈海平吴秋璟
关键词:成长性影响因素面板数据
基于区间PCA方法的中小上市公司综合评价
2011年
以深交所中小板最早上市的20家公司2004至2009年的年报数据为分析对象,可以提出一种易于实现、信息利用充分的区间主成分分析法,实现对样本公司的动态、长期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大都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且为细分行业龙头,排名靠后的大都属于传统制造业且科技含量不高。为促进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稳定发展,应吸纳更多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科技含量高的自主创新型企业,以改善市场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沈海平朱超余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区间数模拟退火算法综合评价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沪深300指数效应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为检验股指期货推出对标的指数成分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选取2010年1月沪深300指数调整的成分股票为样本,以调整公告日前20日至公告日后20日为事件窗口,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股市的指数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指期货推出的背景下,沪深300指数呈现明显的指数效应,调入指数的股票组合在调入前后具有显著的负价格效应,产生持续的负累计异常收益;而调出指数的股票组合在调入前后具有先负后正的价格效应,产生显著的正累计异常收益,因此投资者可以利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调整实现套利。
沈海平邱海锋
关键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事件研究法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A股市场股权激励效应实证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本文以2010年沪深两市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9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公告日前5日至公告日后20日为事件窗口,运用事件研究法就股权激励推出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呈现明显的股权激励效应,股权激励公告发布前后股票产生持续的累计异常正收益;由于信息不对称,部分投资者通常会借助内幕信息提前买入,并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而普通投资者在公告发布后买入只能获得小部分的超额收益并且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沈海平
关键词:股权激励事件研究法
企业资产剥离型紧缩战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0年实施资产剥离战略的50家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和50家未进行资产剥离的配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截面数据逻辑回归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型紧缩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行为与其上一年的财务杠杆、财务风险、资产规模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和偿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营运能力、经营风险以及代理成本不相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影响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的最主要因素。
沈海平
关键词:资产剥离影响因素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沪深300指数效应实证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迅速,特别是公募基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以及QFII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和市场投资理念的逐渐转变,指数化投资开始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流行,主要标的指数的地位也更加凸显。2010年以来,伴随...
沈海平
关键词:事件研究法证券市场
文献传递
基于区间PCA方法的中小上市公司综合评价
2011年
本文以深交所中小板最早上市的20家公司2004至2009年的年报数据为分析对象,提出一种易于实现、信息利用充分的区间主成分分析法,实现对样本公司的动态、长期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综合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大都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且为细分行业龙头,排名靠后的大都属于传统制造业且科技含量不高。为促进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稳定发展,应吸纳更多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科技含量高的自主创新型企业,以改善市场结构,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沈海平朱超余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法区间数模拟退火算法综合评价
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互动关系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选取1991-2008年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加权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经济增速和货币供给增速的合理区间。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中性论成立,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并无实际影响;经济增长一方面刺激货币供给扩张,另一方面引起物价上涨;而货币供给扩张又会在滞后期上引起物价上涨。
沈海平
关键词:货币供给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中性
基于城乡二元视角的收入、消费、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2010年
本文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分析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互动机理,结合我国经济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采用灰色综合关联优势分析方法,对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收入、收入对消费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因果关系显著,而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消费需求的释放,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沈海平
关键词:经济增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