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增妹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丽水学院附属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教学
  • 2篇语文
  • 1篇虚词
  • 1篇学艺
  • 1篇艺术
  • 1篇有效复习
  • 1篇渔父
  • 1篇语文教学
  • 1篇语文课
  • 1篇浙江卷
  • 1篇知识
  • 1篇知识经验
  • 1篇评课
  • 1篇评课活动
  • 1篇注释
  • 1篇文教
  • 1篇文言
  • 1篇文言虚词
  • 1篇面人
  • 1篇教学艺术

机构

  • 4篇丽水学院

作者

  • 4篇潘增妹

传媒

  • 1篇现代语文(中...
  • 1篇新校园(中旬...
  • 1篇高考
  • 1篇新课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近十年浙江卷高考文言虚词考查特点及应对策略
2016年
文言虚词用法复杂,是浙江语文高考必考的一种题型,本文分析了近十年浙江卷高考文言虚词考查特点,并进行归纳统计,试图寻找高考复习的有效方略。
潘增妹
关键词:文言虚词有效复习
以“清”为课眼构建《渔父》课堂教学
2012年
《渔父》一文,篇幅短小,但课文注释详细,学生对照注释通读课文不难,屈原的品格学生早已不陌生,相比之下,对“渔父”形象的理解与把握反而成为学生理解该文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常常会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误认为课文写渔父这一形象是为了衬托屈原的伟大,把渔父当成了一个反面人物,甚至有些教师也是这样认为。其实,课文紧紧围绕“清”字展开,以“清”为核心,向四周折射,如若一个威力强大的轴心圆,因此,《渔父》课堂教学可以以“清”为“课眼”。
潘增妹
关键词:《渔父》课堂教学课文注释知识经验反面人物
一堂让学生“评课”并“发难”教师的语文课
2014年
一、案例背景 在公开课或示范课后,学校往往会组织有关教师围绕课题,展开说课、评课活动,并且还通过名师的点评,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借以发扬光大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教师们在审视课堂教学时,难免会从单一的教师视角来品评教师的教法,这样,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往往会有失偏颇。所以,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来重新审视教师的课堂教学呢?
潘增妹
关键词:教师视角评课活动语文课教学艺术课后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体验探讨
2015年
阅读是语文教学和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体验式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体验教学,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
潘增妹
关键词:高中语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