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磊
- 作品数:13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荆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腮腺深叶肿瘤41例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总结腮腺深叶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1例腮腺深叶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诊断、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肿瘤直径大于4 cm者37例,最大直径14 cm;41例中腮腺混合瘤31例,基底细胞腺瘤2例,肌上皮瘤1例,粘液表皮样癌3例,腺泡细胞癌2例,恶性混合瘤2例。治疗方式:肿瘤小于6 cm,术前细胞学检查为良性肿瘤者保留面神经腮腺深叶摘除术;肿瘤大于6 cm者,保留面神经全腮腺摘除术;恶性肿瘤全腮腺及面神经切除+颈淋巴结清扫术。良性肿瘤随诊1~7年无复发。恶性肿瘤4年后复发3例。结论:腮腺深叶肿瘤在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肿瘤性质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 贺国权熊磊唐祎周先略
- 关键词:腮腺肿瘤摘除术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拔牙手术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拔牙患者,在不停止服药情况下实施拔牙手术的处理措施。方法:对60例(105颗牙)不停用阿司匹林的拔牙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从术前检查、术中操作及术后处理进行总结。结果:根据患者拔牙数目和拔牙创情况,选择消毒纱布压迫止血、缝合止血或明胶海绵+缝合止血等不同处理措施,均能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和创口愈合。结论:对于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患者,拔牙手术前不停药,详细的术前检查、熟练的操作以及妥善的术后处理完全可以避免可能的出血风险。
- 熊磊贺国权
- 关键词:阿司匹林拔牙出血
- 唇部巨大动静脉畸形五例临床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唇部巨大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5例唇动静脉畸形均发生在上唇部,病变范围占上唇部80%以上;采用双侧上唇动脉结扎术,术后第3d即行上唇根部2~3点点状注射鱼肝油酸钠,以后每两周注射一次,共注射5~7次,待全唇无明显压缩感后,行唇部成形术。结果:随访1~5年,4例唇部形态正常,外形满意,瘤体无复发;1例局部复发,经硬化剂注射后,形态恢复。结论:唇部巨大动静脉畸形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贺国权熊磊戴德华唐祎周先略
-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
- 运用涎腺镜治疗慢性下颌下腺炎的初步观察
- 2010年
- 目的观察运用涎腺镜对慢性下颌下腺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涎腺镜观察32例慢性下颌下腺炎患者导管,根据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分别于手术前当天,手术后2、7d,4周,6、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慢性下颌下腺炎患者中,28例存在导管结石。手术后2d大部分患者胀痛症状明显缓解,之后1个月内呈逐渐缓慢缓解趋势,手术后6~12个月胀痛感略有回升表现。结论运用涎腺镜治疗慢性下颌下腺炎是微创、有效的。
- 唐祎周先略熊磊
- 综合疗法治疗巨大颌颈部静脉畸形16例临床报告
- 2008年
- 目的:探讨巨大颌颈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总结2000年来收治的巨大颌颈部静脉畸形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14~60岁;位于颌面部5例,颈部7例,颌颈部4例;瘤体范围最小8cm×5cm,最大12cm×9cm。治疗方法:①手术切除瘤体主要部分,缝扎残留部,注射鱼肝油酸钠或平阳霉素。②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三药联合注射,5~7d注射1次,3~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可重复治疗。结果:经6~48个月随访,Ⅳ级13例(81.1%),Ⅲ级2例(12.5%),Ⅱ级1例(6.3%)。有效率100%。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巨大颌颈部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可靠、较为理想的方法。
- 贺国权唐祎熊磊周先略戴德华
- 关键词:静脉畸形平阳霉素地塞米松鱼肝油酸钠
- 巨大唇部动静脉畸形5例临床报告
- 目的:探讨巨大唇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5例唇动静脉畸形均为上唇部,病变范围占上唇部80%以上;采用双侧上唇动脉结扎术,术后3d天即行上唇根部2~3点点状注射鱼肝油酸钠。以后每2周注射一次,注射次数5~7...
- 贺国权熊磊戴德华唐祎周先略
-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
- OSCC患者瘦素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评价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病人唾液和血液中的瘦素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非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非OSCC组)和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OSCC组),唾液和血液中的瘦素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结果:OSCC组唾液和血液中瘦素水平明显下降,与非OSC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唾液和血液中瘦素水平和病人的体重分布,病理分级,TNM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唾液和血液中的瘦素水平在OSCC组和非OSCC组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唾液和血液中瘦素的水平可能参与OSCC的病理进程,可能是检测OSCC病理进程,提示预后的有效标志物。
- 熊磊代婧唐祎
-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唾液血液瘦素恶病质
- CT定位后钢丝牵引固位治疗三线型颧弓骨折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一种创伤小、复位理想的三线型颧弓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三线型颧弓骨折患者33例,术前利用CT及小金属球定位颧弓骨折皮肤投影点,以细不锈钢丝穿过骨折处下方向外牵拉复位,将牵拉钢丝固定于自制外支架固位3周并行CT复查。结果:30例(30/33)患者手术复位理想,固位效果确实,病程较长者复位有困难。结论:CT定位后钢丝牵引固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三线型颧弓骨折的方法。
- 熊磊王晓舟唐祎
- 关键词:固位
- PDGF-BB促进人牙髓间质细胞成牙本质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检测PDGF-BB是否可促进人类牙髓细胞成牙本质分化过程。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牙髓细胞,将PDGF-BB作用于人类牙髓间质细胞,检测牙髓间质细胞在矿化诱导培养基的分化。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分化相关指标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DGF-BB处理后的人牙髓间质细胞胞内AKT信号分子的活化情况。结果:PDGF-BB可明显促进人类牙髓间质细胞矿化结节的形成。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巨噬细胞上清处理的牙髓间质细胞的DSPP及DMP1表达明显上调。且牙髓间质细胞内的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结论:PDGF-BB可促进牙髓间质细胞的成牙本质分化,可能在牙本质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熊磊唐祎熊学鹏
- 关键词:PDGF-BBAKT
- 巨大唇部动静脉畸形综合治疗9例临床报告
- 2011年
- 目的:总结应用综合方法治疗巨大唇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经验体会。方法:2002年5月~2009年10月治疗上唇部巨大动静脉畸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8~42岁,病变范围占上唇部的80%以上。采用双侧上唇动脉结扎术,术后第3天即行上唇部2~3点点状注射鱼肝油酸钠。2周后全上唇部多点注射,每次注射总量不超过4ml。每2周注射1次,注射5~7次,待全唇无明显压缩感后,行唇部成形术。结果:随访1~7年,8例唇部形态正常,外形满意,瘤体无复发,1例局部复发,经硬化剂注射后,瘤腔消失,形态恢复正常。结论:巨大唇部动静脉畸形选择循序渐进的综合治疗方法,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贺国权熊磊唐祎戴德华
-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硬化注射