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翠萍
- 作品数:23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 寓所·街道·风景:郭沫若早期小说中上海租界的空间体验与文学书写
- 2022年
- 郭沫若早期身边小说呈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传统空间向现代空间转换过程中所承受的冲击、压力和焦虑,以及在空间转换中寻找安身之所的文学尝试。面对上海租界这一复杂的“异托邦”空间,不确定的身份和认同问题,使得郭沫若的上海租界空间书写显示出很强的症候性。在书写租界的寓所、街道和风景等空间中,郭沫若创造了一种“去殖民地化”却又“陌生化”艺术风格:一方面,他不写具有租界殖民地特征的建筑、街道、商业、风景等,淡化租界空间的影响,进行了一种“去殖民地化”的文学尝试。另一方面,郭沫若实践了一种“空间叠印”的空间书写。这种空间书写,不是直接书写“异托邦”,而是将原有的空间叠印其上,建构出另一种空间体验。
- 游翠萍
- 关键词:早期小说上海租界
- 重释冰心:死亡恐惧及其写作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从"死亡恐惧"的角度切入,全面考察和诠释冰心的创作实践。冰心特殊的个性和成长环境,促使她在创作伊始就必须来处理人类的终极问题——死亡。"死亡恐惧"促成了冰心爱的哲学,也成就了她早期文学的辉煌;但也因着"死亡恐惧",冰心选择了回避现实,只唱爱之歌。如果说鲁迅的写作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瞒和骗",冰心的早期写作则直接触碰到了中国文化的禁忌——也就是"未知生,焉知死"下讳莫如深的"死亡恐惧"。冰心的写作,既是一种个人选择,也是一种民族无意识和文化无意识的投射。批评界对冰心死亡书写和虚无意识的回避、贬低和误读,其实也恰好揭示出中国文化中"不知生,焉知死"、惧死畏生的大恐惧和集体无意识,透露出我们民族性格中隐而未现的"死亡恐惧"。
- 游翠萍
- 关键词:死亡恐惧
- 四川大熊猫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大熊猫是四川和中国的超级IP,完全有实力成为世界的超级IP。经过150年的发展,围绕大熊猫已经形成了一种内涵深厚、外延丰富、吸附能力超强的文化形态:以大熊猫生态文化为核心、以大熊猫友善文化为外延和对各种文化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大熊猫+”文化。四川大熊猫文化发展中存在大熊猫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非常薄弱,有形载体相当缺乏,传播内容不平衡等问题。深入发展四川大熊猫文化,要推动大熊猫文化研究的制度化建设,加强重点课题研究,建设高水准大熊猫文化场馆,广泛利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促进大熊猫文化的全面传播。
- 游翠萍
- 关键词:历史内涵制度化建设
- 以革命的名义 ——现代革命文学与女性革命者形象研究
- 中国的女性解放是因革命而生发的,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历史文本和文学文本的综合考察,揭示出作为女性解放代言人的女性革命形象与革命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女性在革命中所能获得的解放程度。 论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 游翠萍
- 关键词:革命话语革命文学
- 后新时期革命历史叙事:进化史观的消解
- 2011年
- 历史进化观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起点。从清末政治小说一直到八十年代初,占主流的都是进化论叙事。然而,先锋派和新历史小说却不再承认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循环性成为历史的常态,历史最终成为一种"儿戏"。
- 游翠萍
- 关键词:革命历史叙事先锋派小说新历史小说
- 晚清政治小说与传统文学的现代转型
- 2007年
- 晚清政治小说多为人诟病,但其在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思想的直接载体,成功地将小说地位从"街谈巷语"提升至"改良群治"的重要工具。没有晚清政治小说的突围,中国现代文学很可能是另一番面貌。
- 游翠萍
- 关键词:晚清政治小说
- 从“范雨素网红事件”看底层写作的突围与困境被引量:2
- 2017年
-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底层写作成为继九十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最大的热点,而且顺理成章形成了一种对“底层写底层”的期待视野。
- 游翠萍
- 关键词:底层写作突围底层文学人文精神
- 渡也诗歌的空间研究
- 2015年
- 在“空间转向”的背景下,以“空间”维度切入对渡也诗歌的研究。渡也诗歌的空间生产呈现出融历史性、社会性、空间性于一体的“第三空间”特征。同时,渡也的诗歌空间也是一种英雄空间,但后现代文化则让英雄诗难以为继。渡也诗歌空间尚有可拓展的巨大潜力,死亡空间、人性空间和救赎空间都亟待敞开,加之渡也有重构物我和谐空间的努力,若从“有物之阵”走向“无物之阵”,可望创造出新的诗歌空间。
- 游翠萍
- 小安口语诗的艺术特征被引量:1
- 2018年
- 小安的口语诗写作不依赖“口语暴力”,也不制造“口水”,她凭借天赋的才能和独特的创新,发展了一种令人难忘的、个性化的口语诗艺术,为口语诗歌提供了一种不偏不狭的诗意。小安口语诗的艺术,突显了口语诗歌的语感和音乐性,同时也体现为一种以“错位的交流”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并建立了一种基于口语民主的降调叙事模式。在当代先锋口语诗坛,“非非”女诗人小安有其不当被忽略的独特贡献。
- 游翠萍
- 关键词:语感
- 恋爱、革命与信仰——论巴金的革命文学创作
- 2012年
- 巴金的革命文学创作虽然不被主流无产阶级文学所承认,但其创作所贡献的资源却很不一般。与其他持个人主义话语的左翼作家不同,巴金在他的革命文学创作中通过引入信仰维度,抑制泛滥的激情,塑造了具有神性的殉道者形象,实现了革命的信仰化功能,这些努力其实正开启了后期革命文学的净化和意识形态功能序幕。
- 游翠萍
- 关键词:文学创作恋爱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