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燕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音乐
  • 5篇音乐剧
  • 5篇乐剧
  • 2篇视唱
  • 2篇高校
  • 1篇单声部
  • 1篇读谱
  • 1篇学科
  • 1篇演唱
  • 1篇艺术分析
  • 1篇音乐美学
  • 1篇音乐美学思想
  • 1篇音乐特色
  • 1篇中国高校
  • 1篇中国音乐
  • 1篇中国音乐剧
  • 1篇声部
  • 1篇声乐
  • 1篇声乐演唱
  • 1篇视唱练耳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洪燕
  • 1篇刘颖

传媒

  • 2篇大舞台
  • 2篇艺术教育
  • 1篇戏剧之家
  • 1篇音乐时空
  • 1篇作家
  • 1篇音乐大观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单声部视唱读谱的技巧与训练方法
2013年
单声部视唱是视唱练耳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快速准确的视谱即唱,是衡量学生音乐素养高低的重要指标。本文从音高感、节奏感、调式感、音乐感四方面阐释视唱读谱的技巧和训练方法。
洪燕
关键词:视唱读谱内心听觉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高校音乐剧人才培养的宏观思考被引量:2
2013年
音乐剧融音乐、戏剧和舞蹈三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有着融合的、深刻的艺术表现力,在西方国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音乐剧艺术传入中国之后,一个发展瓶颈就在于音乐剧人才的培养,一直都难以满足实际的需要。高校作为音乐剧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从音乐剧的本体出发,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推动音乐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洪燕
关键词:高校
高校视唱练耳学科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探析被引量:3
2012年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从无到有,并一步步地趋于正规和完善。新时期下,伴随着音乐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视唱练耳教学也必将体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对于这些特点和趋势的前瞻性分析,有利于我们及时地调整思路,做好充足的准备,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高校视唱练耳教学的新需要。
洪燕
音乐剧《中国蝴蝶》剧本和剧诗创新分析
2016年
剧本和剧诗是构成歌剧、音乐剧的基本要素,对于作品的艺术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作为取材于《梁祝》的原创音乐剧《中国蝴蝶》来说,其在剧本和剧诗方面,既遵循一般的艺术创作规律,同时又表现出了鲜明的创新性,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洪燕
音乐剧《中国蝴蝶》的音乐特色和功能分析
2013年
音乐剧《中国蝴蝶》是为武秀之教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量身定做的探索性实践剧目,是河南省首部原创音乐剧。文章对音乐剧《中国蝴蝶》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总结出其艺术特色,对今后原创音乐剧创作给予一些启示和借鉴。
洪燕
关键词:音乐剧音乐特色
试论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
2008年
声乐演唱者在正确传达、表现第一度创造(声乐作品)的基础上,体现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情的再创造,就是歌曲演唱的二度创造。声乐作品经过一个好的演唱者细致的恰倒好处的处理,唱出的作品才会打动听众。它是表演者的个性创造,也是各种音乐形式的音乐表演必须遵循的表演原则。
刘颖洪燕
关键词:声乐演唱二度创作
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音乐美学思想是音乐观念的理论结晶,作为音乐理论最高层次的理论集成,对于音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中国和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孔子和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和西方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的音乐观既有不同点,也有相通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二人的音乐观进行比较,可以加深对其音乐思想的理解,并且从中认识中西方艺术思想的差异。
洪燕
关键词:音乐美学思想孔子柏拉图
音乐剧《中国蝴蝶》的舞台表现特色分析
2014年
音乐剧《中国蝴蝶》,是由居其宏先生编剧,周雪石先生谱曲,为武秀之先生"三结合"教学模式量身定做的探索性实验剧目。该剧通过上半场喜剧性和下半场悲剧性的对比,成功塑造出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历史人物形象。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在音乐剧核心三要素———歌唱、舞蹈、表演上都有自身独特的特色,为整部音乐剧的舞台表现增色不少。本文从该剧的创作谈起,就其在歌唱、表演和舞蹈上的特色,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洪燕
关键词:舞台表现艺术分析
当代中国音乐剧的民族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音乐剧是一门集戏剧、声乐和舞蹈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于上个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为了让其获得更好的发展,一大批创作者和表演者秉承民族化的艺术观,从创作题材、创作手法、表演形式和舞美设计等多个方面入手,对音乐剧进行了民族化的改造和创新,创作出了上百部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音乐剧作品,为其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历程谈起,就其民族化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能够获得对当代中国音乐剧更加深刻的认识。
洪燕
关键词:中国音乐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