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洁慧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微囊藻
  • 3篇藻毒素
  • 3篇水华
  • 2篇铜锈环棱螺
  • 2篇微囊藻毒素
  • 2篇蓝藻
  • 2篇蓝藻水华
  • 2篇浮游
  • 1篇淡水
  • 1篇淡水浮游动物
  • 1篇典范对应分析
  • 1篇毒素
  • 1篇毒素积累
  • 1篇毒性
  • 1篇毒性效应
  • 1篇枝角类
  • 1篇生态毒理
  • 1篇水华蓝藻
  • 1篇素积
  • 1篇铜绿微囊藻

机构

  • 5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5篇潘洁慧
  • 5篇陆开宏
  • 4篇朱津永
  • 3篇郑忠明
  • 2篇金春华
  • 2篇张双玲
  • 1篇潘海祥
  • 1篇胡智勇
  • 1篇饶利华
  • 1篇张春景
  • 1篇王扬才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囊藻水华对淡水浮游动物轮虫和枝角类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08年
微囊藻是最为常见也是研究最多的水华蓝藻之一。有关微囊藻对浮游动物尤其是对枝角类溞属动物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已广泛报道。总体而言,产毒微囊藻对浮游动物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不同浮游动物对这种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响应。关于微囊藻对浮游动物的毒性效应及影响,存在着一些相互冲突的观点并有很多种解释。本文就微囊藻水华对枝角类和轮虫的摄食、生长、繁殖和种间竞争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同时对由此引发的适应性特征进行了概述,旨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朱津永陆开宏潘洁慧
关键词:微囊藻轮虫枝角类毒性效应
宁波市饮用水水库水华蓝藻毒性及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
陆开宏金春华郑忠明潘海祥饶利华潘洁慧朱津永张双玲张春景
近年来,宁波市乃至全国各地主要饮用水水库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盛行,严重威胁水库安全供水及其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由于缺少系统调查及实验生态学研究基础,目前仍无法就宁波市水库水华蓝藻的毒性、生态危害、水库鱼类及饮用水的食用...
关键词:
关键词:蓝藻水华生态毒理
湖南镇水库浮游生物及其影响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2006年至2007年间调查了蓝藻(Cyanophyta)暴发水体——湖南镇水库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研究了其与环境参数之间的关系。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96种(属),浮游动物73种(属)。单位水体浮游植物平均细胞数量变化于0.49×106~16.71×106L-1之间,浮游动物则变化于8~3548L-1之间。春、夏季螺旋鱼腥藻(Anabaena sporoides)水华持续数月,水体表层细胞密度高达2.28×108L-1,进入秋季后其优势逐渐被颤藻属(Oscillatoria)蓝藻取代。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浮游植物的季节演替规律与螺旋鱼腥藻数量、总溶解固形物(TDS)和透明度(SD)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浮游动物演替主要与溶解在水中的微囊藻(Microcystis)毒素(EMC)、营养盐和螺旋鱼腥藻数量相关。由于高水平营养盐的存在,上行效应无法有效限制蓝藻的发生,水华蓝藻以其数量优势改变了水体理化条件,成为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潜在因素,而营养盐可能通过主导可食藻类的生长,间接影响浮游动物的动态。将水华蓝藻数量及藻毒素浓度作为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分析,分别提高了对浮游植物、动物群落的解释15.6%和25.8%,说明水华蓝藻和藻毒素的存在对浮游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
陆开宏朱津永王扬才金春华郑忠明胡智勇潘洁慧
关键词:蓝藻水华浮游生物微囊藻毒素环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铜锈环棱螺对微囊藻的摄食及其毒素积累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设计了2组室内实验研究铜锈环棱螺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摄食与毒素积累,其中摄食试验分别以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饵投喂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对其清滤率CR(mL·ind-1·h-1)和滤食率FR(cells·ind-1·h-1)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饵料种类和实验动物密度对铜锈环棱螺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均有显著影响.毒素积累试验分别以单一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50%铜绿微囊藻+50%四尾栅藻的混合藻液和单一铜绿微囊藻3种处理投喂铜锈环棱螺达15d,用ELISA法检测,得到了微囊藻毒素(MCs)在螺体内的动态变化曲线.试验同时表明,藻毒素在铜锈环棱螺各组织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藻毒素积累量依次为肝脏>鳃>消化道>头足部.
潘洁慧陆开宏
关键词:铜锈环棱螺铜绿微囊藻滤食率藻毒素
微囊藻毒素在铜锈环棱螺肝组织中的累积降解及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把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有毒微囊藻藻液中(对照组:只投喂四尾柵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混合藻组:50%四尾柵藻+50%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蓝藻组:只投喂铜绿微囊藻),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藻液和肝组织中藻毒素浓度,藻液中包括藻相和水相的总微囊藻毒素(MC)浓度分别为:对照组0μg·L-1;混合藻组(14.47±1.22)μg·L-1;蓝藻组(29.47±2.43)μg·L-1。螺在两种不同毒素浓度藻液中暴露15d后再移入四尾柵藻藻液中降解15d。结果表明,暴露期间,混合藻组、蓝藻组螺肝组织中MC含量均为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且同期混合藻组MC含量都明显高于蓝藻组;作为机体代谢生物标志物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随MC浓度及其暴露时间发生相应变化;作为解毒生物标志物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在混合藻组先被诱导后被抑制,在蓝藻组初期变化不明显后表现为诱导。在15d降解过程中,混合藻组和蓝藻组MC含量均持续下降;机体生物标志物ACP、ALP和GST活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本试验结果为ACP、ALP和GST活性作为MC胁迫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些依据。
张双玲陆开宏郑忠明潘洁慧朱津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