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彬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生脉注射液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氟乙酰胺中、重度中毒76例观察
- 2000年
-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氟乙酰胺中、重度中毒后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144例急性氟乙酰胺中、重度中毒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通过心电图检查,观察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生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的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发生的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效果可靠。
- 陈丽洪彬许桂芳周士广
-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氟乙酰胺中毒心肌损害
- 阿帕替尼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使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使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常规给予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减轻胃肠道反应。治疗完毕8周后评价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CA199)和糖类抗原(CA125)。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EA、CA50、C199和CA125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EA、CA50、C199和CA125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这些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洪彬曹家明聂丽吴敢先
- 关键词:晚期疗效
- CT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00年
- 杨秀云洪彬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