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艳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简述20世纪30年代新启蒙运动的发展历程被引量:1
- 2009年
- 新启蒙运动经过了倡导期、发展期、高潮期、低潮期历时三年之久,最终归于沉寂。从最初新启蒙运动内容、性质的讨论到新启蒙运动的实践,从北平、上海新启蒙运动的策源地到工厂乡村,从知识分子到普通民众,新启蒙运动广泛开展,并逐步扩大影响。
- 赵阳焦海艳
- 关键词:新启蒙运动
- 试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
-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剧,国民党政府文化专制主义政策日益加强,亡国灭种的外患内忧催化、唤醒了中国知识界先进分子的民族和民主意识。一批左翼知识分子和共产主义理论家在北平、上海等地开展一场以弘扬五四精神为...
- 焦海艳
- 关键词:新启蒙运动中国近现代史历史研究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试析天皇在日本法西斯化过程中的作用
- 2004年
- 明治宪法政体下的天皇具有“神”与人的双重职能,无论是天皇的精神权威还是法律赋予的权力都对日本法西斯化过程中的对外侵略和“国家改造”起了巨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天皇为法西斯主义提供了荫盖,法西斯主义为天皇制充实了内容,天皇制和法西斯主义的结合,正是日本走向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和残酷的“国家改造”的过程。
- 焦海艳丁志强
- 关键词:天皇
- 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被引量:1
- 2009年
-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不断加剧,国民党政府文化专制主义政策日益加强,在亡国灭种的外患内忧催化下,唤醒了中国知识界先进分子的民族和民主意识。新启蒙运动是抗日救亡的要求,是反对封建法西斯的要求,是反思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发展道路的结果。无论是从适应救亡的形势,反对国民党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政策,还是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启蒙运动都是势在必行的。
- 丁志强焦海艳
- 关键词:新启蒙运动历史背景
-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效的比较研究——基于从教准备度的视角
- 在教师教育专业化和高度化的背景之下,发展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已是国际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日益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 焦海艳
-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